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874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是继唐传奇小说之后,中国文言小说的又一高峰。课文狼就选自其中。B . 与人交往中使用敬辞或谦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用 “尊君”“令堂”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慈”称自己的父亲。C .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等。D .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诗。前者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后者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精神抖擞的我们m浴着明媚的阳光,向风景秀美的九峰山进发。一路上,绿草如荫,花朵骄媚。嘹亮的歌声打破静m的森林飞上云宵。(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标准、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抖擞嘹亮(3)根据拼音写汉字。 mm_浴静_(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改为_;_改为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其一)】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 (6)“奉献”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甘于奉献”之情的连续的两句: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4. (10分)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和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与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里写:“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它是那么自由。”那个时候,萧红身在日本,正试图用出走来逃离与萧军的情感困局,同时也想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写作空间。漂泊了那么久,她将写作奉为宗教,在导师鲁迅的提携下自由地创作,终于可以停下来感叹一句:“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仅仅是在笼子里的平安,她也是又爱又怕的。写信的一个月前,鲁迅逝世了,震惊和悲恸过后,萧红好像隐隐找到了一种悲痛化出来的力量,这是她微小的坚强。事实上,这平安确实是短暂的,不久后,萧红就不得不提前回国,踏上了更加颠沛流离的悲剧之路。如今去回望萧红对“黄金时代”的感叹,实在是饱含凄凉的。文学与人生,是萧红的两条交叉线。这两重世界曾经合二为一,但最终渐行渐远、无法弥合:她在文学中找到了个人价值和心灵自由,像“大鹏金翅鸟一样飞翔”,而在人生际遇上则颠沛流离,终于“跌入奴隶的死所”。在她身后,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有着女性和穷人双重视角的女作家,萧红是游离于主流文学而被长期忽略的。而作为一个女人,她与不同男人之间漂泊的感情经历为人长久窥视。漂泊将近百年过后,萧红才在中国文学史上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除了她小说般戏剧性的爱情,还不可忽视她深处的大时代背景。动荡的时代,匮乏的物质反而造就了那个时代精神的亢奋和对信仰的执着,也造就了一个群体性文学上的 “黄金时代”,而萧红作为其中一个女性个体,她追求的是不同寻常的道路。萧红的一生都在漂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如果从她1933年逃婚出走故乡呼兰算起,到她1942年客死香港为止,短短几年间,她的轨迹遍布各地,从北国到粤港,从西北到日本。她原本可以停下来,但她依然选择了漂泊。我们辗转走访这些站点,不禁感佩萧红在短短几年的颠沛流离中的高产,她留下1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两部诗性悲剧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一部讽刺喜剧马伯乐,这在和平年代尚且不易,何况是战乱年代了。萧红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死于抗战烽火中的1942年,正值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放在大时代背景下去观察萧红,她在当时的女性群体,甚至是女作家群体中也是触目的。作为女性,萧红自己也说:“这是一个盛产娜拉的时代。”在“五四”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也因此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自由风格。如果说一开始的娜拉式的逃婚离家还是被动的,后来离开萧军、选择端木蕻良并与之南下香港,更是在爱情和民族双重危机下的主动选择。她的漂泊似乎也从被动的行为转为一种主动的习惯。尤其在当时主流文化阵营纷纷奔赴延安的时代洪流中,萧红公开提出“作家不属于某个阶级,作家是属于人类的”,她选择了自由写作,家国想象中的“左翼女作家”标签因此对她并不适宜。萧红研究开创者、汉学家葛浩文评价:“萧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并不是一种理想化的、充满爱国热情的浪漫的战争图景,而是它对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人们身上产生的孤独的、极端的个人化的影响。从此萧红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学视野之外。”萧红曾对好友聂绀弩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要掉下来。”现实中,她的确为这份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再选择,在兵荒马乱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至今仍备受争议,这怎么是黄金时代呢?许鞍华在电影黄金时代里借萧红之口回答:“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这样来看,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相关链接】萧红和萧军虽然都被列为左翼作家,但实际上至少萧红没有那种明显的红色热情,且对政治十分冷漠。后来舒群曾劝她去延安,被她拒绝了,唯一的理由是她害怕再过斗争的生活,她需要安慰,需要家庭,需要温暖,她不知道往哪一个方向找,最后她找到了端木蕻良。她一旦告别了斗争,就告别了那个时代,因此她的黄金时代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摘自李菁萧红:逃不出的命运)“百度百科”相关注释: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去世于香港。(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身在日本的萧红因为摆脱了和萧军之间的感情纠葛得以平静地投入自由的创作空间中,所以她深感这是她的黄金时代。B . 鲁迅的逝世让萧红很悲伤,但也带给她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她选择离开日本回国,再次踏上漂泊流离的道路。C . 萧红在生活和创作上的际遇有过交集但又不同,她在创作上找到了个人价值和精神自由,迎来巨大的丰收,但在生活中饱受磨难,付出了巨大代价。D . 萧红的漂泊是自身的主动选择,她一直以自己的意志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获得精神的自由是她选择这种人生道路的思想根源。(2)文章两处划线句中的所说的萧红的“黄金时代”表现在哪里? (3)题目中的“漂泊”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文章第一段萧红说:“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它是那么自由。”接下来,第二段又说:“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救树毕淑敏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它为何如此羸弱?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杈,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蹿,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镲,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孪,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我答,你猜得不错。先生惊,目标何在?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先生正色道,砍树犯法。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先生道,树杈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茬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1)选文前三段,突出了杨树怎样的特点?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两段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突出它的特点。 (2)为了“救树”,“我”和先生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结果怎样?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4)文章结尾写道:“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联系全文,说说“我”和先生因为什么而惊叹。 (5)从“救树”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诗人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 ) A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B . 风吹草低见牛羊。C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有异曲同工之妙。“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极为相似。(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日: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徒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饨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逐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选自晋书皇甫谧)【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发紫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动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客臭,烨燃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故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卜:此指选择。(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或以为痴 或:_以著述为务 务:_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_腰白玉之环 腰: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无以慰我 不以千里称也B . 谧乃感激 久而乃和C . 带经而农 可计日而待也D . 始有高尚之志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修身驾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一个人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9.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lng gn):像珠子的美石。潆回:水流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夫:轿夫。(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节奏。(各划一处)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而 后 浣 花 有 专 名(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心乐之_不可久居_西折纤秀长曲_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甲文哪里出现的排比?在写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都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的有好多人都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后来,男孩又到宝石市场去卖那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份又涨了十倍。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请你围绕“珍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1、2-2、2-3、2-4、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3-6、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4-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1、5-2、5-3、5-4、6-1、6-2、6-3、6-4、6-5、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1、7-2、7-3、7-4、7-5、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1、8-2、8-3、8-4、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9-1、9-2、9-3、9-4、9-5、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