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146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力的展示 科技的荟萃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课标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成就 主要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 改革开放前的科技成就二 新时期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三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阅读下表 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思考 16世纪前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16世纪后才逐渐落后于西方 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如四大发明16世纪后 明清时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1840年以后 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科技取得较全面的发展 探究1 新中国成立后 为振兴科技 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成立科研机构 壮大科研队伍 编制远景规划 确立发展方针 自力更生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委员会 归国 游子 政府培养 1 政府举措 一 改革开放前的科技成就 钱学森 猜一猜 他是谁 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 在他心里 国为重 家为轻 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 劈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归国 游子 钱学森 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火箭之父 导弹之王 他是谁 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 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 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被誉为 两弹元勋 猜一猜 归国 游子 邓稼先 杰出科学家 中国 两弹 元勋 1958年 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10月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看完原子弹 氢弹爆炸的情景 你有何感想 课堂讨论 1970年4月24日 长征 1 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 东红 1 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卫星 过去也好 今天也好 将来也好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两弹一星 两弹 指的是原子弹和导弹 一星 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 的研制成功 有何意义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 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猜一猜 他是谁 袁隆平 学思之窗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被誉为 水稻之父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1973年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南优2号 被称为 东方魔稻 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材料1 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 两平 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材料2 袁 隆平 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 经济学家唐 帕尔伯格 两则材料说明了袁隆平改进杂交水稻有何作用 凯文 卡特 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国防科技 医学 农业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1958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 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1970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 袁隆平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 1973 2 重大科技成果 国防科技领域 医学 农业领域 文革期间 科技尽管有突破性进展 但整体受到严重挫折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60年代日本的三大件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流行的口头禅 社会主义 楼上楼下 电灯电话 新时期哪些原因促进了科技的腾飞 探究2 提示 可从理论依据 制度 政策 经济基础 技术等方面考虑 二 新时期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 1988年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科教兴国 战略的提出 6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4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1 原因 经济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 3 863计划 火炬计划 相继实施 理论依据 制度保障 5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 原因 2 主要成就 核技术 空间技术 运载火箭研究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二 新时期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这就是我国1983年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 型 它的诞生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 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2002年中国研制出运转速度可达每秒1 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003年 神州5号 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杨利伟 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的航天员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课堂小结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原因成就 原因成就 政策 机构 人才 计划 两弹一星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杂交水稻 银河 计算机 神五 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 作用 理论依据 制度 政策 经济基础 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课外调查成果展示 科技改变家乡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位于漳浦县马口 国道324线漳州闽南百里花卉走廊的中心地段 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国家科技部授予的 现代农业园区 共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近300种 其中花卉类就有140多种 创业园核心区一带 成为享誉海内外的 东南花都 古雷港 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天然深水避风良港 古雷重大石化项目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 已建有5000吨级建材码头和5000吨级滚装码头各1个 以及26公里长的疏港公路和日供水5万吨的第一水厂 将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材料 新型船舶修造 重化工等产业群 还将规划填海造地 发展高等院校和科研基地 位于漳浦县赤湖镇将军澳的漳州神舟造船工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设备和生产技术属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全部出口美国 今年来的游艇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年创产值1000万美元 赤湖镇 集中引进多家皮革五金企业 建立起皮革五金园区 建设五金 皮革两个污水处理厂 能日处理5万吨工业污水 使污水处理做到自动分析 自动控制 而且是远程监控 十分注重园区绿化 厂区绿化 已形成生态型工业园区 六鳌 风力发电属清洁能源 建设周期短 见效快 85台大型风电机组 日夜不停运转 把风资源转化为电能 通过电网的线路输往千家万户 两年来 已累计为省电网输送了近2亿千瓦时的电源 使全县财政税收增加了30 六鳌镇 风力发电属清洁能源 建设周期短 见效快 85台大型风电机组 日夜不停运转 把风资源转化为电能 通过电网的线路输往千家万户 两年来 已累计为省电网输送了近2亿千瓦时的电源 使全县财政税收增加了30 深土 积极推广工厂化养殖 拓展养殖空间 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引进台湾水产新品种 新技术 加强两岸渔业交流合作 成功引进大连鲍 海参 海胆 牙鲆鱼 大菱鲆等名优新品种 养殖也由滩涂浅海逐步向深海推进 推广抗风浪大型网箱及浅海贝藻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漳浦鹿溪污水处理厂 县城人口已达十万人 解决污水处理问题 不仅有利于改善该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有利于县城及附近地区的环境保护 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以利于引进投资发展经济 因此 建设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 势在必行 规模 污水处理厂总体规模为4万立方米 天 近期按2万立方米 天 内容 污水处理系统 辅助建筑为2300平方米 目前可确保在2010年5月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课后拓展 21世纪 我们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些什么 回顾过去 珍惜现在 展望未来 巩固练习 1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A 1957年B 1964年C 1967年D 1970年2 最早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江泽民 B B 3 标志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A 银河 型B 银河 型C 银河 型D 长征一号 4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归国 投身国内建设B 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C 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 1956年 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 向科学进军 的热潮 C A 5 被誉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的是 A 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 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D 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以科技促发展 B 6 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 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下列科技成就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D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D 7 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世界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两弹一星 神州5号 银河 I 籼型水稻培育成功和推广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 B C D 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 遗传工程 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