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55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次校庆回来了很多老前辈,接待组要看风使舵,照顾好他们。B .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莫衷一是 , 很快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C .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D . 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运动员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B .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C .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D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二、 默写 (共1题;共9分)3. (9分)古诗词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君去沧江望澄碧,_。(李白赤壁歌送别) (2)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_。(王安石浪淘沙令) (3)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对统治阶级残暴的痛恨,对老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三句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 三、 书写 (共1题;共8分)4. (8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xio_阴晦_索_然鄙夷_wng_嗤笑_然隔膜恣睢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5. (4分)解释下面的词。 天子且至_将军约 , 军中不得驱驰_使人称谢_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_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名著阅读。 (1)简要叙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刚加入队伍时,缺乏组织纪律观念的具体表现。 (2)简爱这本书中简爱在盖茨黑德府中最喜欢谁?为什么?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阅读古诗,完成小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 , 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笳:代指号角。投笔吏: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后投笔从戎被封定远侯。请长缨:终军求汉武帝赐他长绳,俘虏南越王时用。缨:绳子。(1)望蓟门紧扣“_”字,描写诗人在边地的见闻;尾联表达了作者_的情感。 (2)结合诗歌的前两联,分析“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太祖微行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有田产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 , 渠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明岁,又复酿蜜。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馀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馀蜜之类也。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注】太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渠:他。听:听作则,任凭。啖(dn):吃。(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尔蜂几何:_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_得不馁:_竭泽取之: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然则何以自给?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3)太祖得知自己与蜂丈人生庚相同,发现_与_相当,最后联想到_与_相似。 (4)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点?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手机确定你的位置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兴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位置,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例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等。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手机定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定位业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们都知道,手机处在外地漫游状态时,其通话费的计算就另有标准,那么这种定位所需的技术就比较简单。移动通信网有很多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手机与基站发生通信联系,从而确定其大致位置。在手机的无线定位系统中,为了避免对移动终端增加额外开销,多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由多个基站同时接收和检测手机发出的信号,根据测量到的参数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定位估计。为了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在基站中安装监测设备,在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估计出手机的大致位置。手机信号的参数有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从手机发出的信号达到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那么,如果通过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就可以计算出手机的位置。这种技术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很高,后来,人们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手机位置。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越低。这样,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场强数据,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同时,由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手机的位置。这就是根据信号场强来定位的原理。由于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非常复杂,所以,这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有局限性。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波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以上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手机定位技术。如果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在混合定位技术中,手机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人们服务。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利用基站密集的优势,利用卫星技术和基站信号混合的方式定位,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技术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于人们。(1)本文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说明了怎样的中心内容?(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介绍了哪几种手机定位技术?(4)第段中划线的词“至少”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0. (25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小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 (2)选文描写“我”童年时期的哪几件趣事?请简要概括。 (3)说说下面句中划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丛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4)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5)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电影芳华于不久前上映。“芳华”一词也随着电影的上映为我们所热议。“芳华”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美好的年华”。其实,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芳华”。在自己的“芳华”里,我们会遇到最美的事,或者最美的人,亦或是最美的情请以“我的最美芳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默写 (共1题;共9分)3-1、3-2、3-3、3-4、3-5、三、 书写 (共1题;共8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5-1、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6-1、6-2、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1、7-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1、8-2、8-3、8-4、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1、9-2、9-3、9-4、10-1、10-2、10-3、10-4、10-5、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