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4).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09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4)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谪守(zh) 隐曜(yo) 汀兰(dng) 谗言(chn)B . 皓月(ho) 偕忘(ji) 万顷(qng) 汤汤(shng)C . 若夫(f) 怒号(ho) 诗赋(f) 岸芷(zh)D . 宠辱(r) 楫摧(cu) 潜形(qin) 霏霏(fi)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B . 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 , 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C . 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D . 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新学期的班委会选拔大会上,作了一场题为“我的梦想”的演讲,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带领全班同学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B . 好的写作素材往往来源于生活。在平时,同学们就要注重记录、观察和思考生活中某些现象和生活事件。C . 当我们在惊叹“最美司机”胡斌在生死关头所做的一切时,难道不需要反思一下自身的职业道德观是否正确?D . 现在越来越多在城市生活的大多数孩子没有“发小”,这些孩子平时缺少交流和沟通,可能会影响其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4. (2分)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A . B . C . D . 5. (2分)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 两都赋班固B . 两京赋张衡C . 子虚赋司马相如D . 魏都赋曹植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6. (12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 (2)微动涟漪,_。(欧阳修采桑子) (3)渭北春天树,_。(杜甫春日忆李白) (4)_,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吴筠与朱元思书) (6)在心为志,发声为诗。徜徉古典诗词的海洋,诵读崔颢的“_?_”(黄鹤楼),我们可以体悟游子在异地思乡的心声;吟诵李白的 “_,_”(渡荆门送别),我们可以感知他在离别时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朗诵刘桢的“_?_”(赠从弟),我们可以领会他借松柏之刚劲,明自己志向之坚贞。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7.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B .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 . 环而攻之而不胜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D .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利不以兵革之”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_。【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险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4)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链接材料】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 , 又败之于没 , 又郊败之。(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注释】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更:改正。节:节制。劝:勉励。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囿:古地名。没:古地名。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8. (30分)(2013湘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乡村的风许俊文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凤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凤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1)结合第段中的具体语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2)第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简要概括。(3)第段写到了小枣树、黄栌树以及自己年迈的父亲,是为了表现风的什么特点?请用原文中一个词语回答。(4)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仿照第段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6)请仔细品味第段划线的句子,谈谈这些话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荒漠中的苇(王剑冰)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像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像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第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4)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分)10. (2分)水浒传中这样写道: “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 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_、_两位首领的称谓。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6-1、6-2、6-3、6-4、6-5、6-6、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7-1、7-2、7-3、7-4、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8-1、8-2、8-3、8-4、8-5、8-6、9-1、9-2、9-3、9-4、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分)10-1、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