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现代片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400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现代片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现代片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现代片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现代片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B . 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他曾在昆明西南联大教过书,对昆明有很深记忆。沈从文是他的高徒。C . 要生活得写意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蒙田。D . 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古诗文默写 (1)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晨兴理荒秽,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举杯邀明月,_。【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5)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_,_”这样兵火断家信的悲剧重演。(填写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6)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 (7)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种“淡定与从容”,需要有“_,_”的豁达胸襟。(填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3. (2分)阅读下面名著情节,填空。阅读名著,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励我们前进: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学习保尔身上凝聚的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们赞美贝多芬、_、托尔斯泰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4.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满架秋风扁豆花丁立梅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它们是浑然一体的。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页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1)作者笔下的扁豆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作者说“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这其中的“且开且落”与“且落且开”内涵上有什么异同点? (3)第七段中哪一句话与第四段中划线部分内容相对应?简述理由。 (4)本文写花,写花下的老妇人,再写郑板桥的对联、查学礼的诗,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5. (1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雨”的内涵雨,一种自然现象,表示从天空降落的水滴。汉民族认为龙王是主管兴云布雨的神,但祈雨仪式并非统一,“晴天娃娃”是一种祈求止雨的布偶。在古中国,雨被认为一种很重要的自然资源,因此雨又被称为“甘霖、甘澍”,24节气中有“谷雨”一节气。人们也可以根据雨前的变化判断雨的来临。有俗话:“燕子低飞麻雀叫,蚂蚁搬家蛇过道,水缸穿裙山带帽,就是大雨要来到。”细雨可以使人温馨(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也可以使人感伤(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豪雨却常常令人感到绝望。关于雨有许多相关的文化。有著名的文学作品以“雨”命名,如巴金的小说雨,郁达夫的散文雨,还有阿根廷电影雨。(二)“雨”的好处雨,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唯一方法。雨可以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 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 下雨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雨能冲走地面垃圾,稀释有毒物质,净化环境。(三)“雨”的坏处 雨水泛滥会影响植物生长,抑止植物的呼吸作用,甚至致其死亡。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会出现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百物获潮霉烂。雷阵雨来时,往往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风来时飞沙走石,掀翻屋顶吹倒墙,易引发安全事故。持续的雨天也会影响人的情绪,使人觉得烦闷、压抑。雨水泛滥会导致交通堵塞,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雨天路滑,交通混乱,易造成车祸。 雨会把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带入地下水,从而污染地下水。(四)大雨就是动员令从2012年7月21日上午10点起,一场强降雨袭击京城。到22日早晨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河北镇,达460毫米。这是1951年北京有气象监测历史以来遭遇的最强降水。大雨来得并非全无征兆。冷暖气流汇聚,气象部门提前预测了这场强降雨。市防汛办20日前就下发了关于做好应对强降雨天气的通知,要求各指挥部提前部署,主动应对。然而大雨来势之猛、之急,降水量之大为61年来所仅有,尽管早有防范,它还是对北京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应急响应系统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山洪暴发,道路阻断,航班取消,立交桥被淹没,山区群众被困屋顶,市区上班族被困下班途中大雨就是动员令,一场众志成城的抗洪抢险行动全城展开。一天之内,气象预警连发六个,应急响应连升三次。市委书记郭金龙主持召开抢险调度视频会,市委班子成员分赴各处指挥救援抢险。政府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公安消防部门通过微博接警和救援,交通卫生部门发布安全提示。消防局投入7400多名官兵,奔赴各救援现场。交管部门启动最高出勤方案,7000名交警全部上路。在车流集中的重点道路和主要路,在大水淹没地面的路段和桥洞下,每一处都有交警指挥车流,疏导交通。在雨量集中的门头沟地区,民警先是挨家挨户劝说村民离开危险地带,后来又与消防官兵一起涉水营救被困群众。“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得到了全面贯彻,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燕山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在救出50名被困群众后不幸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和忘我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很多普通市民也走上街头,加入了保卫家园、救助同胞的会战。雨水冲刷,井盖失落,环卫工人以身体为标杆,警示过往行人避让危险。还有那些开着私家车上街接送滞留市民的志愿者,那些打开家门把陌生人迎进来热情招待的好心人北京人用行动书写着大爱,用真心诠释着北京精神。一场大雨把北京短暂地变成了“水城”。正像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的,“这场暴雨告诉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当天灾再次降临时,我们既有过硬的基础设施,又有众志成城的决心,大雨就不可能再给我们的城市造成严重的伤害。摘自作文合唱团第9期(1)阅读上述几则材料,请你再列举“雨的好处”和“雨的坏处”各两条。(不能从材料二、三中摘抄)(2)任何事情都要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的。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有人认为雨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雨弊大于利。请对此谈谈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的阐述。(3)大自然的风雨,我们能经常见到。其实,我们的人生也会经历风风雨雨。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风雨的理解和感悟。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6. (20分)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7. (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原句是_,_(2)解释词语。齐人也,坐盗 坐:_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_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_齐人固善盗乎 固:_(3)翻译下列句子。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4)晏子形象:_;楚王形象:_。(5)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6)如果你是晏子,怎样回答楚王的问题?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作文。温馨提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一)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作文。(二)记事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但清楚完整、详略得当、生动曲折、饱含感情地写好一件事,却实属不易,可以检验出你的写作功力。请补全题目,可以参考括号里的角度,也可以自己拟定。然后写一篇记事的文章,要忠实自己的感受,说发自内心的话。题目:我的_事(烦心事、憾事、家事、乐事、趣事)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2-1、2-2、2-3、2-4、2-5、2-6、2-7、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3-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4-1、4-2、4-3、4-4、5-1、5-2、5-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6-1、6-2、6-3、6-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7-1、7-2、7-3、7-4、7-5、7-6、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