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211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诮(qio)骂 镌(jn)刻 粲(cn)然 泰然处(ch)之B . 蛰(zh)伏 掺(cn)杂 嗤(ch)笑 岿(gu)然不动C . 瞥(pi)见 愧怍(zu) 悖谬(mi) 瞠(chng)目结舌D . 毛坯(pi) 沉淀(dng) 辍(chu)学 未雨绸缪(mu)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作揖 遣责 冲耳不闻 哄堂大笑B . 神弛 赔礼 重蹈覆辙 见异思迁C . 云霄 冥顽 急不可耐 随声附和D . 粗暴 稠密 招摇过市 拍岸叫绝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 (1分)请从括号内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_(视察 省察)。 (2)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_(辨认 辨别)是非。 (3)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_(启示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_(懒惰 懒散)。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纵我不往,_?(子衿诗经郑风) (2)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 (5)无意苦争春,_。(陆游卜算子咏梅) (6)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7)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 (8)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44分)5. (20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请你参加以“唱响存的旋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抄春题】请将这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活动二:识春字】下面五幅“春”字书法属于行书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E . (3)【活动三:写春联】为庆贺新春的到来,有人写了一个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_(4)【活动四:绘存景】春天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首缠绵的歌,它总是那么令人充满激情。请展开想象,描绘你心中的春天。(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6. (17分)综合性学习 本报讯 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国工匠精神”,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说:“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深管镗孔 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B . “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C . 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D . 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2)从这则新闻看,“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 7. (7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技术改变生活。近年来,“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等新兴的“有声阅读”平台越来越引发关注,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听书行列。听书_能解放眼睛,释放耳朵,_能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听书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偶然性、趣味性,给一部分生活节奏快的人带来了积极感受。(1)第句的画线短语“改变生活”按短语结构类型划分,属于_短语。 (2)请在第句的横线上补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听书_能解放眼睛,释放耳朵,_能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3)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小题。 目录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1)目录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B . 瓦罐寺五台山桃花村野猪林C . 桃花村五台山野猪林瓦罐寺D . 五台山野猪林桃花村瓦罐寺(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请结合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雪落下来了,纷纷乱乱,错错落落,好像暮春时节漫天飞舞的花瓣,非常轻,一点点风,就随着飞扬回旋,在空中聚散离合。每年冬天,我都来这座城市看母亲,却从没遇到这么大的雪。在南方亚热带岛屿长大的我,完全没有见过雪。小时候我就喜欢搜集西洋圣诞节的卡片,因为上面常有白皑皑的雪景。母亲是地道的北方人。和她提起雪景,她却没有很好的评价。她拉起裤管,指着小腿近足踝处一个小铜钱般的疤,对我说:“这就是小时候生冻疮留下的。雪里走路,可不好受。”中学时为了看雪,我参加了合欢山的滑雪冬训活动。等不到雪,我们只好穿着雪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摆出各种滑雪的姿势。大学时,有一年冬天,新闻报道台北近郊竹子湖附近的山上飘雪。那天教秦汉史的傅老师也是北方人,谈起雪,大概是勾起了他的乡愁吧,便怂恿大伙儿一起上山賞雪。学生当然雀跃响应,于是便停了一课,师生步行上山去寻雪。还没到竹子湖,半山腰上,一堆堆的游客,围了围巾,穿起羽绒衣,彼此笑闹推挤,比台北市中心还热闹嘈杂,好像过年一样。偶然飘下来一点像精制盐一样的细粉,大家就伸手去接,惊叫欢呼“雪!雪”,赶紧把手伸给别人看。但是凑到眼前,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母亲因患糖尿病,一星期洗3次肾。洗肾回来,母亲睡了一觉,不知被什么惊醒,有些怀疑地问我:“下雪了吗?”我说:“是。”我扶她从床上坐起,问她:“要看吗?”她点点头。母亲的头发全灰白了,剪得很短,干干地贴在头上,像一蓬沾了雪的枯草。我扶她坐上轮椅,替她围了条毯子,把轮椅推到客厅的窗前,拉开窗帘。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一刹那,树枝上,草地上,屋顶上,都积了厚厚的雪。除了马路上被车轮惊扰的痕迹,到处都是很纯粹洁净的白。雪使一切复杂的物象统一在单纯的白色里了。“好看吗?”我靠在轮椅旁,指给母亲看繁花一样漫天飞扬的雪。母亲没有回答。她睡着了。她的头低垂到胸前,裹在厚厚的红色毛毯里,看起来像沉浸在童年的梦里。没有什么能吵醒她,没有什么能惊扰她。她好像一心在听自己故乡落雪的声音。“啊”母亲在睡梦中长长地叹了一声。她的额头、眉眼四周、嘴角、两颊、下巴、颈项各处都是皱纹,像雪地上的辙痕,一道一道,一条一条。大雪持续了一整天。地上的雪堆得有半尺高了。小树丛的顶端也顶着一堆雪,像蘑菇的帽子。入夜以后,雪还在落,我扶母亲上床睡了。临睡前她叮咛我:“床头留一盏灯,不要关。”我独自靠在窗边看雪。客厅的灯都熄了,只有母亲卧室床头那一点幽微遥远的光,反映在玻璃上。室外因此显得很亮,白花花、澄净的雪,好像明亮的月光。没有想到下雪的夜晚户外是这么明亮,看起来像宋人画的雪景。宋人画雪不常用锌白、铅粉这些颜料,只是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渲染,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白,到了是空白。白,就仿佛不再是色彩,不再是实体的存在。白,变成了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生命终极的领悟。唐人张若虚,看江水,看月光,看空中飞霜飘落,看沙渚上的鸥鸟,看到最后,都只是白,都只是空白。他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白,是看不见的,只能是一种领悟。远处街角有一盏路灯,照着雪花飞扬,像舞台上特别打的灯光。远远听到母亲熟睡时缓慢悠长的鼻息,像一片一片雪花,轻轻沉落到地上。(1)文中作者围绕“雪”,回忆了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阅读第段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括号里的任务。 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赏析该句中“落花”一词的妙处)(3)第段写母亲对雪“没有很好的评价”,与后文母亲在病中也要去看雪似乎矛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观点和理由。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我”多次欲看雪而不得与母亲对雪的不甚满意的评价,欲扬先抑,使后文大雪降临、母亲看雪的情节更加真挚可感,令人印象深刻。B . 文章写母子之间的交流,虽只有寥寥数笔,却通过细腻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深沉而又含蓄的亲情。C . “像蘑菇的帽子”从积雪的厚度写出雪势之大,既形象地写出树顶积雪的形态,又暗合上文关于“童年的梦”的比喻,温馨可爱,富有童趣。D . 引用唐人张若虚的诗句,深化了关于“白”与“空白”的思考对人生的真谛只能用心领悟;既升华了主旨,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采。E . 本文写雪,由飘雪写到积雪,再写到夜晚户外的雪光,层层深入,由此自然而然转向对光阴易逝的领悟,即是对自然的描摹,也是对生命的礼赞。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尝射于家圃_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自钱孔入_康肃笑而遣之_(2)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尔安敢轻吾射!(3)本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_的故事,说明了_的道理。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一下陈尧咨的性格特征。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两首诗都借用“黄金台”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燕昭王(唐)陈子昂南登碣石馆 , 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 , 驱马复归来。【注】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以亲师事之。已矣:结束了。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请以“往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1、3-2、3-3、3-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1、4-2、4-3、4-4、4-5、4-6、4-7、4-8、四、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44分)5-1、5-2、5-3、5-4、6-1、6-2、7-1、7-2、7-3、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1、8-2、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9-1、9-2、9-3、9-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1、10-2、10-3、10-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