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05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市民们踊跃报名参加滨江路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健身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生活时尚。B . 演唱会上,她略带磁性的歌声令人叹为观止。C . 清明将至,各地陆续举行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D . 不管他怎么狡辩,在真相面前也不能自圆其说。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加“的习惯”)B . 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把“创立”改为“发现”。)C . 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把“能否”改为“能够”。)D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将“宣讲”和“落实”对调。)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晚春) (4)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 (5)默写岑参逢入京使。 _,_。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在那gn g_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 zu_。他从唐诗入手,m b ku yun_,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n rn r mng_了。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 (5分)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光明初中积极鼓励本校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为此702班王凯特意买了些水果,去看望学校退休教师陈大爷,以下是他们的对话,请用恰当的语言补充完整,注意语言得体。王凯:陈大爷,您好。_陈大爷:谢谢你了,这么冷的天还过来看我。王凯:_陈大爷:今年八十多岁了,唉老了不中用了,身体老是不好,做什么事都不方便。王凯: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_寒雪日内集_撒盐空中差可拟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3)下列对咏雪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B . 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C . 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D . “未若柳絮因风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7. (12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径前 , 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 , 署数十人为官属。此诸人当时并无名,后皆被知遇。于时称其知人。(选自世说新语)【注】“始下”:指晋明帝时王敦起兵造反,东下京都一事。中鸣云露车:一种车子,车上有望楼以窥敌进退。中鸣,指云车中设置鼓锣,指挥军队进退。三公:指三公尚书。署:任命。(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进而捷/捷足先登B . 事克 , 当相用为荆州/攻无不克C . 明帝收朗,欲杀之/收放自如D . 帝寻崩,得免/寻欢作乐(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3)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杨朗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新闻摘要】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又曾两度提及此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权威调查】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阅读几乎成为大部分受访者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比例更是达到36%。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使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大幅度提升阅读总量,72%的Kindle用户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其中50%Kindle用户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调查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河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调查三: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載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网民心声】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媒体观点】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的拱手相让?我们是不是也该依据年轻人的阅读喜好,多创作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1)读【新闻摘要】,简要归纳其内容要点(20字以内)。 (2)阅读【权威调查】,概括出日前我国全民阅读呈现的三个特点。 (3)阅读【网民心声】和【媒体观点】,简要陈述我国领导人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 . 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B . 目前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C . 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D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9. (20分)(2015山东滨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余重秀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 ,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既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实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5年第1期,有删改)(1)文章开头从“科幻电影”谈起,有什么作用?(2)第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第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全息摄影只能记录光在某个方向的强度信息。B . 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相同的图像内容,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C . 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D . 在电影院戴3D眼镜观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投影仪放映的。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家庭的点滴变化都会拨动我们的心弦。往日的家事令人难以忘怀,今日的家事更值得细细品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反映家庭的某一变化;要有语言、动作的描写;有恰当的抒情、议论。题目: 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某班举行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1)【辨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自信的奇怪混合产物。”“他”指的是_(填人名)。 (2)【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_。 (3)【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1、8-2、8-3、8-4、9-1、9-2、9-3、9-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