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056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 (1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购买,班主任老师担心学生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对学生们说:A . “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B . “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C . “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吃,你们记不住吗?”D . “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2. (1分)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 .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C .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D . 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3.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树们看着世事变迁,却不曾暗淡自己的心情,她们如若是女子,也定是出(y)泥而不染的莲花女子!没有青色或白色的树皮,直接就是赤裸裸的树身,且是爆裂到狰狞恐怖的树身,似乎每一道裂痕里都在诉说着存活的不易,似乎每一道裂痕里都流(tng)着沉重的往事。然而观其树冠,旧绿新绿,都骄傲地_着,每一片叶子都是绚丽成花的精灵。(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tng_泥流_(2)划线字“裸”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huiB . lu(3)文中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个词是( ) A . 动摇B . 摇曳三、 名著阅读 (共3题;共3分)4. (1分)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_。(诗经蒹葭) (2)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4)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 (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6)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来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_,_。 5. (1分)名著阅读积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前苏联作家_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以主人公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精神,_的信念,_的意志。6. (1分)名著阅读。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1)上段文字出自名著 , 作者是国的。(2)小说主人公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请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5分)7. (1分)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佳木秀而繁阴_前人之述备矣_玉盘珍羞直万钱_8. (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节选自苏轼日喻)【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徐以杓酌油沥之_ 康肃笑而遣之_未有不溺者_ 见舟而畏之_(2)翻译下面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9. (4分)(2015孝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优人一等的心朱成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彼时彼境,古人何以能写出如此走心的句子?因为他们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今时今境,优人一等的心,是什么样子?我家门前有一个剧院,常常会有一些“二人转”的演出。那欢快的曲调儿常常在傍晚时分响起,整个上半夜的时光就都跟着颠跟着颤了。那里的门票分三个等级,最低也要三十元一张。但这丝毫没有阻碍来看“二人转”的人们,剧院里常常是人满为患。邻居张大爷是个“二人转”迷,一辈子就好这一口儿,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根本没有闲钱让他去剧院里过瘾。这位爷自有他的高招,傍晚时分背着自家的藤椅,往剧院门口的大喇叭旁一放,美美地躺进去,翘起腿,眯缝着眼,摇着扇子,在暖暖的风里摇头晃脑地听起来,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脸上的皱纹也开成了花,那叫一个美啊!剧院的人精明得很,并没有驱逐他,因为他那无比享受的样子,也算是给剧院做了免费的活广告。两下成全,相安无事,乐得其所。时间长了,张大爷便成了剧院的门前一景。那轻轻摇着的扇子,定是在他的心间扇出了最惬意的风。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剧作家沙叶新曾经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笔名“少十斤”,不细心的人不明就里,仔细看,原来是他将自己的名字劈成两半。沙叶新自己开玩笑说:“将沙叶新砍去一半,也不过少十斤,可见沙叶新无足轻重,一共才二十斤。”谁不想在世人心里“千斤”“万斤”?他却主动瘦身。胃癌手术后,有记者采访他,他照例幽默不断:“因为癌症,我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这是一颗多么豁达而轻松的灵魂。把自己看得很轻,人才会松快。沙叶新是出了名的“犟脾气”,向来都是不媚时、不曲迎、不阿世。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回避危险。有人评价沙叶新,说他是“不为权力写作的老戏骨”,他也确实是个秉承文人风骨的人,不做权力的吹鼓手,坚持自我思考、独立书写,绝不出卖灵魂。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妻子喜欢捡垃圾,每次一家人出去吃饭回来,她那挺贵重的皮包里便都装着捡来的矿泉水瓶子,我觉得丢人。更让我不能理解和讨厌的是,孩子竟然也学她捡垃圾,楼下谁家丢的衣物也都捡回来。妻子把破烂的缝补了,脏的洗了。导致阳台上总是堆得满满的,像个垃圾场。我觉得妻子带坏了孩子,让孩子小家子气,短了贵族气质,为此不止一次地和她争吵。后来我才知道,妻子每次卖了旧物都会带孩子去看一个没钱读书的孩子,这是妻子和女儿一起在帮助的孤儿。我无比惭愧,妻子这样是带坏孩子吗?她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心,一点一点更靠近阳光。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毕淑敏说,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优人一等的心,不是你有多富贵,不是你有多霸气,而是照比那些庸常,多了一份优雅;照比那些喧躁,多了一份从容;照比那些冷漠,多了一份慈悲。(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1)本文中,作者认为“优人一等的心”就是_的心、_的心、_的心。(2)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方框中填写恰当的内容。(3)结合上下文,按要求答题。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理解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赏析句子)(4)有读者提出“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显得重复啰嗦,建议删去两处。你认为该不该删?请简述理由。(5)本文开头三段引用的三处诗文,都出自初中教材。请从中任选一处,结合你所了解的作者事例,简要谈谈为什么说这位作者“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10. (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刷鞋匠的绝招曾颖公共汽车的门开了,一大群赶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投币声和刷卡声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人机械地重复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或投币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小个子的乡下人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一眼司机,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只盯着刷鞋匠。刷鞋匠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是纸币!”“哼,纸币,这些乡下人”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你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司机出乎预料的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来准备认真地和刷鞋匠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 坐车可以不给钱?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你们不成?刷鞋匠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匠,刷鞋匠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刷鞋匠两眼血红地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很快,接到报警的110来了,警察对刷鞋匠说:就算你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刷鞋匠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急着上班的人都坐别的车去了,只剩下几个不太急的人在车上看热闹。我也在车上,我要看看这件事的最后结果。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司机说,钱箱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能打开。警察给公司打了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一个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刷鞋匠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了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宣布你是投了币的。刷鞋匠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哽咽。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匠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匠说,如果你遭怀疑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你这可是毁损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刷鞋匠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1)“刷鞋匠的绝招”的“绝”在哪里?(2)划线句中的“哽咽”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3)文中“刷鞋匠”是哪一群体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目的是什么?(4)有人认为刷鞋匠坚持验票的行为太过偏执,是矛盾的制造者。请你结合其遭遇反驳这种观点。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 (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折戟:折断了的戟。戟,古代兵器。B . 铁未销:铁还没有完全烂掉。销,销蚀。C . 将:将要。D . 铜雀:台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曹操所建,供歌舞宴游的场所。楼顶立有高丈五的铜雀,故名。(2)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牧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有感于三国时英雄之成败而写下的。B .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C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为人们所传诵,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锁住东吴二乔了。D . 诗歌运用以大见小的表现手法,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七、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孟子在本文中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差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用200字左右发表你的看法。 例文:我赞成教育部的做法。因为现代中学生年龄轻、力气小、见识少,而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要珍爱仅有的一次生命,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风义勇为时,在遇到暴力事件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时,尽量避免对自己产生致命的威胁!否则,对自己和家人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3. (1分)任选一题作文:(1)半命题作文:爱在_请补充完整标题(如在横线上可填上“那杯牛奶里”、“春光烂漫时”等)。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2)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让我们难以忘怀,请以“这样的画面,让我刻骨铭心”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1、2-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3-1、3-2、3-3、三、 名著阅读 (共3题;共3分)4-1、4-2、4-3、4-4、4-5、4-6、4-7、4-8、5-1、6-1、6-2、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5分)7-1、8-1、8-2、8-3、8-4、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1、11-2、七、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2-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