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燕》同步练习(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91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燕》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燕》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燕》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燕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41分)1. (3分)填空。艾青发表的第一首诗是_,他的代表诗集有_、_等。2. (8分)海燕是_在1901年3月写的_的结尾部分,原题是_。高尔基,_国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_。自传体三部曲是_。3. (5分)海燕中描写海鸥、海鸭、企鹅这些海鸟的作用是什么?4. (2分)下面四组短语中,类型相同的是第_组,这一组是_短语。a.勇敢的叫喊声 b.听出了欢乐c.热情的火焰 d.对暴风雨的恐惧a.胜利的信心 b.卷集着乌云c.高傲地飞翔 d.掩藏到大海深处a.它飞舞着 b.海鸭也呻吟着c.雷声轰鸣 d.乌云遮不住太阳a.分外妖娆 b.郁郁苍苍c.那么稠密 d.傲然屹立5. (7分)这首散文诗采用_手法,通过对暴风雨来到之前的_景象的描绘和对_勇于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_的形象,表达了俄国人民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_,表现了作者对_反动统治的憎恨和对革命必胜的_。 6. (12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飞窜胆怯掠起号叫蜿蜒一晃_翡翠飞沫呻吟苍茫蠢笨卷集7.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拱桥哄骗 奖券 漫不经心慢条斯理B . 伫立贮藏 堤坝 , 提拔 惴惴不安气喘吁吁C . 狼藉国籍 辍学啜泣 闻名遐迩目不暇接D . 取缔谛听 祈祷筹集 相形见绌茁壮成长8. (2分)下列各句括号内说明了该句的修辞手法,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排比、比喻)B . 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引用、比喻、对偶)C . 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拟人、比喻)D . 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拟人、比喻)二、 问题理解 (共8题;共35分)9. (4分)请给加下划线字注音。呻_吟 飞窜_ 胆怯_ 号_叫10. (3分)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以_的想象、_的手段和_的笔法,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11. (5分)海燕第一段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反复出现在文中?12. (5分)下列诗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13. (3分)读黄河颂,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一是_,一是_,一是_。14. (5分)为什么说啊,船长,我的船长!这首诗的象征手法用得很巧妙?15. (5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用它作全诗的结束语能发挥什么作用? 16. (5分)按要求填空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抑郁;泛舟富春江,体味“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情怀。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里,你可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两句来劝慰他;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 , 千里共婵娟”来祝福朋友。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 , 。”读万卷书,语文在书中:读郭沫若的(课文题目),倾听屈原“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的呐喊:读(作者名)的海燕,领略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0分)1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0分)18.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摩挲:用手抚摸。钓舟:指行舟。(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41分)1-1、2-1、3-1、3-2、4-1、5-1、6-1、7-1、8-1、二、 问题理解 (共8题;共35分)9-1、10-1、11-1、12-1、13-1、14-1、15-1、16-1、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0分)17-1、17-2、四、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0分)18-1、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