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810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B . “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C . 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D . 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2. (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B . 土地是我的母亲。C .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 . 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3. (2分)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是( )A .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B .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C .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D .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4. (2分)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 , 仰天长叹。B . 在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争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态 , 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C .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看到日出,如愿以偿。D .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 , 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B . 林妙可将来希望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小童星。C . 为了防止小沈阳演出期间不发生踩踏事故,主办方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D . 两岸实现大三通后,两岸关系一定会在交流、融合、创新过程中,再上一个新台阶。6. (2分)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B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C .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D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7. (2分)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是( )。A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比喻 )B .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反问 )C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对偶)D .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设问)8. (2分)读课文白杨礼赞,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作用是( )A . 用贵族化的楠木反衬白杨的平凡而伟大。B . 用平凡而伟大的白杨树反衬楠木贵族化的丑态。C . 抒发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的愤恨鄙弃之情。D . 抒发对楠木自居高贵的批判之情。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9. (3分)请模仿“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楚”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南京的秋天,_ , _ , _。三、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0. (7分)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学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了解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请参照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地名普查成果,可以促进地名规范,还可以用来编纂出版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综合类工具书,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等专科类工具书,导航产品,地名文化遗产宣传片等,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材料二:在湖北,有“荆州”“赤壁”“襄阳”这些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名;有“仙桃”“鹤峰”“云梦”这些画面感强、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还有“鹦鹉洲”“莫愁湖”“古琴台”这些充满诗意、令人神往的地名。其实,不少很美的地名是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美化而来,如“叫花子村”改名为“娇花村”。(1)请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归纳地名普查工作有哪几方面意义。(2)某同学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图表,猜想了几个地名的来历,介绍了地名中的文化知识。请认真阅读,继续猜想,将空处补充完整。地名来凤县中山市桃源县汉阳区得名分类因传说得名因A._得名因诗文得名因地理位置得名得名原因鄂西山区秀丽的风景引凤凰来朝,从此,这里人才辈出,美丽的传说诞生了一个梦幻般的县城名。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其名字还成为城市名称,使人永记于心。B._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北岸,故得名。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1. (20分)课内经典文段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殉深夜的味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谋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1)本段在列举东北景物时用了怎样写法?在文中有何作用?(2)本段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请找出来,体会其作用。(3)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举出一、二例来,说说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4)文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的了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12. (3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明天要封阳台我和儿子站在阳台上,从12层的高处眺望着沐浴在晚霞中的都市。闲放在阳台上的一只书架下面,忽然传出几声“咕、咕”的叫声,十岁的儿子弯下腰,稚嫩的脸颊立即灿若朝霞:“呀,鸽子!”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我们见到了它正在孵育的两只鸽蛋,看到了它翅膀上的一块血痕那分明是有人在它飞翔时用气枪打伤的。“爸爸,明天还封阳台吗?”儿子惊喜地望着鸽子,但语气中却充满了忧虑。仿佛突然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会因为我的“强权”瞬息即逝,使他来不及领略其中的瑰丽。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封了阳台,虽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这鸽子便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场所。我知道,无论孵化能否成功,鸽子迟早要飞走;但不知为什么,在内心深处却特别希望它能在我家的阳台上多逗留一些时日。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使我不由想起了冯至深情的诗句:“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它们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这故乡,该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归属吧?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怪圈,一个悖论:一方面,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同时,因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又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于是,人们在精神上便有了一种失落感。那一年,我去内蒙古草原参加一个笔会,当汽车进入茫茫草原的深处时,但见草原无际与长天相连,天地相接处,依稀传来牧羊人的歌声,一群群绵羊在蓝天下移动,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远离了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的我们,竟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声喊着:“我回来了!”仿佛我们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所在,而是游子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份情感真是说不清,道不明。随后便把耳朵贴近地面,仿佛在倾听着大地母亲的心音。诚然,我们不可能重新回到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中去,但是,我们能不能用心去贴近自然呢?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儿子拿来了一把布条,要帮鸽子做窝,又找来了水和玉米粒,用作鸽子的晚餐。儿子十岁了,在这座楼房中长大,原来楼前有一块草坪。可是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施工队,机器隆隆响了两天后,草坪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滑梯、跳跳床和电子游艺室。再也捉不到小虫的儿子,对眼前的这位“不速之客”似乎寄予了更多的关注与爱怜我忽然觉得,这只鸽子绝非偶尔落脚,它分明是大自然派来的一位使者,那“咕咕”的叫声,那带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们倾吐着什么吗?多少年了,我们太习惯去探寻大自然的意义,而往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其实,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龟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天空上,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节选自丛书第三册第174页)(1)用段中的内容回答,封不封阳台有什么关系?(2)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3)第段插叙了“去内蒙古草原参加一个笔会”的事,有何作用?(4)对文章最后一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点明主旨,与课文开头相呼应。B . 作者通过让鸽子落脚而不封阳台这件事,表现了自己对待人与自然的态度。C . 表明了作者今后再也不封阳台的决心。D . 阐述了明天不封阳台的几个理由。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9-1、三、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0-1、10-2、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