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112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弱冠、束发、而立、花甲、知命、古稀等;对官职的升迁也有特定称谓,“谪”“左迁”“放”属于降低官职。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D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2. (11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网络上,常有人把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串烧起来,乍读起来似乎也无违和感,你了解这些古诗词的前世今生吗?请为每一分句还原原诗中相连的诗句。 提携玉龙为君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原句: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原句: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问君能有几多愁?山雨欲来风满楼。原句: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句: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2)杜牧在赤壁中的诗句“_,_。”从独特视角告诉我们机遇造就历史。对于朝气蓬勃的我们来说,诗书趁年华就是抓住机遇,即使遭遇挫折,也一定要始终坚信:“_,_。”(请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作答) (3)古诗文中有情怀下列诗句与岳阳楼记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 ) A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B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D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他遇到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休(q),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磅(b)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也许有一天,他会再从海上篷篷的雨点中升起,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生命就是这样,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搁浅。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b_休_磅_屏息(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正确写法是_。 (3)文中“底蕴”一词的意思是_。 (4)划线句有标点错误,应将_。(修改意见)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感官)描写夜雪的?请作具体分析。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5. (13分)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划线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_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陶后鲜有闻_宜乎众矣_(2)“花之隐逸者也”一句中“之”与下列哪项中划线的“之”意义相同( ) A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C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 . 孔子云:何陋之有?(3)认真理解第二段文字,指出下面水陆草木之花比拟的对象。 菊:_;牡丹:_;莲:_。(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方面写“莲”的高洁。B . 濯清涟而不妖从生活条件方面写“莲”的美丽。C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体态方面写“莲”的正直。D .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风度方面写“莲”的清高。(5)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6. (22分)阅读半碗月亮,完成问题。我去参观画展,在一幅画前驻足,仰头久久凝望淡墨勾染出的矮墙,院内繁花似锦,墙外一条弯曲的土路伸向远方,一轮清亮的圆月斜挂天上。这是一轮乡下的月亮,细看果然题名:乡间月色。这幅画将我的记忆带回遥远的童年,那样明晃晃、清亮亮的月亮是来自乡村的。有月亮的晚上,乡下是不用点灯的。在田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踏着月光归来,烧火做饭,而后端起碗聚在路边树下。在月光的映衬下,每张清秀的、粗粝的、沧桑的、褶皱的年轻或年老的脸上都泛着光亮,吃着聊着,扯谈着田间的活计。一群孩子在月光下疯跑玩耍,我很少参与其中,尤其金枝、银枝两姐妹在时。我那时六岁,性格内向孤僻,经常或倚或坐在矮墙上,一个人看月亮,等着妈妈。我觉得他们是一伙的,我跟月亮是一伙的,要不怎么我笑它也笑。一缕缕饭香钻入鼻中,我不停地朝路上张望。待到母亲披着银白色的月光,扛着锄头缓步走来,我便跳下墙飞奔上前。那年初春,我患了病,咳嗽得很厉害。母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十几里外的乡医院看病。药吃了不少,病却不见好转。那天母亲又带我去乡里看病,回来天色已晚,一轮皎洁温润的圆月斜挂天上。站到院墙外,我捂着心口剧烈地咳嗽着。柴门突然开了,门里站着位身穿军装的清瘦男人,是父亲。他挟带着海风的气息风尘仆仆地归来探亲,却不见我们,听邻居说母亲带我看病去了,就下厨把饭做好,等候我们回来。母亲惊喜又慌张,目光温柔而甜蜜地缠绕在父亲身上,看他进灶间把汤盛好,端到院中石桌上。我冷冷地看着父亲,心里说不出是怨是恼。他常年不在家,把地里的活撂给母亲,偶尔回来住几天又走了。我恨隔壁家的金枝、银枝,她们的眼睛很大,可心是盲的,脑袋里装满了恶作剧,不时爆出一串嘲笑,但我羡慕她们有个壮如黑塔般强悍的爹,俩人经常骄傲地跟随其后。碗里装大半碗粥,稀得照见人影,我心里更觉委屈,干脆坐着不动。父亲轻叹一声,愧疚地垂下头。旋即,他兴奋地说道:“快看,碗里有什么?”我低头看,什么也没发现。“碗里有个月亮。”父亲又说。可不是吗?碗里有一个白胖的月亮,连母亲也看呆了,分外惊喜,说:“像个剥皮的鸡蛋。”为了给我治病,母亲卖掉了家中攒了半年的鸡蛋。我心情好起来,捧起碗小口地抿着,直到把碗底舔得一干二净。饭后,父亲端出碗水煮大蒜,笑着说:“里面放了冰糖,能治咳嗽的,就着月亮喝下去吧。”那时冰糖稀缺,市面上买不到,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那夜我睡得酣甜,仿佛肚子里真的卧了个月亮。随后的几天晚上,我喝着稀粥外加冰糖水,父亲陪我一起赏月,看碗中的月亮碎了又圆。一周后,他匆匆返回时,我的咳嗽竟完全好了。在静寂的夜里,我又梦见小山村,碗中的月亮轻轻地晃荡着,洒落一枕思念。朦胧间月亮从碗中升起来,变得又大又亮悬在空中,使我放下纠结与挂碍,心中一片空明清澈。(1)那幅乡间月色使我回忆起遥远童年里皎洁月光下的哪些事。(2)结合语境,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我觉得他们是一伙的,我跟月亮是一伙的,要不怎么我笑它也笑。一轮皎洁温润的圆月斜挂天上。(3)第段为什么插写了我对金枝、银枝的羡慕?(4)结合文章,说说文题半碗月亮中的“月亮”指的是什么?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拜见母亲大人七堇年拜见母亲大人是需要谨慎的扎起马尾,露出额头她喜欢看我一直保持着十几年前的中学生模样,不管我现在已经多少岁。挑选一件十分显胖的衣服她永远嫌我瘦,每次见到我便立刻皱着眉头打量,鉴定结果是我又瘦了,然后她开始问:“是不是又过得不好了,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衣服不仅要显胖,还一定要是亮色,不能穿深色她永远嫌弃我黑色衣服太多,用她的话来说,“别一天到晚穿得黑黢黢的”。白色也不太好,她会说,“白色不经脏的,怎么洗谁给你洗的啊,看这都发暗了”。所以要选红色,红色经脏,又显得面色红润,气色好。一定要化妆,但又必须是裸妆那类,气色鲜润就好,千万不能妆太浓。但不化妆的话,显得不够精神,她又会说,“怎么都不收拾一下自己”。总之,我会把自己收拾成穿着少女时代的红毛衣、扎马尾,学生味儿十足的样子。这样我就不会露出任何一点破绽,让她忧心忡忡地打开话题:“你是不是过得不好”。时间差不多了,掐着表,准时去接母亲。把车靠边,远远地,看见她站在人群的边缘。她穿着那一件我很熟悉的旧风衣,一双不相配但便干走路的体闲鞋,背着我当年上学用过的那个阿迪迭斯的双肩包,包的侧面很实用地装着一只水壶。把母亲接到,她像个孩子一样,乖乖上车,坐后排座位。因为她是典型的“副驾驶控制狂”,一旦她坐我旁边,就会保持高度紧张,大声指挥我怎么开车,碰到路边闪出一辆电动车,她会尖叫,把我吓一跳;不然就是高声指挥我:“按喇叭!”“打灯!”“啊!小心那个人!”我快崩溃了,我都有8年驾龄了,视力52,早就是老油条司机了,而她视力明明很差,开车更是彻头彻尾的菜鸟,每次还要这么指挥我。每当这时候,我恨不得分给她一个喇叭捏在手里,任她自己随便按。但有一次,我与母亲一起,坐上了一位阿姨的车。我很紧张,因为阿姨的车开得实在太菜鸟了。奇怪的是,母亲在副驾驶座一路安安静静地坐着,什么都没说,更没有指挥人家,偶尔很轻松地和“菜鸟阿姨”聊个天。下车后我问母亲:“为什么你不指挥别人开车,只指挥我开车?”“别人我不管,你是我女儿啊。”她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后来,我都让母亲坐后排。这样对大家都好。接到母亲,带她去了餐厅。坐下来点菜。我点了她喜欢吃的清淡的菜,然后点了一个豆腐青菜汤,叫“一清二白”。点完菜,服务生向我们重复一遍菜名,报完最后一个“一清二白”,我点头确认,示意可以了。服务生走后,母亲欲说还休,最后非常不安地问我:“一千二百这顿饭就要一千二百啊!”我哭笑不得地看着她,窗外的阳光,把母亲零星的白发,一根一根地扯了出来。母亲看上去比较年轻,所以我一直没发现她的衰老我一直认为她还年轻着,永远不会老。就像她以为,我一直还是那个中学生的样子,停在那几年,永远不会长大。但时间容不得我们的幻觉。她现在老了,渐渐变成了我的孩子。现在,我要像一个母亲照顾孩子那样,给她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少年时与母亲的种种怨怼,已经渐渐释然。那会儿叛逆时,动辄会想:“我要是当妈,我才不会”现在才知道,做一个好母亲实在太难,她已经尽力了。如今,轮到我,其实我也只能说,我尽力。(读者2015年第21期)(1)第三段中两个划线的“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第七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第十五段划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窗外的阳光,把母亲零星的白发,一根一根地扯了出来。(4)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将与母亲相见称为“拜见”,是母女关系显得遥远而生硬,属于用词不当。B . “我”在于母亲见面前精心打扮,是因为想让母亲见到自己能够放心,也符合其自身的审美标准。C . 加入一位开车很“菜鸟”的阿姨的情节,是用对比的手法凸显出母亲对“我”的深切关心。D . 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做一个好母亲实在太难,她已经尽力了”这句话表明“我”虽然深爱母亲,但内心对她还是有着许多不满。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 (12分)阅读课文,完成小题。 (1)下列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B . 画中巍峨的城楼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C . 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D . 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2)赏析下列句子。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里送炭的毛驴驼队。八、 名著阅读 (共3题;共16分)9. (6分)本文选自_。这是一部_体_篇_小说,共_回。作者是_,字_,安徽全椒县人,_代小说家。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_的高峰,主要描写_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_的腐朽以及_的丑恶灵魂。 10. (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招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除,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请简要回答唐僧因何事要贬孙行者。11. (5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一: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应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地祝福儿童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文章。要求:(1)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2-1、2-2、2-3、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1、3-2、3-3、3-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1、4-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5-1、5-2、5-3、5-4、5-5、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6-1、6-2、6-3、6-4、7-1、7-2、7-3、7-4、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1、8-2、八、 名著阅读 (共3题;共16分)9-1、1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