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57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0分)1. (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与古诗文邂逅是一场美丽的遇见。“曲径通幽处,_”让我们遇见禅院深处的静谧祥和;“芳草鲜美 ,_。”让我们遇见桃花林的优美风光;“蒹葭萋萋,_”让我们遇见芦苇与思念的美好相依。这场遇见,我们还触摸了诗人的情怀:李白送友人中“挥手自兹去,_”,我们领会到诗人与朋友的难舍难分。马说中“_,骈死于槽枥之间”,我们感受到韩愈对“千里马”悲惨遭遇的痛惜;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句,我们体会到卖炭翁矛盾心理以及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_,_”我们体悟到诗人不愿随波逐流的高洁志趣。2. (2分)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 .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B .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 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C .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D . 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B .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通过”)C .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根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D . 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将“制定出防沙措施”和“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互换位置)4. (7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完成后面两个小题。 (1)上面三个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_。(填序号) (2)在下面传统节日形象标志中任选其一作简要介绍,并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分析这一形象标志的寓意。(40字以上) 【链接材料】民族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用具有民俗感的符号体现隆重的节日,给每个节日赋予了美的精神,是文化灵魂的一种凝聚。5. (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 tioh,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梁启超敬业与乐业)(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_。 (2)“强聒不舍”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 A . 态度强硬,强迫别人继续听B . 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C . 孜孜不倦,勤奋学习,不知疲倦D . 对受过苦难的人不舍弃(3)语段中双引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引语B . 表示否定和讽刺C . 表示特定称谓D .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二、 阅读 (共5题;共76分)6. (1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划线字:念无与为乐者_相与步于中庭_(2)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情。 7.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皝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朝代)文学家。 (2)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的“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西蜀之去南海B . 去国怀乡C . 去死肌,杀三虫D . 公然抱茅入竹去(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妙处? (4)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由此可见,这篇文章表现了欧阳修怎样的思想感情? (5)欧阳修自称“醉翁”,他诗酒山林,别有一番天地,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情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 8. (16分)阅读坐在过道里的民工,完成小题。 坐在过道里的民工非鱼在异乡。我想去一个叫“马道”的街道看看,大家都说那里是这个城市的“核”。刚踏上公交车,还没来得及找个合适的位置,就听见身后大呼小叫。不用看,肯定是刚才在车站候车的几个民工。他们和所有的民工一样,家在手里拎着:破旧的蛇皮袋,装着一床被子,几件换洗衣服,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或者是工地,或者是街头。似乎永远梳理不顺的头发,似乎永远洗不干净的脸和手,让他们始终保持着明显的特征。他们提着、拖着“家”上来,毫无顾忌地大声叫嚷着,然后把“家”放在中间过道上,一屁股坐了上去。车在行走,不断有人上上下下,车内的人越来越多。这几个民工依旧在大声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人更多了,过道拥挤起来,坐着的他们有些碍事了。有人小声发出抱怨,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不被他们的“家”蹭到。抱怨声越来越大,说他们挡了道,一个胖乎乎的老太太大声呵斥,一个民工指指他的包袱卷:“你可以坐上去,也可以踩,没关系。”老太太鄙薄地瞥了一眼:“我才不坐。”拥挤的人群和喧闹的说话声,我渐渐听不清楚自动报站名的声音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在那个叫马道的地方下车,更看不清楚车窗外。我问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姑娘:“马道街快到了吗?”她头也没抬:“还早呢。”“还有几站?”她不知道是没有听到还是不屑于回答,始终再没有吭声,一直悠闲地看着窗外。又过了几站,我忍不住又问身边一个站着的大姐:“现在到哪儿了?”她似乎也不太熟悉,看了看说:“似乎是一附院吧?”“马道街还远吗?”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很纳闷,这个城市不至于有那么大吧?车里的几个民工依然在大声地说着话,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周围人也在说着话,抱怨着几个民工,抱怨着公交车,抱怨着其他的一些事。车拐了个弯,一个民工很促狭地喊了一嗓子:“前方到站马道街。”我以为他在开玩笑,扭头看了看他,他正低头摆弄系在蛇皮袋上的一堆铁丝,另几个民工还在继续说话。街道渐渐窄起来,人渐渐多起来,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小店铺, 还有人力车, 依稀是旧时的繁华。那个民工又喊起来:“马道街到了,有在马道街下车的乘客准备下车了。”他模仿着公交车的售票员,有着浓重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惹起了几声哂笑。我明白了,他在提醒我,该下车了。又扭头看他,他依然在摆弄那堆铁丝,好像从来就没有张口说过话,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属于他,和他无关。很显然,他和我一样,不属于这个城市。车门打开,我从他们身边挤过去,和很多人一起从他们身边挤过去,下车,站在异乡的马道街上,看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所有在异乡的温暖,只有来自那个坐在过道上的民工,那个一直摆弄铁丝的民工。(选自新浪网,有删改)(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我”上车遇见一群民工,他们_;一路上,“我”听不清报站名,有个民工促狭地喊了声站名提醒“我”;车近马道街时,这个民工_;“我”挤下车,站在马道街上,感受来自那个民工的温暖。(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他们和所有的民工一样,家在手里拎着。(加下划线字“拎”很有表现力,传递出许多“言外之意”,请你具体说说。)车门打开,我从他们身边挤过去,和很多人一起从他们身边挤过去,下车,站在异乡的马道街上,看人来人往,车来车往。( 把画线部分的字删除,这样好吗?请简要分析。)(3)小说设置“我”向姑娘和大姐询问马道街站点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4)文章最后一句说:“所有在异乡的温暖,只有来自那个坐在过道上的民工,那个一直摆弄铁丝的民工。”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 (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爱的距离刘超和老耿来这里已经守了三天,始终没有发现野猪的影子。老耿伏在深草丛紧握着猎枪,因熬夜而通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不远处的一片玉米地,就在上周,这块玉米地被野猪糟蹋了,那可是农民一年的收成,看着眼前东倒西歪的玉米秆,老耿的牙齿咬得咯咯响,攥抢的手握得更紧了。老耿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猎户,打野猪几乎没有失过手,如果不是跟着他,我这个刚从大学毕业的书生蛋子是断然不敢来的。今天已经是第四天,连守三天都没有收获,我心里难免失落,但听老耿说过“一猪二熊三虎”,意思是说,野猪发起狠来比熊和虎都还厉害,想到这里,倦怠的心又立刻变得紧张,身体也不由得向老耿移动了一些。“来了,”者耿悄声提醒我。我还没醒过神儿,就发现前面玉米地里像进了台推土机,那分明不是野猪,而是一头怪兽,怪兽所到之处,玉米秆纷纷为它开道,哼哧哼哧的声音就像火车刚启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初步估计至少有两百斤。我的双手不由得紧紧抓着老耿的胳膊,尽量将身体趴得更低。野猪也许听出了点风吹草动,倏地抬起头左右张望,待确信没有什么声音后,便朝着不远处的小树林方向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向前哨食着玉米棒子。“砰”的一声,抢响了。打中了,老耿连忙追上去,但这一枪显然不足以致命,只打穿了野猪的肩胛骨,野猪踉跄着向前跑。我从没想过野猪也能跑得那么快,只一眨眼的工夫,它已经冲出了玉米地,把我和老耿甩在后面,眼看着野猪就要冲进小树林,老耿也打算放弃时,只听“嗽”的一声,野猪停下来,而且四处打转,从声音可以判断,它此刻异常痛苦。“野猪踩到夹子了,”老耿第一反应。果然,我们从三十米开外的地方看到,铁夹子正牢牢地夹着野猪的一条腿。野猪痛苦得嗽嗽直叫,但我始终纳闷儿的是为什么野猪一直看着那片小树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树林是它的庇护所吗?老耿再次举起猎枪,这次肯定是万无一失了。谁知,正准备扣扳机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野猪露出森白的撩牙,只听一咔嚓”一声,被夹的那条腿被咬断了,快得连老耿都没有反应过来。“不好,野猪要逃!”老耿迅速举起枪。这时,我和老耿清晰地看到,三只小野猪,蹒珊着,蹦跳着来到大野猪跟前,一只小野猪乖巧地舔舐着大野猪被咬断的腿,野猪一家就这样,缓慢地走进小树林。子弹最终没有发射出去多年过去了,野猪一家团聚的情景始终萦绕在我眼前,我相信,那片玉米地至小树林就是爱的距离。(选自意林)(1)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2)赏析下列两个句子。怪兽所到之处,玉米秆纷纷为它开道,哼哧哼哧的声音就像火车刚启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野猪露出森白的獠牙,只听“咔嚓”一声,被夹的那条腿被咬断了。(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3)结合课文,分析文章第14段有什么作用? (4)谈谈文章以“爱的距离”为题的妙处。 10. (12分)名著导读 (1)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_,他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_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 (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 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 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A_;B_.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共2题;共15分)11. (10分)每个人都有自己交友的原则,交个好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交友之道”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写出一句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并根据下面句子意思写出与友谊相关的两个成语。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12. (5分)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一)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二)阅读下面小故事,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让地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不少于6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0分)1-1、2-1、3-1、4-1、4-2、5-1、5-2、5-3、二、 阅读 (共5题;共76分)6-1、6-2、6-3、6-4、7-1、7-2、7-3、7-4、7-5、8-1、8-2、8-3、8-4、9-1、9-2、9-3、9-4、10-1、10-2、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共2题;共15分)11-1、11-2、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