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592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酝酿(ning) 黄晕(yn) 发髻(j) 吝(lng)啬B . 静谧(m) 憔悴(chu) 尴(gn)尬 人迹罕(hn)至C . 菡萏(dn) 确凿(zo) 拗(o)过去 执拗(ni)D . 秕(b)谷 蝉蜕(tu) 贪婪(lun) 饥肠辘辘(l)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奥秘 美不胜收 花团紧簇 器宇轩昂B . 朝廷 琼楼玉宇 箪瓢屡空 油光可签C . 仓惶 笑容可掬 诚惶诚恐 张皇失措D . 陷阱 翻来覆去 正襟危坐 期期艾艾3. (2分)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_。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_。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_。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从他离开家乡去西部支教的那天起,就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那些渴求知识的孩子。B . 全国人民支援雅安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C .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何玥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D . 为了避免节假日不再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5. (12分)古诗文默写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 , _。(王维使至塞上)辛苦遭逢起一经,_。山河破碎风飘絮,_。(文天祥过零丁洋)_ , 甲光向日金鳞开。_ ,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诗圣”杜甫心系民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心中的“安居梦”:“_ , _。”范仲淹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与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不同,他在岳阳楼记中的“_ , _”两句是他一生的行为准则。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但是爱莲说赞誉那“_ , _”的君子,他们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 (7分)名著阅读。“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1)以上语段选自_,文中的“你”是_(填人名)。 (2)下图是九年级学生鸿雁对语段中的“我”所做的读书卡片,请你结合整部作品帮助他完成卡片。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7. (2分)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句。上句:回收废旧电池下句:_(2)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说:_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一天,住在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芳的姐姐说:“你家小芳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徐阿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 (24分)探茱萸之谜 寻民俗源流茱萸之谜余光中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又欲充夫佩帷。”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当时每逢重阳佳节,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作佩饰,算是辟邪消灾,应付桓景的传说吧。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更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然茱萸何以独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也未可知。曹植诗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也许正说中了此意。选自余光中散文精选 (1)为了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的谜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请简要概括。(答出两个方面即可)(2)文段为了说明茱萸辟邪除害的医学根据,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列举两种。(3)文段中划线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来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名称时间有关辟邪除害预防疾病的习俗(至少两种)相关传说相关古诗词句(文中列举的除外)端午节_挂艾叶、喝雄黄酒_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_汝南桓景登高避灾的传说_(5)积累链接:文中说“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请写出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菊的诗句。10.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乡间的荷塘钟文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我们用废纸叠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叠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叠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1)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_、_等游戏。 (2)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_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_,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_、_=_三幅荷塘美景图。 (3)第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 (4)第段写景详略得当,它重点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 (5)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后面小题。【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 . 今亡(逃跑)亦死无论(不论)魏晋B . 今或(有时)闻无罪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C .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便要(通“邀”,邀请)还家D . 楚人怜(爱戴)之此中人语(说)云(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陈胜、吴广乃谋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 . 扶苏以数谏故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C . 不足为外人道也士卒多为用者D . 吴广以为然父利其然也(3)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B . 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C . 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D . 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注释】柳宗元早年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这首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写作: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请将题目“给自己一个 ”(希望、微笑、机会)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字数在600字左右。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5-1、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1、6-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7-1、7-2、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1、答案:略9-2、答案:略9-3、答案:略9-4、答案:略9-5、答案:略10-1、10-2、10-3、10-4、10-5、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11-2、11-3、11-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