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589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掺(chn)杂 狡黠(xi) 憎(zng)恶 戛(ji)然而止B . 旌(jng)旗 雕镂(lu) 溯(s)流 摩肩接踵(zhng)C . 诓(kung)骗 羁绊(pn) 沉吟(yn) 血(xi)气方刚D . 颓(tu)唐 溺(n)爱 旭(x)日 殚(dn)精竭虑2.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_,我们的国家发生了_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_的奋斗史诗。A .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 感天动地B . 感天动地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C . 感天动地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D .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 感天动地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孔乙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B . 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战斗檄文和强烈呐喊。C . 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D . 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与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4. (2分)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B .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C .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D . 首领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5.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B .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 .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D .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出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第段,简要概括作者对“速成”的看法。 (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 7. (18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亲的、堂的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他确也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一本正经。他母亲常抱怨他父亲“憨”。也许钟书的“痴气”和他父亲的憨厚正是一脉相承的。钟书四岁由伯父教他识字。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务,钟书总跟着去。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到的小说:李元霸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的弯弯曲曲等等。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青龙偃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过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捶头子;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棒。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连阿拉伯数字1,2,3都不认识。钟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当了两个星期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却如释重负。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或许这也是钱家人说他“痴”的又一表现之一。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钟书寒假回家没严父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他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命钟书钟韩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一篇颇受夸赞,钟书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这顿打虽然没有起“豁然开通”的作用,却也激起发愤读书的志气。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钟书考入清华之前,已不再挨打而是父亲得意的儿子了。那时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极俗的书他也能看的哈哈大笑。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的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他看书常做些笔记。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除了下放期间,他只好“反刍”似的读读自己的笔记,和携带的字典。)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他手里。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我们俩日常相处,他常爱说些痴话,说些傻话,然后加上创造,加上联想,加上夸张,我常能从中体味到围城的笔法。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真事。可是他毕竟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也毕竟并不是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所以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肠荡气。(1)结合文本,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2)文章标题为写的钱钟书,但却从传主小时候写起,侧重写他的日常生活,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钱钟书博学多能,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本文却说他“痴气”旺盛。“痴气”旺盛的钱钟书为什么会成为大学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8. (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蹴尔而与之_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此之谓失其本心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下面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篇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B . 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的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生来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C . 贤者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不仅懂得“舍生取义”的思想,还能始终以这种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终有成就。D . 文中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把道理说得更加清楚,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9. (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可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坐久,闻鸡犬吠。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选自杨士奇游东山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_斗折蛇行 蛇:_是岁三月朔 是:_深处可浮小舟 浮: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B .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C .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D .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4)【甲】【乙】两文段的游踪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0. (7分)古诗文默写。 (1)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自勉:“_,_。” (3)结庐在人境,_。(陶渊明饮酒(其五) (4)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剪纸”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七、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12. (1分)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经过开学两个多月来的学习,我们从书本中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读著名作家_写的散步,我们可以体会到亲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遇到的老师_老先生刚正不阿,博学严谨。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_中,元方以他的机敏反驳了父亲的友人。13. (10分)名著积累。 选段一: “没有用处!”【甲】 激动地回答,“那么,先生,您认为由我收集起来,这些财富是丢了吗?照您来看,我辛辛苦苦打捞这些财物是为我自己吗?谁告诉您说我不会好好地利用它们呢?您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有被压迫的种族吗?有无数要救济的穷人,要报仇的牺牲者吗,您不明白吗?”( )选段二: 【乙】换上了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熨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痕。又弯下身去,拭擦鞋上的灰尘。 再次对着镜子,照了一下,回头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准备去参加欢乐的聚会,或者出席隆重的典礼似的。( )选段三: 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丙】明白了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1)以上三段选文分别出自哪部名著?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相应的括号。A 红岩 B海底两万里 C骆驼祥子(2)选文中的人物分别是: 【甲】_【乙】_【丙】_(3)请根据选段一中人物的语言,概括叙述一个能够证明他言行一致的事例。 (4)如果【甲】要用收集的财富资助他人,你建议资助【乙】和【丙】中的哪一位?并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作文: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有实力的人都养“士”。“士”是什么?“养士”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它能给现代社会什么样的启示?请以战国时的“士”为内容,搞一次研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写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论文,题目自拟。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5-1、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1、6-2、6-3、7-1、7-2、7-3、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8-1、8-2、8-3、9-1、9-2、9-3、9-4、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0-1、10-2、10-3、10-4、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1-1、11-2、七、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12-1、13-1、13-2、13-3、13-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