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94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 A .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 . 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C . 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D .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第27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上,22岁的山西小伙张国栋与全球269位记忆高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世界记忆大师”。B . 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C . 阿里巴巴发布2018中国人读书报告中谈到,网络让购书更加简单方便,边远地区的学生,也可以买到与大城市学生一样的很容易的各类学习资料。D . 设计标准达到了多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通车了,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大降低了粤港澳三地的通勤时间。3.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A . B . C . D . 4. (2分)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成群结队”“沐浴春风”“左顾右盼”“慢慢探身”是类型各不相同的短语。B .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一句的主干是“星星出现”。C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中“辜负”是名词。D .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这是条件关系复句。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 (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国文化崇尚“和(Ah Bhu)”,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采。“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甲),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和”: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Ash Bs)谐和”,而孔子唱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乙),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1)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处_;处_(2)文中画波浪线的字字形有误,请将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采改为_;唱改为_(3)根据语境,为下面这个句子在文中选择正确的位置。(只填甲或乙即可) 应放在_处。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名著积累。 (1)为下列名著选择合适的主题。 格列佛游记_海底两万里_西游记_A虚幻绮丽的神魔世界,现实社会的艺术投影B光怪陆离的四国漫游,尖锐深邃的讽刺笔法C科学理性的故事框架,惊险奇特的冒险历程(2)阅读名著能让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看到_(填主人公)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读_(填作者)的骆驼祥子,可以看到作者对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深切同情;读法布尔的_(填作品),可以看到作品中蕴含的睿智哲思。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映阶碧草自春色,_。(杜甫蜀相) (2)_,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八月湖水平,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相似的语句是:“_,_”。 (6)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 (7)同窗好友将要跟随父母去外省就读,你在他的留言本上写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来作为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 (3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6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福建莆田、泉州等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72份,部分调查结果见图:中学生购买零食频率每天一次183%每天一次以上187%每周3-5次408%极少或从不买220%学生因零食问题身体不舒服有3149%没有6624%很严重,还去过医院227%材料二:食品行业人士称:很多小食品标注是豆制品,但是大豆价格比较高,许多小食品批发单价在三毛左右,甚至更低,所以采用的真正原材料很有可能是面粉,甚至其他替代品制作。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制成,但价格较贵,廉价小食品的包装很可能使用更低价的聚氯乙烯-无毒,但根据薄膜用途加入的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的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家长要明白,给孩子零食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材料四: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除了路边摊零食香气诱人、美味可口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食物容易让人上瘾。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相符的一项( ) A . 因为有大超市索证制度,所以大超市里面出售的零食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放心食用B . 路边摊零食容易使人上瘾,这是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的原因之一。C .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人,大脑内部会发生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D . 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吃零食来补充营养。(2)请仔细阅读材料一,写出两项探究结果。 (3)邻居家读五年级的小女孩月月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劝说她少吃或者不吃零。 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荆公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鸾。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既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彘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着,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顾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王安石待客)注释渴:拜访。馔:饭食。彘脔:切成块的猪肉。彘,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朝晖夕阴晖:_萧氏子盛服而往服: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3)从甲乙两段的内容看,你喜欢范仲淹,还是喜欢王安石?请说明理由。 11.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乙)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1)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布囊其口(口袋)B . 贼易之(轻视)C .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D . 寄从后斫得数创(用刀斧砍)(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3)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_。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_。(每空限填一个四字短语)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 (20分)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目光里的松阳彭程“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第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顺序景物村头_石径,宗祠、水槽等建筑和器具老宅廊道、天井、方砖,雕刻、彩绘等(2)第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4)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_,讲究假山池沼的_,讲究花草树木的_,讲究近景远景的_。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哪一句? (2)第一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A . 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B . 布局 映衬 配合 层次C . 层次 配合 映衬 布局D . 布局 层次 配合 映衬(3)用线为第一段划分层次。 (4)第一段第句中的“似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 (5)“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6)作者在说明池沼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 (7)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 (8)这两个文段采取_说明顺序,它们之间是_关系。 14.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都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把就抱住了我。身边的那些孩子不明所以,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乐一起。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早早地自卑。”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二十三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2)阅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其表达作用。 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从环境描写的角度来分析)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3)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 (4)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B . 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C . 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D . 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作文: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雏菊鼓励自己说,他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1、5-2、5-3、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1、6-2、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7-5、7-6、7-7、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1、8-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1、9-2、9-3、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1、10-2、10-3、11-1、11-2、11-3、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4-1、14-2、14-3、14-4、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