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978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 名句默写。(1)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 (5)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不亦君子乎?” (9)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2. (10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1)“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3.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本文作者是(填写人名),下列与本文作者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是( )。A .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B . 记承天夜游作者苏轼C .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D . 口技作者魏学洢(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本文主要描写了卖油翁 和陈康肃 这两个重要场景,揭示了什么道理?4. (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 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管仲、隰(x)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掘:挖。(1)解释划线的词 春往而冬反_遂得水_(2)翻译。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3)文中故事是成语_的来历,现比喻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5. (25分)(2011枣庄)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熠熠发光的虚拟现实技术刘露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在全球瞩目之中落下了帷幕,但是,“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却依然吸引无数游客的眼球。世博史上首个“在线世博”成为中国举办世博会的一大创举,“在线世博”充分利用和借助3D、虚拟现实和互联网技术将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内容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打造出一个能够进行三维体验和互动交流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为世博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使世博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上海世博会惟妙惟肖的网上展馆以及2.8亿次的点击访问量,已经让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集成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的、三维的虚拟环境,使用者完全可以进入虚拟环境中,观看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听到逼真的声音,在虚拟环境中交互操作,有真实感,可以讲话,甚至能够嗅到气味。虚拟与现实两词具有相互矛盾的含义,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没有意义,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2、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3、应用系统开发工具;4、系统集成技术。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三大手段。当人们需要构造当前不存在的环境(合理虚拟现实)、人类不可能达到的环境(夸张虚拟现实)或构造纯粹虚构的环境(虚幻虚拟现实)以取代需要耗资巨大的真实环境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便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培训宇航员。随后,这种省钱、安全、有效的虚拟方法被推广到各行各业中。例如,克莱斯勒公司1998年初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某两种新型车上取得突破,首次使设计的新车直接从计算机屏幕投入生产线,也就是说完全省略了中间的试生产过程。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大步走进工业、建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开始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国内为数不少的数字科技馆、数字规划馆、数字博物馆都已经开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馆内展品都经过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1:1的数码还原,供人们在网上“端详”、“赏玩”。此外,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矿工程学系,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面向煤炭开采行业的培训系统,并为国外一些先进的采矿公司所使用。该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矿坑内常见问题,让矿工们针对自主逃生、倒班前矿车检查、危险预警、隔离程序、瓦斯管理、煤层自燃等各种环节进行训练,以此降低矿难造成的伤亡。该大学采矿工程学系教授罗伯特路易斯说:“这个项目可以让人更深刻理解虚拟现实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它的作用远不只展示和娱乐。”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日趋网络化、多元化,虚拟现实技术将与人类更加贴近,未来互联网的主角很有可能就是虚拟现实技术。(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文章开头为什么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写起?(2)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虚拟现实系统给人“身临其境”的逼真性是怎样的一种情形?(3)从文中看,什么时候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4)文末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一例,为了说明什么问题?(5)发挥想象,简要描述一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6. (2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地平线贾平凹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笔,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啊,天到尽头了!”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天边?”“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地平线是什么?”“是个谜吧。”我有些不太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跟我一样有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1)“地平线”隐含的深刻寓意是什么?第段中画线语句“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地平线”为什么是个谜?(至少答出两点) (2)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3)第段中画线语句“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对前面哪些语句作了必要的照应?请写出来。 (4)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句)的理解。(100字左右)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综合实践。请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漫画内容。(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怎样的现象?(3)如果你在场,请你劝说站着的那位男子和你一起去帮助摔倒的老人,注意至少说出两点理由。80字左右。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请以“是你让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7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1、1-2、1-3、1-4、1-5、1-6、1-7、1-8、1-9、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2-1、2-2、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3-1、3-2、3-3、4-1、4-2、4-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5-1、5-2、5-3、5-4、5-5、6-1、6-2、6-3、6-4、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1、7-2、7-3、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