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31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疏懒 心窍 不由分说B . 歇息 怨怅 经事奇才C . 颠倒 拜谒 思贤如渴D . 逞能 尴尬 顿开茅塞2. (2分)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_和_来的。_有文字记录的寓言出现在春秋末年,_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数量大,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在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著作中,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揠苗助长”等。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寓言对人类有启蒙作用。A . 发展 创造 因为 所以B . 创造 发展 不仅 而且C . 发展 制造 因为 所以D . 制造 发展 不仅 而且3. (2分)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 .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 .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 .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4.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一阵杜鹃啼,_;一阵风起,_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5. (8分)阅读山水画的意境片段节选,回答问题。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1)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文段论述的思路。 (2)“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个观点的?这个观点正确吗?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说明。 (3)理解第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4)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半个奇遇池莉谁都有状态差的时候。状态极差的那样一种郁闷、厌倦与绝望,真的很要命,难以言喻且神仙也救不了。医生与作家都是琢磨人的职业,我就有这两个职业的习惯,所以成了一个喜欢琢磨人的人:人是靠什么得救的,当你状态极差的时候?这一天我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走进北京西客站一看,离即将搭乘的列车发车时间还差两个多小时。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候车室人很多,加上大堆行李和随意伸出的腿,基本水泄不通。此番来京工作不顺,几晚失眠,竟愤而想去爬长城,觉得自己18岁心愿在几十年里赴京百趟都未落实,实乃人生一大失败。不料所乘的士,半路追尾,我再次失败。就这样,我身带多处擦伤和瘀斑,眼睛红肿酸涩,鼓起最后勇气,环顾候车室,想与他人对上眼神打个商量,看能不能挤出半个臀位,结果又是失败。满目的人,少数人发呆打盹,多数人埋头刷屏,间或抬起一张面孔,也是一脸麻木。人与人之间,没温度、没态度,人人都烦别人,人人都嫌人太多。讽刺的是,我正是其中一员。难熬的两个多小时,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我拿什么拯救你?我问自己,一遍又一遍。终于开闸放行,我被裹挟在争先恐后之中,被推推搡搡进了车厢,扑面又是纵声喧哗,呼朋唤友,叫嚷打牌天啦,这一瞬间,静息或睡觉的希望,又顿时破灭。我倍受打击,眼皮都没有力气抬起,完全不看人了,只顾低头对号入座。我第一排,双人座的靠窗位置。我的邻座是一位中年男士,已入座,正在闭目养神。火车还没开动,这么快就进入状态?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惊异之下,忽然发现:我似乎时来运转了。谢天谢地!该男士衣着洁净、质地优良、款式得体、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下,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然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而整个车厢,大多数乘客都在挤来挤去,急忙坐下,急忙放下靠背,坐下就急忙敞开双腿,胳膊大幅度横架于两个座位之间的扶手,急忙打起手机来,高声大气,旁若无人这不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乘车环境吗?今天这位自好自律到堪称完美的邻座,我还真第一次碰到,基于以上所有遭遇,不由心生感慨:或许在他,只是习惯与素养;在我,却是与祖国悠久古典礼仪的一种相遇。或许在他,只是安分守己;在我,已算看到高风亮节。或许在他,只是举止得体;在我,却是获得尊重。验票的来了,邻座假寐结束。不知不觉,我们闲聊起来。这一聊,不仅十分投契,更有一种无顾无忌的坦率有些想法、观点、疑惑与苦闷,就连亲朋好友都不会诉说的,倒在这一刻因萍水相逢格外放松,说了就了,随风飘散,无祸且得福这福气叫做知音,竟是素昧平生来托底。邻座先到站,彼此道谢,老友般说再见。我继续行程,而此前的坏心情 , 已彻底消散。戴上耳机,音乐低回,远望窗外,看到的却不是窗外景色,还有跃动在更加广阔时空的奇异美景,有静物、有人物、有声有色,光影交织,令我身心清澄,焕然一新。这样一种被激发、被打开、被链接的状态,简直妙不可言。原来拯救人的还是人。人啊人。我这一辈子,一直都保有儿时天真幼稚的幻想,总幻想奇遇神迹,倒不曾料想,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辉光,这也算是半个奇遇了。半个奇遇,我也感恩于心。(1)第段写了什么内容?写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下文意理解,第段划线词语“其中”的“其”在文中指代的是什么? (3)请结合对划线词语的理解,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该男士衣着洁净、质地优良、款式得体、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下,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然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4)请结合对对上下文意的理解,说说第段中划线词语“此前的坏心情”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5)结合对划线词语的理解,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辉光,这也算是半个奇遇了。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 (20分)(2016呼和浩特)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 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1)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 . 晋陶渊明独爱菊 故人不独亲其亲C . 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D .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至 , 天下顺之(2)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3)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停数日,辞去B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 . 此先人之庐D . 咨臣以当世之事(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5)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B .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隐逸者也。C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乡情结。人们离开家乡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触发思乡之情也有不同的缘起。“_,_。(春夜洛城闻笛)”,客居异乡的诗人听到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无尽的乡思;“_,_。(逢入京使)”,远赴边塞的诗人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东望故园,怎不让人泪雨滂沱!五、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9. (5分)下面是一则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今年3月,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的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_10. (10分)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再度唤醒,正在获取新的探测数据。“嫦娥四号着陆器设计寿命是半年,玉兔二号月球车设计寿命是3个月,从二者目前的状态来看,工作时长都有望远超设计寿命。”吴伟仁说,在月球背面开展科学探测取得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将逐步把科学数据向全世界开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国家联合参与到太空探索计划中来。”吴伟仁说。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孩子,当你坐在考场上解答试卷的时候,你的父母在守望,你的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着小鸟,大海守望着风帆,大地守望着小草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上新添的白发,守望更是你孜孜以求的梦想。守望亲情,守望责任,守望未来守望是信念,是坚守,是期盼。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守望的。也许,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个守望都能圆满;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变得深刻,心灵就变得充实,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请以“守望”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也谈谈体验、感受,或发表议论,抑或展开想像,抒发情感。要求:文体自选;字数600800之间。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5-1、5-2、5-3、5-4、6-1、6-2、6-3、6-4、6-5、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1、7-2、7-3、7-4、7-5、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1、8-2、8-3、五、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9-1、10-1、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