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705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B .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C . 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D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约五百年问的诗歌,共305篇。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_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ci_的各国议会联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xin_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一着惊海天)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_(Aqio Bqio)首而望、屏敛声的一刹那。(“飞天”凌空)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 (1分)古诗文积累。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孟子) (2)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_,_”两句写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_,_。 (5)古诗中的地名藏着文化的灵魂,请你在九下的古诗中任选两句含有这样意味的地名的诗句:_,_。 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5分)4. (10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人物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他思想深邃,主张和平,但受环境限制,对外界所知不多。B .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忠心耿耿,为了他人宁愿牺牲自己。C .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尽管年纪已老,但他在白楼镇酒馆中与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终还是赢了。D . 朝花夕拾的范爱农中,范爱农是个正直而倔强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的压制,在革命的过程中又倍受打击迫害,其不幸遭遇让人同情。(2)沟通无处不在,但分有效沟通与无效沟通。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的相关情节或片段,就沟通内容、方式与结果谈谈你的阅读收获。A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爱(简爱)B傅雷与傅聪(傅雷家书)C外祖父与外祖母(童年)D傩送与翠翠(边城)5. (5分)名著阅读。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早晨从一朵花开始孙道荣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一大早,我都是在鸟雀声中醒来的。在城市生活已久,除了公园之外,很少能够听到鸟声。是什么吸引了这些鸟雀,来到我的窗前?起床,好奇地来到阳台上。树冠和栅栏上,飞跃着一大群麻雀,还有几只画眉、燕雀,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跳着,闹着,围着一楼的院子,似乎在迫不及待地等待什么。低头,看见一楼的院子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在弯腰忙碌着。我认得她们,她们是楼下搬来不久的邻居,一家印度人,听说男主人就在附近的一家软件公司做工程师。正在忙碌的是母女。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还没有上学,英语很好。他们是我们这个小区惟一一个外国人家庭,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虽然就住在他们楼上,却还没有和他们打过什么交道。她们在作画。奇怪的是,并不是在纸上,而是直接在地面上;也不是用笔墨油彩,而是用一种粉末状的东西,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我好奇地注视着她们,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们在作画。妈妈先用灰色的粉末,勾出边线,女儿端着一个彩色的盒子,跟在后面,往线里面撒着彩色的粉末,一会儿,一片花瓣现出了它优美的形态,一片叶子,伸展出它的经脉。真的太美了。我不由啧啧赞叹。听到楼上的动静,母女两人都直起腰,抬头。言语不通,我冲她们竖起大拇指。“您好,先生,我们没打扰您吧?”没想到,女孩的妈妈竟然会讲普通话,而且说得很好。女人看出了我的惊讶,解释说,她大学学的专业就是汉语。我冲她们笑笑,你们的花,真美,谢谢!树枝上的鸟雀,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响应我似的。她们继续作画。早晨的空气,清新,凉爽,有隐隐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五片红色的花瓣,盛开,中间是黄色的花蕊。不认识。我问她们,这叫什么花?女人笑着说,木棉花,是我家乡最常见的一种花。犹豫了一下,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那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要在地面上作画,画花?女人直起腰,抬头看看西方,那是她家乡的方向吧。她说,这是她家乡的习俗,也是一种宗教仪式。她的家在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一个偏僻、贫瘠的小村庄,每天早晨,只要有女孩子的家庭,一大早女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家的门口,用彩色的粉末,作画,可以是一朵花,也可以是一棵树,还可以是一座房子。彩色的粉末画,是灰色村庄中惟一的亮色。女人指指手中的盘子说,这个盆子里的粉末,就是用稻米和小麦做的,需要什么颜色,加一点植物的颜料就可以了。女人说,在自己的家乡,直到今天,还很贫穷,粮食并不富余。那为什么还要用粮食的粉末来作画呢?女人指指站在树上的鸟雀说:“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包括天上的这些飞鸟。用粮食的粉末作画,既美化了自己的家,又可以让路过的鸟吃饱肚子。”我们的一天,就是从一朵花开始的。女人腼腆而自豪地说。我到中国已经六七年了,在几个城市生活过,这个习惯,也至今保存着。原来是这样。我由衷地向她们母女点头致谢。小女孩对着树上飞来飞去的小鸟,叽里咕噜说了些什么,然后,拉着母亲的手,往家里走。她是要把这朵花,这个院子,以及这个早晨,都让给那些迫不及待的鸟儿们吧。我也轻轻地从阳台退回房间。我看到众鸟扑楞楞飞进院子,我听见了它们欢快的歌唱,在这个无比清澈、无比美丽的早晨。(选自2011年7月3日杭州日报,有改动)(1)对“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这句话的朗读符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注:“”是停顿符号,“”是连接符号,“”是重读符号,“”是升调符号,“”是降调符号)A . 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B . 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C . 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D . 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2)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请你从小姑娘的一连串动作,揣摩小姑娘的心理活动。 (3)文章的最后一段能删去吗?为什么? (4)这对母女的行为看似奇怪,但她们却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与美,想一想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件,请你简述你经历的事件,并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7. (13分)现代文阅读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本文段选自课文_,作者是_。(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浇一定的量”,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3)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这个句子中的“不确定”是指什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喜雨(明)朱曜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眠。笑摘园蔬漉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雨夜(宋)项安世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注】牸(z):母牛。漉:滤。这两首写了“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交流。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9. (2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渔人甚异之_便要还家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麻枲之属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3)请赏析桃花源记中的划线句子。 (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 (5分)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准备一则宣传语。 朋友是一本书,总是在你困惑的时候揭示正确的答案。朋友是_。(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为配合此次活动,学校将于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家长会,你回家后该怎样说?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钱江晚报报道,62岁的潘夏皓,十多年前工厂倒闭后应聘做了衢州学院的门卫,因为偶然的机会,对蛋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学蛋雕,现在不仅成了衢州学院的蛋雕导师,而且还获得了衢州市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1999年出生的吴曼玉,是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保卫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对学习的渴望,学校特别允许她在工作之余,跟着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旁听大学课程,她重新开始享受学习的乐趣。这篇报道是否带给你学习或生活上的思考和感悟?你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1、3-2、3-3、3-4、3-5、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5分)4-1、4-2、5-1、5-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1、6-2、6-3、6-4、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9-1、9-2、9-3、9-4、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1、10-2、10-3、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