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978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即什么是人 1 人的自然属性 1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2 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 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3 人与动物一样 也有食欲 性欲 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 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 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 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者少些 在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恩格斯 2 人的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1 人是社会的产物 古猿 人 制造和使用工具 劳动 劳动关系 生产关系 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形成语言 思维 返回 2 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生存 生产物质资料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协作关系 交换关系 分配关系 消费关系 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 返回 3 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人 3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 最根本的属性 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 人 的最根本的东西 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注意 在阶级社会里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孟子 鱼 我所欲也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4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3 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1 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殊本质 2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4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 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2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孟子 鱼 我所欲也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 人之初 性本善 孟子 人之初 性本恶 荀子 人生之初 各自私也 黄宗羲 5 人性自私论 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 l 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2 它错误地把动物的 自保性 混同于 人性自私 3 它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 自私 混为一谈 4 人性自私论 不符合历史和现实 l 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私有制出现前 无自私观念 私有制出现后 私有观念出现 私有制消失后 私有观念随之消失 2 它错误地把动物的 自保性 混同于 人性自私 自我保存的本能 是动物和人类都有的属性 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因此不能混同 动物遇到危险时 只会本能地反抗或逃遁 人遇到危险时 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当情况特殊时 人可以把利让给别人 把害留给自己 3 它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 自私 混为一谈 忆一忆 什么是个人的正当利益 什么是个人主义 什么是自私 4 人性自私论 不符合历史和现实 假如自私是人的本质的话 那么 就应该是人不分男女老幼 高低贵贱 所有人 所有人的所有举动 该都是出自自私 都是在私欲的驱使之下的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1 在阶级社会中 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存 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这段话揭示了A 人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B 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C 人总是阶级的人 超阶级的人是没有的D 脱离社会的单独的 孤立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B 1 黑格尔认为 初生的婴儿在没有进入社会联系时 就不是具体的人 就没有人的规定性 没有理性 说明A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生而具有的动物的本能B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 人的本质属性是先天就有的D 在自然性和社会性二者中 自然性是基础 是本质 B 2 关于人的本质属性问题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 所以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然性B 人生目的是追求个人利益和享乐 所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C 社会性是人的属性 而自然性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属性 所以人的本质属性具有两重性D 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因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答案 D 05 全国卷1 31 有人认为 趋福避祸 趋利避害 是一切动物的本能 人也是动物 由此得出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 是因为 人性本善 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 人性本恶 后天可以为善 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 趋群体 他人之利 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