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19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亘古(gn) 元勋(xn) 迸溅(bng) 气冲斗牛(du)B . 气氛(fn) 炽热(zh) 字帖(ti) 鲜为人知(xin)C . 钦佩(qn) 咳嗽(so) 累赘(li) 忧心忡忡(chng)D . 哺育(p) 颤抖(chn) 俯瞰(kn) 深恶痛绝(w)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狼籍 妯娌 惊心动魄 殚精竭虑B . 阻遏 推祟 摩肩接踵 精疲力竭C . 泄气 浩瀚 锐不可当 鹤立鸡群D . 缅甸 坠落 杳无消息 张惶失措3.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 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B . 运动会上,为了班级的荣誉,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尽了一点绵薄之力。C . 有的领导抓住无关主旨的一两句话大加发挥,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是小题大做。D .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陈萌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的故乡住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B . 参加过世博会的人,没有为世博会的精彩而竖起大拇指的!C .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D .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被认为是爸爸的拳头惩罚的功劳。5. (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这类节目的兴起,一方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提供了平台和渠道。从之前的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到近期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受到欢迎。近年来,各类综艺节目看似“百花齐放”,从音乐真人秀到明星玩游戏,热热闹闹。另一方面也用有温度、有新意的电视表达,为追逐娱乐和喧嚣的荧屏带来一抹亮色。实际上同质化严重,没有多少艺术含量,也没有多少文化含量,备受观众垢病。随着这些综艺节目的泛滥与衰落,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A . B . C . D . 6.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骗局与皇权结合到一起,使那些想保持官位或怕招来杀身之祸的人不敢讲真话。B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妄自尊大。C .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中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D . 女娲补天一文想象非常丰富,也是很有名的一篇寓言。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25分)7. (2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他山之石,_。(诗经)(2)他山之石,_。(诗经)(3)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4)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5)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6)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7)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8)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9)日出江花红胜火,_。(白居易忆江南)(10)日出江花红胜火,_。(白居易忆江南)(11)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12)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 两句诗比喻新人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1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 两句诗比喻新人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1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_,_” 。(1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_,_” 。8. (2分)关于骆驼祥子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B . 骆驼祥子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两匹骆驼。C . 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D . 祥子第一辆车被抢走后,回到人和车厂。他先在夏家拉包月,拉了四天就辞工了,又去杨家拉包月,刚离开杨家,买车的钱就被孙侦探抢走。9. (3分)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这本书是_,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 ,被誉为“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0. (7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予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予,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劓艮“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已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节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项是A . 实实在在地栽种竹子,把竹叶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以了解竹子的性质和生长过程,这才是真正的“积极探测”。B . 作者是个著名的科学家,他认为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险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C . 作者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说明埋头读书对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毫无帮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D . 由于受到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中国学生往往考试成绩非常突出,但在研究工作中的决断能力、动手能力大很低。(2)结合选文,回答以下问题。作者在第五段中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他的依据是什么?我怎样做才能“使得实验精十慎正变成中国文化的部分”?请分点概括。11. (15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1)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2)文中举了三个关于人工选择作用的例子,其作用是 ( )A . 例子多更能说明人工选择的作用。B . 举中外不同国家的例子,使说明更有说服力。C . 举三种不同的花,从花姿花色的变化、品种的增加、新品种的出现三个方面全面说明了人工选择的显著成果。D . 用不同的时间所取得的成果来说明人工选择的作用。(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_ (4)“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一句中“仅”“已”能不能互换?为什么?(5)蒲班克偶然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就特意培养,最后培育出蓝色虞美人。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12. (26分)古文阅读,完成1-5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注释: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臣之妻私臣 私:_能谤讥于市朝 谤:_委政卿大夫 委:_三年不蜚又不鸣 蜚: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臣之妻私臣 私:_能谤讥于市朝 谤:_委政卿大夫 委:_三年不蜚又不鸣 蜚:_(3)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皆以美于徐公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B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C . 国且危亡 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D .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4)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皆以美于徐公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B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C . 国且危亡 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D .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_(7)邹忌和淳于髡均是用什么方法劝谏齐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8)邹忌和淳于髡均是用什么方法劝谏齐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3. (4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 , 双燕归来细雨中。【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狼籍: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帘栊:窗帘。栊,窗棂。(1)这首词描写景色营造的意境氛围是( )A . 萧瑟凄凉B . 清幽空阔C . 雄浑壮阔D . 明丽欢快(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狼籍”“飞絮”“垂柳”三句写落红零乱满地、柳絮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B . 这首词描写“群芳过后”一片衰残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对春天逝去的悲伤愁苦之情。C . “始觉春空”一句中,“始觉”是繁华喧闹消失后的顿悟之辞,“春空”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D . 作者在暮春的孤寂清冷中独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退居后寄情山水的闲适恬静的心境,有异于一般的咏春词。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4. (10分)请品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一只母鸡不生蛋了,主人拎住它的翅膀,把它浸在溪水里。正值寒冬,溪水还结着冰,鸡不被冻死才怪呢。过了几天,浸水后的母鸡又开始下蛋了,真令人不可思议;农民在小麦拔杆时,将它压倒在地,这样的小麦长高了却不会再倒.(1)请说出这段话中蕴含的道理。(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这个道理的理解。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请以“_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25分)7-1、答案:略7-2、答案:略7-3、答案:略7-4、答案:略7-5、答案:略7-6、答案:略7-7、答案:略7-8、答案:略7-9、答案:略7-10、答案:略7-11、答案:略7-12、答案:略7-13、答案:略7-14、答案:略7-15、答案:略7-16、答案:略8-1、9-1、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0-1、10-2、11-1、11-2、11-3、11-4、11-5、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12-1、答案:略12-2、答案:略12-3、答案:略12-4、答案:略12-5、答案:略12-6、答案:略12-7、答案:略12-8、答案:略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3-1、13-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4-1、14-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