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058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大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大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咀嚼/味同嚼蜡 栅栏/姗姗来迟B . 取缔/根深蒂固 逞能/惩罚C . 央求/怏怏不乐 伫立/相形见绌D . 狡黠/闻名遐迩 慰藉/解元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的国庆阅兵仪式虽早已落下维幕,每当想起仍令人热血沸腾、感概万分。B .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工作契而不舍地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消声匿迹多年的桃花水母频频重现浙江各地。C . 少数年轻人通霄达旦地玩电子游戏,这样既荒费学业,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D . 这部小说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 . 梦想的实现,需要异想天开 , 执着追求。B . 每年一次的相聚,仅仅几日,太过于短暂;之后,便又是长时间的分别,杳无消息 , 天各一方。C . 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D . 不要担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会胜利的。4. (2分)下列语句括号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把“改进”换为“提高”)B . 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咸宁”改为“咸宁的秋天”)C .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D .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5. (2分)(2013衡阳)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B . 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卖本新书吧!”C . 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D . 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6. (2分)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孩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就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B .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C .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D .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8. (2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 A . 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B .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 .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D .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众说纷纭谈古诗新华社记者:施雨岑、吴晶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广受关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有人为此惊呼:中国诗词的春天来了!诚然,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迅速带起“人人读诗、人人爱诗”的风潮,让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无疑值得肯定。然而,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这样的问题发人深省中国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就只是背诵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千年往事凭诗见。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借助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正在唤起大家对汉语言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为你读诗”“书香中国”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奔波之余享受心灵的慰藉;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国家教育规划,唤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描绘当代中国的文化亮色。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那份执著,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2)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3)第段作者对节目问题的剖析,其作用是什么?(4)结合本文和资料链接中的网友评论,联系你学习古诗词的经历,谈谈你对“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问题的看法。【资料链接】:爱上评论诗词大会粉丝团成员留言网友“似水在流年”: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根和标识!网友“夏有”:理解古典诗词,融到自我人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这次大赛为此做出了努力。网友“小陈”: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适合全家观看的节目,如果能形成全家一起探讨学习的氛围,是乐事一桩;如果成了考孩子、徒羡慕,则可能会给孩子们形成阴影。希望大家善用资源,让诗文带来好心情。复旦附中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学生应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自觉形成文化史的概念。10.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段奇清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沿敲出了龙钟之态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A】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B】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C】那一百多项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戴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D】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项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3期,有删改)(1)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_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_(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 )乡人们欢呼着!A . 【A】处B . 【B】处C . 【C】处D . 【D】处(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横线的语句。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5)阅读本文,说说你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三、 诗歌阅读 (共2题;共13分)11. (2分)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之情。 (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C .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D .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12. (11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晓雾将歇 歇:消散B . 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底的鱼C .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D . 盖竹柏影也 盖:遮盖(2)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 . 自非亭午夜分/自康乐以来C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 . 何陋之有/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本文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书,即书信,是古代一种应用性问题,本文句式以散句为主,间用骈句。B . “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跃,写出热闹活泼的场景。C . 记承天寺夜游所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抒情、议论。D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蕴含了贬谪的悲哀、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庭院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4)翻译下面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四、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3. (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后面小题。狼【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乃悟前狼假寐(才)B . 屠暴起(暴躁)C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 止增笑耳(只不过)(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B . 复投之 久之C .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 一狼径去 相委而去(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B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C .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 .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4.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朔气传金柝,_。(木兰诗) (2)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家园之思是游子永远的背囊。春夜洛城闻笛中李白在静谧的夜晚,听到了悠扬的笛声,不禁感慨“_,_”;逢入京使中岑参在西行途中,偶遇回京的使者,行色匆匆之下也不忘叮咛“_,_”;泊秦淮中杜牧听到秦淮河畔的歌吹,不禁唱出“_,_”,将家园之思升华为忧国之情。 (4)“中兴事件”告诉我们,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遭遇各种困难和阻力,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所说“_,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5. (11分)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6.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父亲在花生地里除草时,把一些花开得很大的花生也除掉。“花生花开得太大不是件好事。因为花儿开得越大,果实就会越小,甚至没有。”父亲说。“为什么呢?”我问。“养分和劲儿都用在开花上了,又怎能专注结果呢?能结果的大多是向下努力扎根的。”父亲说。“长这么大了,拔掉多可惜。”我说。“一点也不可惜,花生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用来结果的。让花生专注于开花,那么华而不实的花生会让我们在秋天颗粒无收。”父亲意味深长地说。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 600 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1、9-2、9-3、9-4、10-1、10-2、10-3、10-4、10-5、三、 诗歌阅读 (共2题;共13分)11-1、11-2、11-3、12-1、12-2、12-3、12-4、四、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3-1、13-2、13-3、13-4、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4-1、14-2、14-3、14-4、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5-1、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