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35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23分)1. (2分)选出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迢迢(zho) 荆门(jng) 仍怜(rng)B . 皎皎(jio) 脉脉(m) 锦衾(qn)C . 札札(zh) 簪子(zn) 狐裘(qi)D . 纤纤(qin) 搔首(so) 风掣(ch)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横贯崇山峻岭之巅的长城,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华夏子孙不屈不挠(ro)的精神!B . 夏天到了,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qin)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聒燥不已。C . 读书不可存心诘(j)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D .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 , 凭借诗作平步青云的诗人不少,但郁郁不得志的也数(shu)见不鲜,令人叹惋。3. (2分)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篇作文的确不同凡响:立意暗含时代主旋律,行文不蔓不枝,语言犀利凝练,个性化色彩浓厚!B . 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一定要正襟危坐 , 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C . 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 , 立志夺冠。D . 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B .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C .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D . 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5. (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宏儿)忽然问道:“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B . 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C .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D . 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6.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母亲节被当成一种形式,如送一捧鲜花给母亲,和母亲一起聚聚餐,或给母亲买份礼物等等,然后让这样一个节日在看似热闹的氛围中度过。今年的母亲节即将临近,各大媒体、各大网站都在为母亲节的到来作着宣扬,普天下的子女们也暗下心思,准备届时好好为自己的母亲过个节。纵观近些年的母亲节,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亲身体会,和春节、端午节等众多节日一样,就是一阵风,一年只刮一次。所以说感恩母爱是每一位儿女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同时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其实,母亲并不想要什么昂贵的礼物,哪怕是儿女下厨做一顿饭,做一次家务甚至帮助洗一次头,都可以是很好的母亲节礼物。可真正来体味并受益的母亲们,得到的,感受的,体味的,却并不多。A . B . C . D . 7. (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B . 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小说,它们都是以主人公名字来命名的。C . 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三顾茅庐”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出师表。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8.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他忽然醒了。不是那种自自然然的由睡而醒,而是猛的一吓,象由一个世界跳到另一个世界,都在一睁眼的工夫里。看见的还是黑暗,可是很清楚的听见一声鸡鸣,是那么清楚,好象有个坚硬的东西在他脑中划了一下。他完全清醒过来。骆驼呢?他顾不得想别的。绳子还在他手中,骆驼也还在他旁边。他心中安静了。懒得起来。身上酸懒,他不想起来,可也不敢再睡。他得想,细细的想,好主意。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他的车,而喊出“凭什么?”“凭什么?”但是空喊是一点用处没有的。他去摸摸骆驼,他始终还不知自己拉来几匹。摸清楚了,一共三匹。他不觉得这是太多,还是太少;他把思想集中到这三匹身上,虽然还没想妥一定怎么办,可是他渺茫的想到,他的将来全仗着这三个牲口。(骆驼祥子节选)(1)本段文字所写的情节是_,祥子此时的“好主意”是:_。(2)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凭实力混到车厂主刘四爷B . 自己给自己办了婚事虎妞C . 祥子把谁家的车给摔坏了曹先生D . 服毒自杀身亡小福子(3)从整部作品来看,无情的社会现实使祥子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 默写 (共1题;共22分)9. (22分)古诗文默写(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原因是:_,_,_。(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进而指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_,_,_。(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4)采莲曲中与“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5)细看来,不是杨花,_。(6)滁州西涧中表现诗人想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上点自由和安静的诗句是:_,_。(7)江雪中柳宗元通过形象反映自己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坚强不屈的诗句:_,_。(8)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以动衬静,烘托怀才不遇,孤独寂寞心灵的诗句:_,_(9)望岳一诗与“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语句是:_,_。(10)朵如葡萄,_,壳如红缮,_,瓤肉莹白如冰雪,_,大略如彼,其实过之。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小桥彭炳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8分)11. (3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伄若有光,便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落英缤纷 _黄发垂髫 _便要还家 _处处志之 _(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落英缤纷 _黄发垂髫 _便要还家 _处处志之 _(3)下列句子中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B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 . 念无与为乐者D .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4)下列句子中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B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 . 念无与为乐者D .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5)从文中找出一个判断句并翻译。(6)从文中找出一个判断句并翻译。(7)翻译下面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翻译下面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9)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_、离开桃源、_等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表达了作者_的社会理想。(10)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_、离开桃源、_等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表达了作者_的社会理想。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2分)12.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费马德初秋的天,有些热。他走在前面,父亲离他不远,走在后面。“爹,别送了,回去吧。”他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没作声,继续跟在他后边。“爹,你回去吧,我一个人能行。”他有些催促父亲了。父亲含混地应了一声,停下了脚步。“凡事小心点,多留个心眼。”父亲又叮嘱了他一遍,然后扭头蹒跚地往回走。父亲年轻的时候开山炸石,一块石头砸在了他的脚背上,留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望着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这次去大学报到,本来,父亲说好了要去送他的。然而,临行的时候,父亲还是变了卦。也许,父亲太在意他的跛足,怕他的形象给上大学的儿子丢了人。“小二,你等等。”没走出多远,父亲在背后喊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又转身回来了,看上去很着急,走路的姿势摇摆得像一架风车。“爹还是不放心你的学费哩。”他下意识地摸了摸缝在衬衣口袋里的钱,鼓鼓的,也硬硬的。这些学费,都是父亲东挪西借筹来的。就为了这几千块钱,跛足的父亲,走村串乡,不知道跑了多少山路,说了多少好话。“这钱,装在口袋里,爹还是不放心,要不,咱换个地方?”父亲像是和他商量,又像在自言自语。“那放在哪儿好呢?”他有些迷惑。因为在他想来,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地方能妥善地藏了这比命还重要的钱。“要不,把钱塞进袜子里,这样,穿在脚底下,是不是更安全?”父亲眼中跳跃着兴奋和喜悦,仿佛一颗忐忑的心,就要藏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了。父子俩坐在山路上,小心翼翼地拆开缝在衬衣上密密麻麻的针脚,把钱分成两堆,极认真地塞进袜底,然后,再慢慢地穿上鞋,系紧鞋带。父亲看了一眼他的鞋,说:“这回,该没事了。”也许,父亲是真的放心了,额上的皱纹一道一道舒展开来,蓄积在其中的汗水,没遮拦地滑了下来。与父亲再次分别之后没走多长时间,他便觉得脚底疙疙瘩瘩的,不舒服。这段山路虽然只有12里,但他不知道是不是能坚持到镇里的车站。因为,他觉得脚底下又滑又湿 钱大概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找了一个山头,他坐下来,慢慢脱下鞋,又小心地褪下袜子,他吓了一跳:由于汗水浸泡,再加上脚底的磨蹭,上面几张钞票已严重变形,而且,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了。他慌了,赶紧脱下另一只鞋,迅速扯下袜子,抽出里边的钱。也许,那一刻,他吓坏了,慌得有些手忙脚乱,这时,一阵风刮来,一沓钞票,像平地里惊起的一群蝴蝶,飘飘扬扬,四散飞了起来 他脑袋里“轰”的一声,一刹那,天塌地陷。一张张的钱,就像四散了的魂魄。他赶紧四下里寻找。石头下、草丛间、树坑里,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他都找遍了。他一边找,一边哭,不敢回去告诉父亲,怕父亲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一直找到下午,仍然有500元钱不见下落。放弃寻找后,他果断地把剩余的钱重新装进那个衬衣口袋里,然后,抱得紧紧的,奔向镇里的车站 也许,他能做的,他该做的,只剩下这些了。一直到学校,他都紧紧地抱着那件衬衣,以及衬衣口袋里的钱。交了学费,他已经没有一分钱过生活了。他没把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学校,只是说,自己家庭困难,需要勤工俭学。系里很爽快,除了在餐厅给他找了份工作,还减免了他的部分学费。开学典礼后,他给父亲写了封信,信里说,一路上,乘汽车,换火车,都很顺利。大学不错,系里的老师对他也不错,一切都好,希望家里不要挂念他。信寄出去不久,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他说,前些日子,有人谣传说,一个学生的钱被风刮跑了,还有人说是你,爹没相信。这事不会发生在咱身上,爹对你放心着哩。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只歪歪扭扭回了这么几行字,信的最后,是这样一句话:儿子,你长大了!”霎时,他泪流满面。(1)请按给出的语言形式概括出文章的其他情节。千叮万嘱,深情送子_一阵风来,学费丢失_(2)倒数第5段中划线的“这些”具体指什么? (3)文章末尾以“他泪流满面”收束,这泪水里包含了“他”怎样复杂的感情? (4)本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刻画人物?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独特个性? (5)结合文章内容,以“成长”为话题写几句话,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 13. (6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母亲,我是你儿子是母亲送我去读大学的。她没有出过门,却依然逞强:“有啥难,我曾经一个人走五十多里去逛庙会呢!”那是母亲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出游,尽管她只字不提回来的时候怎样迷了路,天快亮了才摸索着回到家,见了等在门口的我,一下子就抱过我就哭了起来。当时是我努力地装作大人安慰她,她才抹掉眼泪,说:“我以为再也见不你了呢。”那一年,我12岁,却开始懂得,原来母亲也不总是那么坚强。但还是上路了。大部分的包都由我来提,瘦弱的母亲只拎了两个小包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坐上火车后,母亲已经很疲惫,才49岁的她精力明显不济。几年前父亲去世,她原本虚弱的身体因过重的劳累而每况愈下,但她在我面前依然努力第表现着顽强和能干,抢着洗衣做饭,抢着做一切她认为劳累但能体现她的价值的家务。现在,她执意不睡,要看着我们的几个大包,坚持说:“有妈在,儿子你放心睡就是,我熬两个晚上都行呢!”看着她一脸的疲倦和眼睛里的血丝,我骗她说:“开学还要测试英语听力,我再看会儿书,妈,你先睡,我们轮流看着。”她这才相信了,头歪到一边去,片刻,便起了轻微的鼾声。母亲这一觉睡了5个多小时,醒来后看见窗外微明的天,立刻满脸愧疚和不安。她小心翼翼地问我:“儿子,妈是不是真的越老越不中用了?怎么就睡得那么沉呢!”我递给她一杯热水,安慰她:“晚上记忆就是好呢,学了很多东西,不愁考试了。”她这才稍稍松了口气。10个小时后,我们走出了上海火车站,被几个老乡接到学校,终于安顿好了,母亲突然小声地说:“咱请人家吃顿饭吧,让这些孩子帮这么多忙,多不好意思啊。”这是母亲第一次和这么多“有学问”的人同桌吃饭。尽管有儿子在身边陪着,她还是局促不安。我们让她多吃菜,她则慌乱地不知夹哪道菜。因为紧张,连筷子都弄掉了。(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第二天送母亲去车站,我特意打了电话让邻居在那边接站。一直到火车快开了,我才下来。透过车窗,我看见母亲头发蓬乱、灰白,眼睛红红的。车启动了,她别过脸去,不再看我,瘦削的脊背那么孤单。我突然间难过起来,然后疯了似的跑到车厢门口,对着要关门的乘务员大喊:“15号车厢靠门口第一个座位上的老人,麻烦您帮忙照顾,她没有出过门的!”看见乘务员淡淡地点头,我又拼命地高声喊:“我是她儿子”话一出口,泪就跟着流下来。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她认真地听着,到最后,才突然插话:“儿子,妈坐火车去看你吧。”(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可是,儿子,妈真的想你了”我才明白,母亲已经完全像个孩子。她知道陪儿子出行,带给他的只是麻烦;她知道坐火车去看儿子,或许让他担忧一路;她也知道儿子已是大人,可以不需要她就能自由地飞翔。可她依然想要给他带去这些烦恼,只是因为,一日日老去的她,对他的依恋是那样深。而这样的依恋,什么时候,岁月就从我手中接过,转交给了母亲?(1)选文标题有哪两层意思?(2)选文标题有哪两层意思?(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用的是否恰当?为什么?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4)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用的是否恰当?为什么?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5)第段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第段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7)指出文中A,B两句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8)指出文中A,B两句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9)第段画横线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感情?(10)第段画横线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感情?(1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诗人的这两句话是否能够完整地诠释本文的主题?说说你的理解。(12)“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诗人的这两句话是否能够完整地诠释本文的主题?说说你的理解。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作文:流云在乎疏朗的清风,草芽在乎晶莹的露珠,人儿在乎纯净的关怀青春年少的你,又在乎些什么呢?请以“在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套用或抄袭。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23分)1-1、2-1、3-1、4-1、5-1、6-1、7-1、8-1、8-2、8-3、二、 默写 (共1题;共22分)9-1、9-2、9-3、9-4、9-5、9-6、9-7、9-8、9-9、9-10、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8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2分)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3-11、13-12、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