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057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滑稽/稽首 酬和/随声附和 呼吁/长吁短叹B . 绯闻/菲薄 蓬蒿/病入膏肓 憔悴/猝不及防C . 执拗/拗口 炮火/如法炮制 酷肖/不肖子孙D . 嬉戏/熹微 硌牙/恪尽职守 叱咄/相形见绌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 , 他的功劳不能忘记。B .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 . 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D .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尓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将“可以提升自我”和“能够增长知识”互换位置)B . 通过后天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艰苦训练和磨砺,使浙江卫视最强大脑节目的某些选手的记忆技能发生了改变。(去掉“使”)C . 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D . 广州是个国际化都市,请市民自觉保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把“保持”改成“维护”)4.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绿是生命的颜色。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A . B . C . D . 5. (2分)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夜雨剪春韭。”是杜甫的诗句,清新极了。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B . 千百双眼睛在随着姚明的高大声影移动。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眼睛随着移动”。C . 仙露琼浆 不二法门 众妙必备 力争上游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解说:这句话包含了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四种修辞手法。二、 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默写万籁此俱寂,_。(题破山寺后院)_ , 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半匹红绡一丈绫,_。(卖炭翁)_ ,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桃花源记)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65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注】: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或: 食: 策: 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骈死于槽枥之间。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3)读甲文,说说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4)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看的?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学会拒绝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清代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例。和珅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来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文章第段引用和珅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3)“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4)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9. (25分) 淡竹苏沧桑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一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蓝。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 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1)第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2)文中竹“直”“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第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4)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5)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0. (4分)古今中外不少名篇佳作中都有类似的情节: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感激唐僧的释放之恩,不畏艰险保护他去西天取经;水浒传中,武松为了答谢施恩的照顾之恩,_(情节),帮他夺回“快活林”;三国演义中,_(人名)为了回报曹操的知遇之恩,华容道义释曹操,放他一条生路;鲁滨孙漂流记中_(人名)为了感念鲁滨孙的救命之恩,和他在荒岛上相依为命,忠诚陪伴从以上这些典型形象的相同表现中,我们可以获得_的启示。 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 当我们记起某种感情时,回忆的筛子就在意识的深海里打捞起一缕一缕目光,于是我们忆起了目光后面的某一双眼睛,温柔的、潮湿的,或热烈的。当我们记起某些往事时,未必能摸索到具体的场景和情节,事件已经淡成云雾,但是,隐约在事件上空的那些目光,往往如同闪电,已经扎根在过去的夜幕上。当我们记起某个思想时,总是在一个眨眼的瞬间。一眨眼,突然眼前亮了起来,心中的某个角落亮了,精神的某个房间亮了,于是我们重新进入这个思想,并被这个思想照亮。我们的一生,积攒了一些目光,温暖着、影响着、改变着我们请把“的目光”一题补充完整后,按要求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芦苇与橡树芦苇与橡树为他们的耐力、力量和冷静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认输。橡树指责芦苇说他没有力量,无论哪方的风都能轻易地把它吹倒,芦苇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一阵猛烈的强风吹了过来,芦苇弯下腰,顺风仰倒,幸免于连根拔起。而橡树却硬迎着风,尽力抵抗,结果被连根拔掉了。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默写 (共1题;共5分)6-1、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65分)7-1、7-2、7-3、7-4、8-1、8-2、8-3、8-4、9-1、9-2、9-3、9-4、9-5、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0-1、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