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110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滞碍(zh ) 抽噎(y) 拮据(j) 层累(li)B . 扶掖( y ) 亵渎(xi) 脚踝(hui) 相契(qi)C . 佝偻(gu) 骈进(pin) 煞白sh 别墅(sh)D . 恣睢(su) 睿智(ru) 咀嚼(jio) 庸碌(yng)2.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绯红一片百媚生,娇艳欲滴人心馋”的反季节草莓确实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然而那些形状很大又或者出现畸形的草莓,明显使用了大量激素。这种不顾及食品安全问题、蒙昧无知的做法,令广大消费者深恶痛绝。A . fi q mi wB . fi q wi C . fi j wi D . fi j mi w3. (2分)(2013益阳)结合语境,下列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 , 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B . 文学艺术家应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创作的作品应该接地气。C . 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D .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校安工程的实施,使我校的校园环境面貌一新。B . 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较好,这次班级的语文平均分更是达到了120多分以上。C . 广州恒大获得亚俱杯冠军,对于广大中国足球迷非常激动、非常兴奋。D . 与“嫦娥三号”伴行的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不仅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昭示了我国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的理念。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把下面材料概括成一句新闻。(不超过20字)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 (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2)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角度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2015山东聊城)按要求填空。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问渠那得清如许?_。(朱熹观书有感)江山代有才人出,_ 。(赵翼论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孟子告子上)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吟咏出“_,_”表达了美好祝愿,成就了千古传唱的名句。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璋书中“_ ,_”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会当凌绝顶,_ ”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_,波撼岳阳城”的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大漠孤烟直,_ ”的雄浑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_ ,_ 。五、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8. (5分)综合性学习:汉字文化 (1)【材料一】某校开展“汉字造型秀”活动,有同学设计出下列图形。雨 (图片) 鱼(图片) 果(图片)(甲) (乙) (丙)选择其中一图,谈谈其在设计上的创意。(2)【材料二】某机构通过对1100名网友调查,排名前十名的最有价值汉字统计如下表名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文字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清票数8359789773857267722064397151525643024006探究并归纳出这些汉字能够入选最有价值汉字的原因。(3)【材料三】现在汉字听写大赛越来越难,字也越来越偏。这些电视节目因为有商业化的倾向,它要收视率、要比赛,就不再考虑节目的教育功能。要参加这个节目的参赛选手是初中的孩子,他们在学校有学习任务,考的字越来越难,这就必然让少数参赛的学生去背字典,成为比赛明星。而多数的学生更加认为汉字太难、不可企及。(摘自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答记者问)请根据材料三,为某校将举行的汉字听写比赛,提一条活动建议。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节选自世说新语)【注】眠觉:一觉醒来。皎然:明亮洁白的样子。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造门:到了门口。造:到(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王子猷居山阴_夜大雪_经宿方至_兴尽而反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便夜乘小船就之A . 至之市B . 吾欲辱之C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即 便 夜 乘 小 船 就 之(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张岱湖心亭看雪)(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王子猷什么样的个性?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意为“飘飞的蓬草”,在这里如何理解? (2)请找出本诗中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1.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梧桐树丰子恺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1)本文思路清晰,哲理丰富,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名作。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2)文章的第两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4)文章第段写“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结尾“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这句话的理解。 12. (10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做父亲丰子恺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指向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有删改)(1)理解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这句话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作者在第14段描写春景有什么用意? (3)文章主要写孩子们想要小鸡,却没有买成小鸡,为什么作者以“做父亲”为题? 九、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3. (50分)写作。题目:对微笑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1、6-2、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7-1、五、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8-1、8-2、8-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1、9-2、9-3、9-4、9-5、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1、10-2、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九、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