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711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B .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背面叫做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C .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D . 加冠,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三天内,又有5名孩子溺亡。为了避免溺水事件不再发生,请把防溺水知识告诉孩子!B . 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C .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D . 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3. (2分)下列句子排列序正确的一项是( ) 既要注意事物的总体面貌,也要观察其局部。还要注意比较,例如同是图书馆,其外观、内部格局会有所不同。事物大都有主体部分或关键部分,而这往往最能体现它的特征,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要善于观察和比较。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把握住所要说明的图书馆的特征,就容易把文章写清楚了。A . B . C . D . 4. (2分)下列不属于名词的一组词是( ) A . 农夫、老师B . 下去、出来C . 铃铛、桌子D . 传统、昨天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 (7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月有时就像一本深刻的回忆录,偶然间将其拾起,掸去( )落的埃尘,铺平泛黄的褶皱,心怀素念,一字一句地念完,感动之余,便会觉得即使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也能把寻常的风景看到泪流满襟,叫人不禁( )慨叹光阴的消逝,欢愉的短促。回眸zh( )足间,沿着来路留下的深浅印记,一路寻去,有花开鸟语,也会有雨雪风霜。冷暖如流,多少往昔掺杂着su( )碎的点滴,悄悄地浸润在这无声无息的岁月里。(选自最美的遇见) (1)填入文中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 A . 陨B . 殒(2)加下划线字“禁”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 A . jnB . jn(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回眸zh(_)足间 su(_)碎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宣言令人动容。这宣言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出的?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简爱?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诸葛亮出师表) (3)“今夜偏知春气暖,_。”表现了诗人真切地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刘方平月夜)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戍边将士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 (5)请写出古代诗文中描写“愁”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_,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 (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什么特点?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请解释漫画中“亲情价”的意思,并探究“亲情价”背后的原因。 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潜窜衿录清钮琇永城有张生者,屡就童子试,不遇。读书芒砀山天齐寺。攻苦之暇,散步殿庑,见东帝座下判官像貌伟丽,戏拊其背曰:“人间安得如公者,吾与论心订交乎?”是夕,生篝灯禅堂,披简孤坐,忽闻扣门声,且曰:“君所愿交者来矣。”启户而迎,则昼所见判官也。始颇疑惧,继稍款洽。坐谈之顷,温语庄言,纚纚动听。生且喜得佳友。由是定更辄来,夜分乃去,率以为常。生久之与习,因自陈坎坷有年,莫测荣枯所诣 , 乞其搜示冥册。神颦蹙曰:“君无显秩 , 即一芹犹难撷也。奈何?”生不觉愤恸,坚请为之回斡。神徐曰:“当为君图之。”阅数夕至,曰:“已得之矣。山东某邑,有与君同姓者,应于明年入泮。吾互易其籍可暂得志然事久必露君其慎之!”事后神不复见,生亦归里。试果获售 , 悉如神言。浮沉黉宫十余载,忽梦神仓皇前诉曰:“吾因与君一日之契,潜窜衿录 , 已蒙帝谴,法当远戍。兹行与君永别耳。”生觉而惘然。未几,亦以试劣被黜。(选自觚剩,有删改)【注】订交:彼此结为朋友。披简:打开书看。纚纚:言谈连绵不尽。荣枯所诣:盛衰、穷达的程度。显秩:显赫的官位。一芹:献上礼品。回斡:周旋,调停。入泮:科举时代学童入学为生员称为“入泮”。获售:特指科举考试得中。黉宫:古代政府设立的学校。衿录:指入泮的簿籍。黜:罢免。(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攻苦之暇(空闲)B . 坚请为之回斡(坚持)C . 潜窜衿录(偷偷地)D . 生觉而惘然(觉得,感到)(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吾 互 易 其 籍 可 暂 得 志 然 事 久 必 露 君 其 慎 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由是定更辄来,夜分乃去,率以为常。神徐曰:“当为君图之。”(4)清人张潮曾评价文中的判官:“神虽因生被谴,而爱才若此,殊足千古!”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判官的评价。 11.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瑞彰又言:尝偕数友游西山,至林密深处,风日暄妍,泉石清旷,杂树新绿,野花半开。跳赏间,闻秒诵书声。仰视无人,因揖而遥呼日:“在此朗吟,定为仙侣。叨同儒业,可请下一谈乎?”诵声忽止,俄琅琅又在隔溪。有欲觅路追寻者,瑞彰口:“世外之人,趁此良辰,尚耽研典籍。我辈身列黉宫 , 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何必多此跋涉乎!”众乃止。(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杪(mio):树梢。黉(hng)宫:古代称学校。榼(k):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至林峦深处_ 有欲觅路追寻者_(2)翻译下面的句子。 诵声忽止,俄琅琅又在隔溪。(3)“世外之人,趁此良辰,尚耽研典籍。我辈身列黉官,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家乡的年味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还有味吗?年真的有味!特别是略上了年纪的人,说起过去的年味来,常常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年味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过年不喝酒也不像个年,家里再穷,也得喝上二两,哪怕就是红薯干酿的“一毛醉”因这种酒质量较差,容易上头,喝一毛钱的酒就会醉,所以得名。每年的腊月,闲了多半年的乡里小酒厂就会重新开张,村里的老烧锅也开始昼夜不停地加班,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闻着酒味就使人有几分醉意。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过去农民穷,一年能吃上馒头的日子是有数的,现在脱贫了,蒸馒头不算稀罕事了。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然后装进篮子里,吊到梁上,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当年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光顾得说吃了,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现在城里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在家乡,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我在老家当学生时,就没少给乡亲们写对联,就是现在每次回去,老街坊们还夸我的字呢。其实,平心而论,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收到的成堆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成千上万条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魂萦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1)文章依次写了哪几种年味?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 )酒香味( )饺子味(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3)最后一段用城市的年味和家乡的年味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什么是年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100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喝热水也能消暑降温吗家里老人常说冰饮太寒凉,三伏天喝热茶更解暑,这其中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其实,喝冰饮一时爽,但喝点热的也不会让你再热到哪里去,出点汗就凉快了。美国人一年四季都要喝冰水,电水壶和保温杯则是东方养生哲学的代表。中医强调哪怕三伏天也要少食生冷,这样才能通出体内的“寒气”。虽然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寒气”到底是个啥,但夏天喝温水,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让人凉快点儿。悉尼大学运动科学高级讲师杰伊(Ollie Jay)在他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过,喝温水和喝冷水到底哪个能让身体降温更多。在他设计的实验中,被测试者们在24、相对湿度23%的环境中低强度骑车75分钟,并分别喝下温度为15、10、37和50的水。他发现,尽管身体核心温度的变化量没有太大区别,但喝热水能更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蓄热。这是因为,食道和胃部的温度感受器在热水刺激下令人出汗,从而带走大量的热。根据测算,运动中的人喝50的水要比喝15的水时多出22%的汗。要知道,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汽化热大约为2440焦/克,这可比喝冰水跟身体进行热交换来得有效多了:一个成年人一次能灌下一公升水就不错了,而这只占体重的1/6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杰伊的实验是在汗液蒸发完全的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环境通风良好、湿度比较低、人也穿得很少。如果出了汗也不能很快消散,比如在极度闷热潮湿、坐着不动也能汗如雨下的南方,或许吃冰才是降温和补充水分的更好办法。杰伊的研究也兼明,参加耐力运动时喝冰水并不是好主意,因为这样会降低散热效率,不利于运动员发挥;而运动之前喝点冰的倒是无甚大碍,而且或许能提神。除了喝温水之外,吃一顿热辣大餐也有类似效果,因为辣椒素这类物质可以作用于口腔和食道中的接收器,发汗降温,无论巴蜀湘鄂还是印度、东南亚的人民应该早就参透了这个道理。你若问我吃火锅就冰啤到底能不能解暑,这还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虽然还没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但关键无疑在于你到底出了多少汗,以及汗有没有迅速蒸发。是以空调房火锅大概是吃不痛快的,习习江风配麻辣锅底才是夏夜之选啊。(选自南都周刊201711)(1)下列关于“喝热水的作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的( ) A . 家里老人常说冰饮太寒凉,三伏天喝热茶更解暑,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让人凉快点儿。B . 食道和胃部的温度感受器在热水的刺激下,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蓄热。C . 喝冰水并不是好主意,运动中的人喝热水比喝冰水跟身体进行热交换更有效。D . 在极度闷热潮湿、坐着不动也能汗如雨下的南方,只有吃冰才能降温和补充水分。(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用设问的形式,引出说明对象喝热水可以降温,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 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了运动中的人喝热水更能让身体降温。C . 文章第段中划线的词“或许”表示推测,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 .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人们喝热水,在某种情况下能消暑降温。(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美国人一年四季都要喝冰水,电水壶和保温杯则是东方养生哲学的代表。B . 文章中运动科学高级讲师杰伊的实验是在闷热潮湿、人也穿得很少的条件下进行的。C . 巴蜀湘鄂以及印度、东南亚的人民,应该早就参透吃热辣大餐能发汗降温的道理。D . 文章结尾作者发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仅喝热水可以降温,吃火锅也可以。14.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造屋记蒋 曼二哥刚刚说要修房子,爷爷就收拾好城里的细软,马不停蹄地回家。即使他跟我们在城里生活了五年,即使他打牌的牌友都凑得够一桌,他还是心急火燎地回家。他要修房子。爷爷八岁时就没了爹娘,歇息在山神庙里。到别人家做工,随便一块空地,就能蜷缩着睡过去。醒来时,做不完的活。凑合着长大,一长就长到了八十几。成了家,有了五个孩子,又有了大大小小的孙子、重孙子。过年时,拍照,一张照片装着满满的子嗣和岁月。爷爷常常把照片拿出来端详,看着看着,就乐呵呵: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我这根独苗,长了好大一枝。爷爷除了种庄稼,还会编篾,把后山上的翠竹像变戏法一样,编成大半个家。以前是茅草屋,全靠竹子编来编去,编了墙,用大楠竹做梁,毛竹做椽,铺一屋顶的茅草,也是安稳的家。然后编箩筐、晒席、簸箕、筲箕,给丝瓜、四季豆、豇豆搭好竹架子,扎菜地边的篱笆,做刷锅用的竹刷子。爷爷夜以继日地编,像院坝边高树上那只勤劳的喜鹊,编一个巢,编一座房,遮风挡雨就能让人满意。一个人一辈子睡烂两床竹篾席就差不多了,爷爷说这话时比划着两根手指,胸有成竹。爷爷对生命如此笃定,却从来没想过一生会修三次房。庄稼人一生没多大奢望,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水高大、整齐的青瓦房。爷爷的青瓦房从种树开始,他在山坡上见缝插针地种:柏树,青冈,香樟。爷爷种的都是要几十年才成材的树。树长,孩子也长,一天一个样,只等孩子长成劳力,树长成栋梁。土是早已摸热了的熟土,用最好的木材,烧上几天几夜的窖,红彤彤的热窖把湿软的黄土变成了硬实的青瓦,一片一片排成长队,围成层层的瓦圈,等着上梁。后山的石岩上凿下来的片石、方石,整整齐齐码在该在的地方。地里的泥巴长得出庄稼,也能长出房。爷爷那身气力,硬是把躺着的泥垒成竖着的土墙。木柱子下面的础石凿成象棋样的圆饼,侧面雕刻着胖头鱼,鱼鳞细密而清晰,还有寿桃和繁花,在灰白色的石头里鲜艳欲滴。墙虽然是泥土夯的,也厚实方正,冬暖夏凉。爷爷坚持要刷上青色的灰底,在青色的灰底上,爷爷和工匠一起用石灰水画出青砖的样子,一笔一笔,上下错缝,横平竖直。把泥土夯成的青瓦房画成结实、规整的青砖房。爷爷就好这样的面子,那些辛苦的日子和漫长的等待终究等到了快活自得。画出来的青砖瓦房毕竟不在纸上,在麦苗青青的山间地头。炊烟升起,一缕一缕熏老了岁月。孩子们像熟透了豆荚里的豆,弹得远远的。人走空了,房子就老去,木梁、石板、青瓦悄悄颓圮。老家的房子垮了,这人到哪里,心都不踏实。八十五岁的爷爷要修最后的青砖楼房:混凝土,钢筋现浇,三层小楼。二哥的房,终究还是修在老屋的地基上。爷爷哪里闲得住,说是守工地,从给工人烧水开始,几个月后,成了标准杂工。哪里缺人手,就顶上去。他和工人都忘记了年龄。现浇水泥要用大量的木板支模,模具成型后再拆木板。爷爷把木板上的钉子挨个取下来,一张板子几十颗,取了一百多张,每张板子节约了好几十的成本。爷爷觉得自己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掐着红肿的指头在心里算了好几遍。少睡点觉又有什么关系呢?爷爷这一辈子没吝惜过自己的力气。爷爷看着楼房一天天从地里长出来,钢筋都是指头粗,楼板厚实。爷爷粗糙的手摸着扎实的楼房,心里踏实:绝对要管一百年。爷爷守着偌大的三层楼房,满足而空荡荡地睡下。儿孙满堂的盛况一年只有几天,爷爷自作主张把十几个房间都安排好。一楼背阴的房放粮食,二楼的床垫放在二哥的房里,小孙女喜欢三楼的阳台房,新安好了纱窗。重孙子们的书房刚好避过下午的太阳。回娘家的女儿房里堆着棉被,随便来多少都能睡下。爷爷在楼房旁边种了花树,乡下的土地那么多,又厚又肥,种的花最接地气,种的菜生机勃勃。爷爷从此生活在儿孙满堂,花团锦簇的楼房里,他每天巡视着这扎实厚重的家当,一生的圆满与期望把空荡荡的楼房装得满满的。(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3月27日20 版)(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爷爷一生造屋的经过。 八岁时,没有屋成家后,_壮年时,_八十五岁时,_(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3)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说说本文中的爷爷与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何异同。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生活是多彩的,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内涵,让人喜受,给人思考:每一种色彩都可能牵出一个故事,让人心动,给人回味因为有了色彩,人生变得绚烂;因为有了色彩,世界变得美丽请以“让我回味的色彩”为题完成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律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自选(诗歌、戏除外);不得抄表,不要套作;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二)给材料作文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一天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在黛玉的指导下,学习有了一点心得。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开玩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有意趣的吟月好诗”。香菱学诗的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要想成功,须下苦功;高人指点可使人快速进步;懂得请教,就能渐渐提升自己。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编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1、5-2、5-3、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1、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7-5、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1、8-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1、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1、10-2、10-3、10-4、11-1、11-2、11-3、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4-1、14-2、14-3、14-4、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