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_孟子_三章》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067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_孟子_三章》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_孟子_三章》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_孟子_三章》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三章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11题;共27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襁褓(qin bo) 静谧(m) 胆怯(qu) 心无旁骛(w)B . 恣(z)睢(su) 解剖(pu) 拮据(j) 忍俊不禁(jn)C . 褴褛(ln l) 计较(jio) 阴晦(hu) 锲而不舍(qi)D . 尴尬(n ) 倾斜(qn) 干涸(h) 前仆后继(p)2. (2分)下列古诗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 . 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B . 天下苦秦久矣。C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3. (2分)下列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大亡其财 亡而入胡B . 然数年恒不一见 见宫殿数十所C .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D . 昂首观之。 作青云白鹤观。4. (2分)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少时,一狼径去 ,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A . 一狼径去 去:离开B .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C . 意暇甚 意:心情D .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5. (2分)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王加惠(给予恩惠)。B . 遂用猖蹶(凶狠而放肆)C . 长跪而谢之(道歉)。D .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6. (2分)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B .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C . “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D . 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的音。7. (2分)文章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A . 智叟和愚公之妻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B . 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看到了自然的不变和人的无穷无尽,正确地看待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C . 智叟之所以对愚公移山采取讥讽的态度,是因为他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D .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8. (2分)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 饱含深情的歌唱、热烈奔放的舞蹈、如梦似幻的空中特技等精彩纷呈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B . 我不知道这条路我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C . 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档真人秀节目,自2010年7月25日开始,每周日晚在东方卫视播出,该节目旨在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D .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9. (2分)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舜发于畎亩之中B . 行拂乱其所为C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 . 然后/能自强也10.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 . B . C . D . 11. (7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和_。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12. (12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曾子妻之市 之:往B . 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C . 妻适市反 适:往D . 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3. (11分)文言文阅读【甲】朱买臣(节选)【东汉】班固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因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共夫钱,令葬。节选自汉书朱买臣【乙】越妇言【唐罗隐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减(1)用原文填空。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_”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_”,而朱妻认为是“_”。(2)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释?( ) A . 好读书B . 不治产业C . 求去D . 妻自经死(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与买臣过苦日子_改嫁他人_上吊自杀(4)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 14.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穿井得一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及其家穿井_有闻而传之者曰_丁氏对曰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B .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C . 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D . 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11题;共27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12-1、12-2、13-1、13-2、13-3、13-4、14-1、14-2、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