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680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42分) (共6题;共42分)1. (8分)阅读下列语段,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_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_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hn_,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chng_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hu_,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2. (7.0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 我要_(轻轻/悄悄/偷偷)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便要将我_(细细/微微/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纳闷/烦闷)。我_(不宁/不安)的心绪散尽了!3. (3分)下列对于苏菲的世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苏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个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B . 苏菲的世界包含书信、明信片、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C . 苏菲的世界顺应了近年来欧美哲学通俗化的潮流,把哲学趣味化、生动化。D . 苏菲的故事是虚构的文本,这个虚构的文本存在于一个现实的文本之中,即席德的 世界,作为读者的席德是真实的。4. (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仿照句子,运用联想或想象,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浪花在海面轻舞着,就像一群欢乐的白鸽;月亮在空中高悬着,就像一个晶莹的玉盘;_,_。(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珠海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优先。保护好土壤环境,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要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广东省土壤污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部署,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把好生产环境安全关。此外,针对农民环保意识弱等问题,要増强农民环保责任意识,加强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发挥先进农业科技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民少用化肥、农药,推进绿色环保种植。 5. (6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兜”字的音序为“D”,“儿”部,共有 10画,第八画的名称是横折;“兜售”的“兜”意思是“招揽”。 (2)“岔路横生”中的“横生”是到处都有的意思。“妙趣横生”中的“横生”是洋溢、充满的意思。 (3)“励精图治、厉兵秣马、雷厉风行、历历在目”四个成语中划线的字含义分别是:劝勉、同“砺”、严肃、 一个一个地。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仙杜甫写的一首七律,这首诗被称作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5)“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与“记者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程老师的事迹。”是病 句,并且病因相同。 (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 (12分)古诗文知识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_;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_。 (2)“横眉冷对千夫指,_”是鲁迅先生精神的写照,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 为“_”。他的原名是_,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 (3)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要人才。清朝龚自珍的诗句“_,_”就表达了选择人才的重要性。 (4)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_,_”可以感受到伯牙消极的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_,_”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乐观的态度 二、 阅读知识与积累。(23分) (共1题;共23分)7. (2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鲁云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B . 第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C . 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D . 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2)下面不能证明第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 . “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B . 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C . 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D . “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3)第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三、 作文。(35分) (共1题;共35分)8. (35分)在文中;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并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写得有形有声有色;极富感染力。请你借助这一写法;任选一个季节或景物写一段描写性文字;150字左右。 四、 附加题:名著阅读理解(8分) (共1题;共8分)9. (8.0分)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审判长)问:我们想知道,谢顿博士,你所主持的这个计划,目前总共有多少人参与?答:五十位数学家。问:包括盖尔多尼克博士吗?答:多尼克博士是第五十一位。问:喔,那么总共应该有五十一位。请好好想一想,谢顿博士,也许还有第五十二,五十三位,或者更多?答:多尼克博士尚未正式加入我的组织,他加入之后,总人数就是五十一。正如我刚才所说,现在只有五十名。选自基地阿西莫夫(美国)根据以上选文内容,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谢顿博士”这个人物的认识。大家站在那里面面相觑。哈利不能完全理解。疯眼汉死了,这不可能疯眼汉,那么强悍,那么勇敢,久经死亡的考验选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JK罗琳(英国)根据以上选文内容,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疯眼汉”这个人物的认识。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42分) (共6题;共42分)1-1、2-1、3-1、4-1、4-2、5-1、5-2、5-3、5-4、5-5、5-6、6-1、6-2、6-3、6-4、二、 阅读知识与积累。(23分) (共1题;共23分)7-1、7-2、7-3、三、 作文。(35分) (共1题;共35分)8-1、四、 附加题:名著阅读理解(8分) (共1题;共8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