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调研测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91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调研测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调研测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调研测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调研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蹒(pn)跚 嗔(chn)怪 清晰(x) 哺(b)乳B . 余晖(hu) 脚链(lin) 诙谐(ji) 小凫(f)C . 羞怯(qu) 敛(lin)翼 禁锢(g) 雏(ch)鸭D . 温驯(xn) 煞(sh)白 匍匐(p) 麝(sh)香2. (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安祥 欹斜 鸠占鹊巢 见意思迁B . 诋毁 狡辨 振耳欲聋 海市蜃楼C . 驰骋 要抉 战战兢兢 正经危坐D . 驾驭 斡旋 心无旁骛 不屑置辩3. (2分)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遥望远方,只觉得面前无边的云雾如海,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汹涌,似有一头万年巨兽隐伏其中,正窥伺着他。B . 羸弱无助的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在福利院得到精心照料和养育,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长大成人后走上了社会。C .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D . 清江上架起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曾发表报告指出,造成我国就业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就业“三撞车”导致的。(删去“由于”)B . 随着二维码与公示系统无缝链接的实现,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和社会共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删去“随着”)C . 人类工业的发展是否超过临界点,是近现代以来对湖泊生态维护的最大因素。(将“维护”改为“影响”)D .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提出要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左右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删去“左右”)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随。”我国竹资源丰富。竹文化源远流长。为更好地传承竹文化,某校开展了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竹文化氛围,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两个建议。 如:在校园张贴悬挂竹画、竹诗。(2)请仿照下面的画线句进行仿写,注意语言连贯得体。 中国人自古爱竹,不但因为它形、色、音的自然美感,更因其刚劲挺拔、虚怀若谷的意蕴之美。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日奋进;竹外直中通 , 襟怀若谷,曰虚怀(3)请将下面收集到的新闻用一句话告诉你的同学。(不超过15字) 为充分展示竹文化,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及“418”国际经贸旅游节的到来,4月1日上午,个园第三届“竹文化节”在北区草坪拉开帷幕。此次“竹文化节”的主题为“竹韵悠扬”,包括“丝竹雅韵”音乐会、琴咏个园、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评选、空竹大赛、万只风铃展、“畅游江苏悦赏繁春”全民随手拍等十项主题活动。整个活动将持续到6月15日。“竹文化节”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体验不一般的“竹文化”,既丰富了游园内涵,又提升了游园品质,向扬州建城25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4)学校准备举行“丝竹雅韵”音乐会演,请改正下面通知中不恰当的地方。 通知为了弘扬和继承竹文化,我校将于4月1日在学校礼堂举办“丝竹雅韵”音乐会演。请我校广大师生准时参加。2017年3月26日中学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观察西游记连环面,完成下列题目。 (1)图A选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_ 。请从以下提示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将上述回目补充完整。 行者 大圣 窃人参果 五庄观 天竺国 闹天宫(2)李卓吾评点八戒的“吃”:“凡形容八戒饮食处,都俗,且重复,可厌!”你赞同这种看法吗?结合上述图文及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_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补写句子(1)_,关山度若飞。(2)山际见来烟,_(3)深林人不知,_。(4)_,影入平羌江水流。(5)此夜曲中闻折柳,_。(6)马上相逢无纸笔,_。(7)绿树村边合,_。(8)海日生残夜,_。(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_,_两句。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夙夜忧叹_庶竭驽钝_恐托付不效_斟酌损益_(2)翻译下列句子。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3)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最正确的一种是( ) A .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 . 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 .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 .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链接材料】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他。如果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着说:“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0. (16分)拓展训练 片片蝶衣生镯耳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1) 依据文章第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B .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C . 第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D . 第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E .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 (25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拾荒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_(2)阅读第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3)小说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努力不够,就找理由来开脱;因为用心不够,就找理由来为自己打圆场;因为爱得不够,就找出理由来推辞。其实,说出来的理由都是托辞。请以“其实那不是理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中心明确,语言流畅。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1、5-2、5-3、5-4、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6-1、6-2、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1、7-2、7-3、7-4、7-5、7-6、7-7、7-8、7-9、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1、8-2、8-3、8-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9-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