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89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23分)1. (6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_淫慢夫诫子书遂成枯落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灯蛾 咕噜 领域 夜深星澜B . 掌故 静穆 退色 翠羽流苏C . 怅惘 油坊 点缀 斗方大字D . 幽悄 霄夜 思慕 意味深长3. (2分)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肃穆 荒谬 地窑 赤裸裸B . 脏物 健忘 晨曦 荡然无存C . 匍匐 制裁 拂晓 丰功伟迹D . 瓦砾 惊骇 恳切 眼花缭乱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B . 星期天,书店人山人海,让人看到的全是攒动的人影和嘈杂的人声。C . 第十届“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总决赛,按既定时间如期举行。D . 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以“拒绝冷漠,唤醒真爱”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5. (2分)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B . 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C . 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D . 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6. (2分)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B . 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C .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D . 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7. (2分)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A . 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啼笑皆非B . 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忍俊不禁C . 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啼笑皆非D .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忍俊不禁8. (2分)下列表述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杜甫的诗作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B . 雨果是法国作家,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并焚烧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C . 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D . 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9. (3分)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艺术有两个起源_一是理想_理想产生欧洲艺术_一是幻想_幻想产生东方艺术_为谁而建_为了各国人民_因为_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_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10. (15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3)作者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11.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茵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 (1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选择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逼着他选择拉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家里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时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他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练了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此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带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之前和拉琴之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成了学院里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也是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每个角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诉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与抗争没有用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回忆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起初,他只想随便拉一拉,这毕竟是他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 , 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 :“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泪再一次流下来 , 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1)通读全文,写出标题“选择”包含哪两方面内容。(2)选文三次写到“他”的泪,试作分析。第一次,“眼里噙满泪水”是因为:第二次:“泪水如雨”是因为:第三次:“泪再一次流下来”是因为: (3)分析选文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的作用。(4)为什么“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会拉得如此成功,从而成为最优秀的毕业生?(5)你是否赞成选文中“他”的选择,结合你的自身经历谈谈理由。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到生命的美丽。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有几千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望己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走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儿,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方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短缺,因为它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只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织袋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簌,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1)文段是围绕哪句话写作的?(2)第二自然段突出了南极苔鲜的什么特点?(3)文中横线上的“预支”一词写出了什么?(4)写捷克老教授,为什么要先写“我”对他“并没有十分在意” ?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谈谈你的看法。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23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10-1、10-2、10-3、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