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219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填空题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ng qin_在门框里。这么du qio_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出难得遇见几个人。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 r ji zh_的人物了。从他y w ln c_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默写。 (1)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诫的句子是:_,_。 (2)孔子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 (3)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3. (6分)(2013嘉兴)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经典情节,令人难忘。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甲】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连斟两碗酒,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受起,将平日的凶 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乙】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不过冈!”手提便走。【丙】曹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遂不疑玄德。(1)【甲】文中“”处描写的人物是( )A . 郑屠B . 张乡绅C . 胡屠户D . 丁举人(2)【乙】文“”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碗)朴刀B . 六(碗)哨棒C . 九(碗)钢叉D . 三(碗)哨棒(3)下列内容与(丙)文故事情节不相关的一项是( )A . 刘备下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B . 曹操指称自己和刘备为当今天下英雄C . 赵云进门欲斩曹操,被刘备制止D . 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4. (3分)专题实践活动平常大家也许被花的出尘芳姿所吸引,而忽略了那田田可人的叶子,现在,我们八年级(1)班开展“趣话叶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1)【知识积累】请写出两个含“叶”的成语:_ _(2)【才艺展示】小希积累写叶的诗句,你看见“荆溪白石出,天寒木叶稀”时,认为“木叶”应该为“红叶”,小希不明白,请你把理由讲给他听。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5. (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学界典范冯鹏生启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现在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仍在深切地怀念他。启功先生逝世于2005年6月30日,寿年96岁。他是名闻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尤其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尚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记得在1963年的秋天,聆听过先生关于“董其昌书画作品鉴析”的讲座,那时我12岁。后来,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生仍显示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尚。虽认识先生很早,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前往问学打扰。大概是在1978年左右,先生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华书局校点“清史”。忘记了是一种什么机缘,先生通知我将一篇关于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送去。当我骑车来到中华书局的传达室时,先生已在那儿等候。我那个时候写的稿子值得请先生斧正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尽管如此,过了几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见面。几位兄长陪我到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卧床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谬。当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时,先生说:“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宰山水图的题诗吗?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横卷。”在座的几位都为先生顺手拈来的诗句所折服。因稿子冗长,先生边看边改,已近午饭时刻,我们几个起身告辞,记得当时都没说声感谢的话。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说:“到吃饭的时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给些糖果似的说:“等等!”先生挑选了一幅法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他们会喜欢。”我惭然接了过来。因为赐我的那幅墨宝有上下款,先生过于自谦,故而一直置之书橱,30年来,从未敢张挂。后些年先生身兼多职,诸事繁多,我再未有过名为“看望”、实为“打扰”的举动。但凡经我向先生索取“赐墨”或题写书名堂号的,我多是请人代办,且一一应愿。记得1986年的一天,先生还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其边题褒责皆有:我曾有出语不当处,应自省,反映了先生对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长”,褒奖有过,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折叠置书架20多年矣。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即使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没给过一次报酬,我也未有一杯热茶敬给先生,反倒让先生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而作罢,只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4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先生逝世,四方哀吊。我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怀抱96朵白色康乃馨,奔向了北师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后退几步,便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因为时间尚早,灵堂里只有我和守灵者,便无所顾忌地像孩子似的向先生说:“总想去看望,唯恐添乱,如今后悔,启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远怀念您!”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揣其成因,我认为恰如宋王安石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赏析首段中画线的句子。 (2)概括文章记叙了“我”与启功先生交往的那些事? (3)文章表达了“我”对启功先生什么样的感情?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结尾处的引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并联系现实说说你的感悟。 6. (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直到岁,他仍是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混日子,打架斗殴抽烟逃学,十足的坏学生,连教师都有些怕他,他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年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同学,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她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竟然把他的情书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虽然他的检讨书在宣传栏贴过不下次,但这一次,不知为什么他感到一种刺心的痛。第二年,他就转学了,在后来的那两年的时间里,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命地学习,竟然考上了湖南大学。岁,他大学毕业,顺顺利利地进了政府机关。每天一杯茶一张报地在机关混日子,他觉得这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回,他到乡下去访亲。亲友竟然把一头狼像狗一样地养在家里看家护院,他惊问其故,亲友告之,这狼自幼就与狗一同驯养,久而久之,这狼连长相都有些像狗,更别提狼性了。他当时看着那狼,想想自己,顿时有些心惊。没多久,他就在别人的惋惜声中辞职了,去了深圳。他专找那些有名的外资公司去求职,而且他总能想方设法直接地向外方经理面送自荐信。搞得那些外方经理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我们现在没有招聘需要啊!”他微笑着告诉对方:“总有一天你们会需要招聘的,真到那时,那么我就是第一个应聘的人。”还别说,他真的被其中一家公司录用了。那一年,他岁。岁,他因为成绩突出,被调到地处丹佛的美国总部。上班的第一天,他按国人的习惯请美国的新同事共进午餐,然而,就在他准备买单的时候,同事们却一个个不合情理地坚持自己买自己的单,他当时觉得很是尴尬,但同时也明白到了些什么,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这是一个人的真实经历,他叫王其善,现在是位于美国丹佛市的全球第四大电脑公司的技术总监。他告诉我们:岁时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人要想被他人接受,并且被他人尊重,首先得自己尊重自己;岁我开始明白,狼之所以失去狼性,是因为它没有学会自立;岁我知道,要想求职成功,首先自己要自信;而岁在美国上班的第一天,我知道了美国人为什么要实行AA制:因为每个人都不能指望别人会为自己的人生买单,要想获得成功,你就得自己努力,根本就不能指望别人,这就叫自强。自尊加自立加自信加自强就等于成功,这是成功的公式!(1)阅读全文,你认为第一自然段中“不知为什么他感到一种刺心的痛”到底是为了什么?(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第二自然段“在别人的惋惜声中”一句,众人惋惜的内容。(3)第四自然段 “国人的习惯”在本文具体指什么?请简要谈谈你对这种习惯的看法。(4)季羡林先生说“成功天资勤奋机遇”,本文认为“自尊加自立加自信加自强就等于成功”,你能否列出你的成功公式?请写出来,并做一定的解说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7. (4分)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 (1)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一个是“_”。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_。(3)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B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 .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 .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欣然起行 复行数十步B . 解衣欲睡 实是欲界之仙都C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向所志D . 庭下如积水空明 至若春和景明(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欣然起行 悠然自得B . 念无与为乐者 山峦为晴雪所洗C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迷,不复得路D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描绘了一幅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B . 文章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和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C .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D . 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两个人志同道合。(4)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八、 写作题 (共1题;共40分)9. (40分)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提示: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激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1题;共4分)1-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2-1、2-2、2-3、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3-1、3-2、3-3、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4-1、4-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5-1、5-2、5-3、5-4、6-1、6-2、6-3、6-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7-1、7-2、7-3、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1、8-2、8-3、8-4、八、 写作题 (共1题;共40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