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489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面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霰弹xin 龟裂jn 蓦地d 谒见yB . 坍塌tn 嗫嚅r 栖息q 嫉妒jC . 谄媚chn 畏葸x 膺惩yng 憎恶zngD . 侥幸 jio 自诩x 莴苣j 缓颊ji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一代天娇 温声细语 轻而易举 黎明百姓B . 红装素裹 断章取义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C . 敬业乐群 重蹈复辙 恼羞成怒 孤军奋战D . 弥留之际 廓然无泪 自知之明 怒不可遏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上周,重庆一中教师做客大渝网“2017初升高学科圆桌会语文”栏目,在席间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言简意赅 , 为初三学子提出了几条宝贵的意见。B . 老师强调考场作文应质朴真实、以情动人,文采藻饰过盛就可能会忽视了对内容、主旨的追求。C . 模仿经典能提高写作水平是有例可援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就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D . 平时文章要反复修改,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才能捋顺自己的思路,完善作文的语感,从而达到文从字顺,形美质优的效果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翻开诗卷,我们处处看得雨景、雨声,品得雨味、雨境。B .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C . 中科院初步分析,造成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原因,可能是来自欧亚大陆迁徙至东亚地区的野鸟携带的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D . 教育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严格做好晨检、测量体温工作,防止不出现问题。5.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B .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C .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学位,他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D . 卖白菜选自莫言文集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6. (2分)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 不由自主地 ,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 , 而倾听,是让人 。 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谦逊和聚精会神 忍不住拍案叫绝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他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朦胧派”较出名的诗人还有:北岛、顾城等。B . 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观点,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C .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D . 词又称“长短句”,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诗体,极盛于宋代。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 A . 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 . 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C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 . 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段中加下划线字“这”指什么? 9.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珠算王渝生2013年12月4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丈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因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它将廉价的制作材料、情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理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珠算盘。珠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当时就有了“算板”。到了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了一种珠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 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这是对珠算盘最早的确切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对珠算盘的记录更加详细,如数学家徐心鲁的盘珠算法插图记载是上1珠。午荣的鲁班经是上2珠,下5珠,他还记述了算盘的尺寸。最常见的传统算盘,为上2 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 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 时便向前一档进位1。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为了快速掌握各种算法,人们将手指动作编成了口诀,开不断探索着如何优化算法和动作,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浙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32句新口诀。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城。这些努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借助珠算盘这个简单的工具,算术这门本来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在大众中迅速而空前地普及开来。计算,已经不再是有知识的人才能掌握的高难动作了。现在,只要能背下珠算法口诀并辅以一定时日的拔珠练习,即便是不懂算术原理的粗汉,照样也能完成加减甚至乘除等复杂的日常计算。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帐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它被当做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豪不差。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简简单单一副算盘,背后竟有这么多学问,能被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不奇怪了。(选文有删改)(1)根据第段内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珠算的特点。(2)文章第段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珠算,请依据文段内容填空。第段:珠算盘的来历,_第段:珠算盘的构成,_ , _(3)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具体说说,“慢慢”一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在某种程度上 ,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为什么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珠算盘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就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 . 算术这门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能在大众中迅速空前的普及,是因为珠算法口诀及拨珠练习易于掌握的缘故。C . 介绍“九九”口诀时,用了沈括、杨辉、朱世杰、丁巨以及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的资料,这些都是“引用”的说明方法。D . 算盘可以作为象征富贵的吉祥物,形容在钱财方面的精明,昭示赏善罚恶的严明,这些是算盘计算功能的引申。10. (13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过去,人们常说冬天的太阳是无价之宝。但是,现今的冬阳却猛于虎。气象学家指出,聚集在25千米-40千米高空的大气臭氧层,除了受到来自太阳活动和宇宙活动的影响冲击外,其本身的浓度和分布,以及臭氧分子结构,是“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变化的”。但由于人类近百年来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整个高空大气层巨变。南北两极的臭氧空洞越来越大。1992年初,“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1992年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平流层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所以,臭氧层衰竭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突出、最棘手的五大环境问题之一。正常情况下,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和大气层时,波长短的宇宙射线、叫射线、X射线和部分紫外线就被臭氧层一一吸收掉(达99%),而另一部分则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和水汽吸收和反射掉,到达地表的就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3种射线,即波长为290-380毫微米的紫外线、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和780毫微米以上的红外线。正因为如此,臭氧层才被世界天文科学家誉为“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而今太阳上所有的辐射能量却直接穿过电离层和地球磁层,长驱直入,射向地表,给人类带来莫大的威胁。“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浓度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最低,所以冬天的太阳易诱发肿瘤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目前“冬阳猛于虎”!天文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太阳有关。过度的紫外线侵袭,轻则使人反应迟钝,记忆力、注意力和视力均会下降,易激动、焦躁、失眠,突发感冒,促使血栓过早形成,导致早衰;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病、白血病、皮肤癌和肺癌等25种恶疾。国外有识之士认为:冬季阳光中的近紫外线给人的致命打击是全面降低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并酿变成“病毒新变种”和“病毒连锁效应”。因此,人们要一改过去喜欢无节制晒冬阳的传统习惯。(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2)第段说,臭氧层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其原因是_,说“冬阳猛于虎”,则是因为_。(3)文章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1992年初,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一句中加点词语“有纪录以来”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11.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 , _。(李白行路难)_ , 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_ ,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_。(李清照武陵春)青春时期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发出“_ , _”的感慨,江山尽在怀抱之中。(杜甫望岳)“国家公祭日”的设立,烈士精神已经注入国家的血脉,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_?_”所蕴含的爱国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国女排夺冠之路披荆斩棘,惊心动魄,巾帼英雄们让我们看到_ , _。(毛泽东沁园春雪)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依据“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发挥想象,做一段景物描写。(40字左右)(2)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歌咏了松柏 的“本性”,表达了 的情怀。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3. (5分)名著阅读,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予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1)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绰号:_那汉子:_原因:_结果:_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14. (20分)读鲁迅”综合实践题。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一:走进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你推荐的作品:你的推荐语: (2)活动二:认识鲁迅要求同学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下面是同华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随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材科三:两张照片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3)活动三:汲取精华要求同学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感想: (4)活动四:提出疑难要求同学记下读鲁迅作品时遇到的不解的问题、或想跟鲁迅先生商榷的问题等。学校将举行论坛,邀请鲁迅研究专家与同学对话,在论坛上你准备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的问题:_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15.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叔敖埋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 , 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断两处)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之 以 福。(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叔敖对曰_ 蛇今安在_及长_ 为楚令尹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4)读了这则故事,说说你欣赏孙叔敖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写作。以“那段的日子”为题(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8-1、8-2、8-3、8-4、9-1、9-2、9-3、9-4、10-1、10-2、10-3、10-4、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11-1、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3-1、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14-1、14-2、14-3、14-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15-1、15-2、15-3、15-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