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联合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954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联合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联合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听蜀僧睿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 , 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 , 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睿,蜀僧名,擅长弹琴。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2.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等都是好玩的事情。B . 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了一个作家。C . 窃读记一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想尽一切办法在多个书店“窃读”的经历,表现了“我”对知识文化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D .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说明读书、家人对自己的爱与吃饭同样重要,读书使人增长知识、充满智慧,家人的爱使自己充满力量,成长进步。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3.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节选自诗话总龟)【注】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又欲作“推”字_(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4.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带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把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地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地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地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儿回。住远一点儿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教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得早点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肆虐,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早上: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的好女人。 (3)文中(B)处画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4)请对(A)处画线句做简要点评。 (5)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表层含义:_。深层含义:_。5. (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种相反的体验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应该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与甄别,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在信息的狂涌中,有些人置身迷宫之中而束手无策,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_;只会浅阅读、浅吸收,_,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样的“认知取向”,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首先,我们要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不能只喜欢走捷径,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应该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作深入思考。不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还应该有不甘做“信息传播者”而愿做“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其次,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我们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在这种不断“防止”的过程中,形成了思考的能力。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正如叔本华所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最后,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思考的能力。所以面对碎片化信息,需要我们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芜杂化信息,更需要系统地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而不仅是否定肯定,而要理解分析。“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1)第段中划线词“信息收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 (2)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第段横线处。 A不善思考 B不愿思考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_;只会浅阅读、浅吸收,_,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论点:_。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的原因_;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_。(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实生活中人们把自己的头脑当作别人思想“跑马场”的现象相当普遍。B . 不做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应做“信息传播者”和“思想瞭望者”。C . 在容易获得信息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D . 面对海量和碎片化信息,只有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6. (6分)阅读下面一篇同学习作,完成下列小题。 欣赏别人能提升自己克林顿希拉里多次讲过她在中学读书时的一件往事。一个春暖花开的中午,希拉里和爸爸在公园里散步。她发现一个老太太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那穿戴仿佛是在滴水成冰A的三九隆冬。她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穿的,真是太奇怪、太可笑了!”B当时爸爸的表情有些严肃,一会儿沉默了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就是欣赏别人的本领。这说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缺少了一些热心和友善。”希拉里觉得爸爸太小题大做了,很不服气地问:“那你不觉得老太太穿得太多了吗?”“恰恰相反,我觉得老太太很值得欣赏。”爸爸说:C“她穿着羊绒大衣,围着毛皮围巾,也许是因为大病初愈D,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也许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但你仔细看,她专注地看着树枝上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安详、愉快。她是那么热爱鲜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我觉得老太太的神情令人感动!难道你不认为她很美吗?”希拉里认真地观察了之后,觉得确实像爸爸说的那样 , 从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到她的内心像心花怒放一样。爸爸领着希拉里走到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鲜花的神情真令人感动,您使这春天变得更加美好了!”老太太似乎有些激动:“谢谢,谢谢您!先生。”随后,她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饼干,一边递给了希拉里一边夸赞地说:“这孩子真漂亮”事后,爸爸对希拉里说:“渴望得到欣赏,是人的本性。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欣赏的优点和特点。当你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之日,就是你得到别人更多欣赏之时。”所以在我们生活中,遇到比自己好的,不去羡慕嫉妒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欣赏,要明确你欣赏的是什么。(1)文中划线的A,B,C,D四处的标点和成语的运用,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A . 滴水成冰B . !C . :D . 大病初愈(2)下面对文章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句应改为“沉默了一会儿说”。B . 第句应改为“觉得似乎不像爸爸说的那样”。C . 第句应改为“她的内心像怒放的鲜花一样。”D . 第句应改为“老太太似乎有些激动”更恰当。(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不能独立成段,应和第段合并为一段,和往事的内容连在一起。B . 第句和第句的顺序可以对调,因为只有得到了别人的欣赏,才会去欣赏别人。C . 文章标题不够恰当应改为“欣赏别人就是欣赏自己”。D . 文章的结尾段不够明白,应补写回答“要明确你欣赏的是什么”的内容,这样显得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7. (5分)2018年7月,某大学城图书馆出台新规:谢绝14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入馆。有人认为此举保障了成人阅读不被干扰,营造了更好的阅读氛围;也有人认为此举将少年儿童拒之门外并不可取。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翻开书卷:一抹月色能引发遐想,“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群水鸟能激起喜悦,“争渡,争渡,_”;一座金台能招揽贤士,“报君黄金台上意,_”;一柄武器能梦回旧朝,“_,自将磨洗认前朝”。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李白把乡愁寄予流动江水,轻吟:“_,_”(渡荆门送别);崔颢把乡愁揉进浩渺烟波,低叹:“_,_”(黄鹤楼);更有诗人把乡愁写入一封家信,浅唱:“_,_”。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梦想是什么?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如“杂交水稻的茎秆一样高”。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让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因梦想而伟大。“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做梦者才杰出。”梦想是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对未来的承诺。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中国梦成为一个热点名词。政府有国富兵强的强国梦,人民有安居乐业的幸福梦。作为中学生的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梦想,请以“我的中国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1-2、2-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3-1、3-2、3-3、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4-1、4-2、4-3、4-4、4-5、5-1、5-2、5-3、5-4、5-5、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6-1、6-2、6-3、7-1、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1、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