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143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老张的时候,他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B . 那个“差”字像一个张牙舞爪的魔鬼,时时出现在他的梦里。C . 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D . 昨天,结束了连续两天的阴雨天,迎来了一个艳阳天,迫不及待要出工的采茶工开始忙着采茶了。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每次聆听北国之春这支老歌,总有种莫名的感动,那带着体温娓娓道来的亲情旋律,那种对故乡对亲人血脉相连的思念情怀,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B .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C . 夏天是连岛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 , 流连忘返。D .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3.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办公室里老师昨天同他诚恳的交换了意见。B . 今年的考试说明对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及要求作了一些新的调整。C . 走进新建的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来学习。D . 经过事实的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正确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上提高了认识。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B .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C .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去世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D . 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二、 默写 (共2题;共11分)5. (6分)古诗词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_。(孔子论语为政)(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几处早莺争暖树,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7)月光淡淡,_。白云团团,_。6. (5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_,意与日去,_,多不接世,悲守穷庐,_!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明心立志”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 (3)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_”。 (4)全文围绕“_”这句话展开议论的。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7. (6分)简答题。 (1)A松开了拳头说:“同志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在三个月的期限内,从车站到伐木场修一条轻便铁路,全长是七俄里。争取在一个半月之内,就把铁路修到伐木场的边缘。这件事我已经研究了一个星期。要完成这项工程。”A焦干的嗓子变得沙哑了。引文中A是谁?他为什么一定要修这条铁路?请联系筑路全文,想想筑路工人们除了遇到的秋雨与道路泥泞的困难外,还有哪些困难?(写出两点即可)(2)上图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幅插图,请你联系具体情节,说说这幅插图的“前因”和“后果”。 四、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8. (6分)综合性学习。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路过初中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学习时光已悄然逝去,今天,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依依不舍地相聚在离别的路口,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远存于心的浓浓情谊,并畅想绚丽多彩的未来吧!(1)往日盘点:A.假如你在接受采访,请用简明的语言告诉记者在三年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B.回首初中三年的生活,你肯定参加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请写出一项活动的名称及取得的效果。(2)临别赠言:离别难免伤感,请你写出两句(上下句)适宜作为赠言的古诗送给朋友,以激励或劝慰他(她)。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9. (8分)次北固山下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 (6分)小石潭记,回答相关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水有清冽(凉)B . 以其境过清(因为)C .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D . 斗折蛇行(北斗星)(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简答题。文章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景物和内心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上怎样的气氛?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11. (1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点一横长明凤英我常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达时雨。小时候,学写繁体字。碰上笔画多的,达老师就教我们一些顺口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我的耳朵长,我姓王,我今年十四岁,在一心国小上学。”这是繁体“廳”字,大厅的厅,整整二十五笔。“一点一横长,二字下面口四方,两边丝绕绕,鸟儿站中央;“这是鸞字,红鸾星动的鸾。”还有“亡、口、月、贝、凡,”这是“赢”字;输赢的赢我们扯开嗓门喊起来,伸出手指把字写在空气里。一时,教室里像是让我们挂满了“廰”字,叮叮当当作响。达老师假装捂起耳朵,说:“你们声音好大!外面的树叶子,花儿都让你们嚷嚷下来了。”大家咧嘴嘻嘻笑起来。教室外面,隔着走廊,木麻黄红艳艳的花瓣正慢慢落下,落在黄土堆上。达时雨老师是我三、四年级时候的导师,江苏泗水人,1949年到台湾。那时她大约三十几岁,高高的个子,粗密浓黑的长发。自行车来去,娴雅悠闲,软底平鞋,踏地无声。她把自行车停在教室走廊外面,木麻黄树下面,笑眯眯地、无声地走进教室。她上课非常认真,铆足了力气。下课了,她静静坐在教室里,支着头看木麻黄树,笑眯眯地看我们冲进冲出,疯跑一气。她的苏北口音非常甜蜜温柔,棉花糖一样拖长了:“当心摔跤哦。”达老师并不是一个棉花糖一样的女人。三年级第一天上课,她开口就告诉我们,做什么要像什么。做小学生,就要好好读书,孝顺父母。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有虚荣心,要有服务的精神。长大了,做有用的人,为国家社会做事。达老师说她在大陆念女子师范学校,校门口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想做大官的请出去,要做小姐的别进来。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凛然正色,字字清楚。我们都安静下来,不敢造次。达老师教我们成语。从“一”开始。一贫如洗、一介布衣、一曝十寒好像人生真是件严重的大事,处处都是险滩。一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有一次我家急着要用钱。妈妈苦无对策,叨念告诉我,课后的辅导不上了吧,可以省下30块钱寄给外婆。我听了妈妈的话,不作他想,下课背上书包,大踏步高高兴兴回家了。快出校门的时候,却让达老师给叫住:“为什么不上成语课?”我据实以报:“我家钱紧了。我妈说不上了。”达老师只说:“上课去。”我听了,也不作他想,回头进教室。父母辈疲于奔命,只求喂饱一家人的肚子,竟从来没有察觉什么。事后,我妈也像是压根儿忘了让我不上辅导课的事情。只是此后,我就没有再交过辅导费了。难得糊涂的日子,如急流湍湍,竟也这样舟行千里。大学毕业后我四处奔走,跟达老师断了联系。多年以后,我才又听到更多达老师的事。达老师是从台北的一处高楼纵身跳下,带着她特有的清高和寂静,离开人世的。我常常想起达老师支着头,静静坐在教室里看木麻黄树的样子。我没有机会告诉她,当年她讲“想当大官的请出去,想当小姐的别进来”的一刻,曾经多么地让我震动。我也没有机会谢谢她把八岁时候的我,领进了学习的畅想和快乐中。想念她的时刻,我是多么愿意,生出彩翼,振翅飞到琼楼高处,把她从孤单绝望的一刻,奋力拉回。回到那“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的瞬间。一点,一横长。一撇无垠,到天涯。(有删改)(1)本文主要通过四个场景回忆了我与达时雨老师相处的日子,请依次概括前三个场景。(每处概括不超过10个字)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场景四:免除我的辅导费(2)文章-段语言饱含感情,请以相关内容为例简要分析。(3)阅读文章-段,简要分析达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超过150字)12.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_。”如何才能做到“入神”?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孔子是如何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的。孔子学了十几天,一直学同一首曲子,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曰:“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曰:“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不紧不慢地又答曰:“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过了一会儿,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这个故事也许有夸饰的成分,但孔子这种学习的认真程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到了“入神”的地步。可见,入神,先要专一。对于读经典来说,只有专一才可有功。否则,一目十行,一日百篇,看似读得多,但仅仅只是与眼睛打了个照面,如何能让经典中的道理、知识与智慧化为滋养自己的养分,从而长出精气神呢?古人说得好:“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毕竟,经典在精专,研读贵纯一,既想左手画圆,又想右手画方,其结果必然是贪多嚼不烂。不仅如此,入神,更要玩味。玩味者,探索体味也。只有探索体味,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像食橄榄那样:咀嚼良久,才有回味;品赏回味,才会深深体会到“真味久愈在”、“始觉甘如饴”的不同凡响之处。否则,经典即便如熊掌豹胎,如果只是生吞活剥一番,尽管其本身再稀缺、再珍贵,也不如平平常常的一蔬一笋那样实际、实在。毕竟,经典有神韵,神韵在道理,道理在彻底,彻底在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对根本的东西,只有穷究之,才有可能水落石出而得之;只有玩味之,才有可能充分消化吸收之;只有充分吸收之,才有可能酿造出新鲜的血液、呼喊出新颖的话语,从而获取钢筋铁骨般的精神支撑。易系辞下中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学习经典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用,对经典尽管能做到倒背如流,无非也是如搜索引擎一般,只是“仓库”、只是“书柜”,至多算是鹦鹉能言而已;用,不仅能强化记忆,而且能形成习惯,养成风格,使精神长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为“仁”、“义”的道德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主张,古往今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所以,当南宋王朝崩溃之际,作为右丞相的文天祥不仅能挺身而出,去抗击元军,而且在遭到元军突袭不幸被俘后,能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并以过零丁洋诗明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这种大智大勇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在典籍中以文化之的生动结果。这样看来,入神,说到底要致用。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来。鲁迅先生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曾说过:“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读经典更须如此。(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出自这部作品的文章_(2)第段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A . 书到用时方恨少B . 腹有诗书气自华C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D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3)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4)第段中划线字“此”指的是_,(5)根据本文的论述,要做到“入神”,首先要_,更要_,还要_。(6)对本文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读经典必须“入神”。B . 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C . 读经典必须“入神”,方可长精神。D . 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八、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3. (50分)“有些错误,生活从不赐予我们改过的机会,可能会从此留下深深的追悔。在你与父母亲或亲人相处时,有没有让你至今想来仍有些后悔的事?以 ,请原谅我为题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2题;共11分)5-1、5-2、5-3、5-4、5-5、5-6、5-7、5-8、6-1、6-2、6-3、6-4、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7-1、7-2、四、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8-1、8-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9-1、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1、10-2、10-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11-1、11-2、11-3、12-1、12-2、12-3、12-4、12-5、12-6、八、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