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26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23分)1.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古人云:“上善若水。”世上之人,没有谁不甲(A感慨 B感叹)水中蕴藉(Aj;Bji)着的无穷力量;有谁能说清水包含着怎样的处世智慧?水很刚劲,遇到岩石,它能努力地将其洞穿;水很懂迂回,遇到高山,它能巧妙地绕过去;水很识乙(A形势 B时务),遇到堤 (Ad;Bt)坝,它能理智地止步。止步不是不前,也是蓄势。当蓄势到一定高度,它就会气势汹涌、无法阻挡地倾泻而下。人,要学会像水一样蓄势。(1)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乙_(3)请用一个成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 (4)文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止步不是不前,也是蓄势。修改句:_。2. (2分)以下属于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的是( ) A . 史记B . 汉书C . 诗经D . 尚书3. (2分)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属予作文以记之_名之者谁_4. (9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露从今夜白,_。 (2)_,雪拥蓝关马不前。 (3)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_”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够得到重用的愿望;刘禹锡在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中借“_,到乡翻似烂柯人。”的典故来感叹人事变迁之快。 (4)作家梁衡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用42个字创造了一幅淡雅、高洁的画轴,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品。请在下面的方框内默写描写雪景的42个字,书写要工整、美观。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0分)5. (1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蹬。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你把口张三张儿。”那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蟭蟟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那罗刹不知,连张三次,叫:“叔叔出来罢。”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1)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孙悟空?请结合小说之前的情节简要回答。 (2)请结合所选文段内容,简要分析这部神魔小说的艺术特色。 6.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地 震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1)仔细阅读段,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地震形成的原因。(2)仔细阅读第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两大类。其中天然地震又分为、和 三大类。(3)下面句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4)选文第自然段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4月20日上午8时02分,我国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震源13公里,震中距离成都100公里,距离重庆400多公里。地震发生之时,我 们重庆也感觉到明显震动,如窗户、床、吊灯左右摇晃,人站立不稳,但没有出现上下颠簸震动,房屋倒塌等现象。对此,请结合本文所介绍的地震知识对重庆出现 的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7. (1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题。(1)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对象都一样,但写法各有不同,请概括这两首诗在写法上主要的不同点。(2)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是荷花,但写的是不同生长期的荷花,请作简要概括,然后指出各自的特点。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使 贪 刘基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粱,君之国空了。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都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武侯疏吴起 ( )天下之士莫先焉( )不然君岂能臣之哉(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 )(2)翻译下列句子。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3)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理由。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9. (5分) 杭州王大爷想去一趟南京,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告诉王大爷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车站。请你写出这段话,50字左右。10.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23分)1-1、1-2、1-3、1-4、2-1、3-1、4-1、4-2、4-3、4-4、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0分)5-1、5-2、6-1、6-2、6-3、6-4、6-5、7-1、7-2、8-1、8-2、8-3、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9-1、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