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651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5分)1.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B .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C .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D . 英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2. (1分)读童年,阿廖沙因为_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3. (2分)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 )。 A .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B .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C .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D .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chng ji_得还不够快意。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yn b_树下的幽花芳草。原来杨修为人sh ci fng kung_ , 数犯曹操之忌。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yu l k yun_。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按要求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 (3)_,闻道龙标过五溪。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观沧海一诗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6. (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郁孤台笑了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注】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1)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仰望郁孤台_(2)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3)说说第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阅读文中第段和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郁孤台为什么“笑了”?(5)“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一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作简要表述(请仿照例子)。【示例】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留下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综合性学习。某校初三(1)班同学对初中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并针对影响同学课外阅读的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调查与采访结果经同学们的汇总整理,分列如下:材料一:我校初中部同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如有自由支配时间以课外阅读为首选活动的人数平均每人每天可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初一年级30人15人35分钟初二年级35人12人24分钟初三年级35人8人15分钟材料二:当被问及影响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保有兴趣和投入时间的因素时,回答“课内作业多,每天自由支配时间有限”的占30,“课外班学习所占时间过多”的占25,“自己考试不理想,需大量做模拟题以弥补,故没有多余时间”的占20,“觉得看课外书很累,不如上网看电视来得轻松”的占10,因“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根本不支持”的占8,因“自己没兴趣认为没必要”的占2。(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请你为改善该校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建议有针对性,合理可操作。(3)为推动校园读书活动,初三(1)班将向全校同学发出“读好书,读书好”活动的倡议,请你为这个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用上“满载而归” “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1)颔联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2)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作用?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宴,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使内外异法也B . 而或长烟一空 皆若空游无所依C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 . 微斯人,吾谁与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则天下之事B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能谤讥于市朝C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策之不以其道D . 属予作文以记之 皆以美于徐公(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段描写了洞庭湖的全景,“衔远山,吞长江”用简洁的语言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表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B . 文章段写出“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天气一阴一晴,心情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 . 全文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两幅鲜明的洞庭湖阴睛图,画面清晰,将岳阳楼景生动再现,让人流连忘返。D . 全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传达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 (5分)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年度人均阅读量纸质书(本)电子书(本)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阅读(分钟)手机阅读(分钟)201543923515381652201647722813432170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尾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里,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请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受。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5分)1-1、2-1、3-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4-1、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5-1、5-2、5-3、5-4、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6-1、6-2、6-3、6-4、6-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1、7-2、7-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1、9-2、9-3、9-4、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1、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