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545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 du b rn_。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n b_?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n shng dng fi_。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yu rn r shng_。2. (10分)(2014舟山)古诗文名句填空。(1)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 ,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 , _”,借明月寄托对好友的思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 , _”,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4)静默的山会说话,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细心品味,就会领悟到许多生活的道理,如古诗文中“_ , _”。(写出连续两句)(5)“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催发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起古诗文中“_ , _”的名句。3. (7分)给加线字注音少顷_ 请帖_ 乓_的一声闭门羹_咋_办 驽_钝 揿_钮4. (3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题目。我见到的第一个人物形容枯槁,双手和脸都像烟一样的黑,头发、胡子很长,衣衫褴褛,而且有几处被火烧糊了。他的外衣、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八年以来他都埋头设计从黄瓜里提出阳光来,密封在小玻璃瓶里,在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使空气温暖。这段文字讲述的“我”是_(人物)在_(国家)的见闻。在这个国家“我”还见闻了_。(至少填一种)。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64分)5. (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钟神秀”“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余幼时即嗜学 录毕,走送之 媵人持汤沃灌 弗之怠 (2)翻译下面的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7. (29分)阅读下面为学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乙】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蜀之鄙有二僧_西蜀之去南海_(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吾欲之南海,何如?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3)富和尚物质条件优越,为什么没能实现去南海的愿望?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5)解释文中划线的词。惟勤读书而多为之_自工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7)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4分)1-1、2-1、2-2、2-3、2-4、2-5、3-1、4-1、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64分)5-1、5-2、6-1、6-2、6-3、6-4、6-5、7-1、7-2、7-3、7-4、7-5、7-6、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