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八)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394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八)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八)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八)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八)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根据课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行路难中道出了作者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之气的诗句是:_,_。(李白行路难) (3)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请把李商隐无题一诗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2.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效益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人名)。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者)B . 才美不外见(表现在外面)C . 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D . 执策而临之(面对)(3)选文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句,道出千里马境遇之悲,虽有日行千里之能却英雄无路。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千里马为何被埋没。 (5)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_;下联:_。3. (11分)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猛浪若奔(_)猿则百叫无绝(_)窥谷忘反(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地描绘了奇特秀美的富春江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官场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B . 本文文字千锤百练,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又有变化,读起来很有韵味。C .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领全篇。D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从正面表现出了险峰幽谷的魅力。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4. (2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不染高三生杨直,清华、北大任他选读。老师和同学都这么认为。但杨直家的邻居们不见得这样认为。杨直的爸爸或妈妈每次开过家长会,回到家里就急不可待地支起麻将桌,还一边不迭声地叫:开这么长的大尾巴会,耽误穷人半天工。被人连坐几庄,又抱怨:瞧瞧,这个背点,运气都让家长会磨叽没了。杨直家住平房,大门永远敞开着,隔着几条路的邻居无聊了也会奔来,图个热闹,在家不允许抽烟,但在杨直家可以。在杨直家几乎没什么不可以,包括男人女人不忌口的打情骂俏。话太不能上台面时,有敦厚些的邻居朝着杨直的小房间努嘴。杨直家是老少屋,他住一小间。杨直和父母房间的屋门隔着一个开放式厨房,但是屋内却仅有一道薄墙,上面还有一个玻璃窗,不隔音,甚至烟气和人散发出的臭气都会从玻璃窗缝隙挤到小屋来。杨直的妈妈咯咯地笑:“你们随便,我儿子听不见,他学习的时候什么也听不见。”如果正赶上爸爸和了,他一推砖墙说:看杨直了吧,那就是未来清华大学生的风采。邻居们心里狐疑A,这环境能出清华大学生?不净扯吗?当然邻居们是看着杨直长大的,公认他是个好孩子,有人甚至气愤不过说,杨直简直就不是这对狗男女生的!事实上,杨直的父母从来就没有在正道上走过,过去的不说,就说现在,他们等于在家里开着一个最低级的赌场,除了自己参与赌博,还抽红。小小的屋子炕上一桌,地上两桌,每天二十四小时几乎连轴转。赌客们玩到深更半夜,杨直的妈妈就给他们煮面条,现成的挂面,吃一碗十元。半夜赌客们自带的香烟抽没了,所有的小铺又都歇了,杨直的爸爸就拿出五元一包的香烟,按支出售,一支五元。两口子全下岗,吃着低保,心思都用在麻将上,骗几个昧良心的钱,过着不死不活的日子。邻居老太太说起杨直就叹息:这孩子,天养活的。杨直有时听到了也不说什么,礼貌地笑笑就走过去了。杨直心里想他吃饭现在还要靠父母,但自己的心灵一定要自己养活。杨直高一军训时,由于没有早饭吃,训练强度又大,晕倒了。他知道这样不行,虽然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怎么吃过妈妈做的早饭,但他知道高中之后绝对不行,杨直开始自己做早饭。几天的工夫,杨直能熟练地做饭了,自己吃好,爸爸妈妈起床之后竟然也能吃上儿子温在锅里的饭菜了。惹得邻居老太太又叹息:我这话放在这,将来那两口子必要借儿子的大光,等着吧,吃香的喝辣的享福。偶尔得闲,杨直会径直奔向胡同口吴爷爷摆着的象棋残局,坐在吴爷爷的对面一眼不眨B地盯着棋盘。吴爷爷就一眼不眨C地盯着杨直黑发浓密的头顶,悠然道来:“贵人不顶众发。”“我的头发很多。”杨直仍低着头。“哈哈,孩子,这众字你道是多的意思?非也!这说的是不顶着一般俗人的头发,不囿于一般俗人的困难!”杨直抬起头来,目光炯炯D地看着吴爷爷,两人就那么对望着,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转眼两年过去了,杨直迎来了高考。写高考作文时,根据材料,杨直本打算写一篇议论文,用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做论据,就在要落笔时,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件事让他改变了主意,于是写了一篇感人的散文。就在这个春天,杨直在小河边背单词,偶然看见一个芽儿已经破土,但不幸的是,这颗种子天命使然落在一块石头下面。杨直心一愣,下意识伸手要拿开那块对于芽儿来说巨大的石头,但杨直最后把手停在了半空中。以后几天杨直每天早晨必去看望那芽儿,他忧心忡忡矛盾丛生担心它会夭折。但第四天奇迹出现了,芽儿竟然掀翻了背上巨大的压力,并脱胎换骨,由一棵鹅黄羸弱的芽儿变成了一棵脆绿茁壮的苗儿!杨直的作文得了满分。杨直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考入了清华大学。当然,杨直考入清华大学,并不仅仅依靠他的满分作文。(1)下面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A处“心里狐疑”写出了邻居对杨直父母的懒惰、低俗、不负责任的行为的反感和指责。B . B处的“一眼不眨”生动形象写出了杨直看吴爷爷象棋残局时的专注神情。C . C处的“一眼不眨”写出了吴爷爷对杨直处于这样家庭环境能够不受影响,始终坚定自己信念的赞赏的神情。D . D处的“目光炯炯”写出了杨直从老爷爷的眼神中读懂了老爷爷对自己的赞赏和鼓励,让他得到鼓励,树立信心。(2)下面对文中加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句侧面表现了杨直对学习的专注与痴迷,不会因环境的不利而影响自己的学习。B . 第句表现了杨直始终保持着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自强自立。C . 第句写芽儿抵抗住了来自巨石的压力,茁壮成长;实际写出了杨直在那样不利的家庭环境下能够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寻找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人生的第一个梦想。D . 第句写出了杨直考上清华大学,除了他写的满分作文以外,还有他自己端正的学习态度,老师的关怀教育和同学的无私帮助。(3)下面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杨直在这样不利的家庭环境下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寻找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人生的第一个梦想。B . 对于杨直的父母来说打麻将比参加家长会更重要,他们语言粗俗,不顾忌影响儿子;在家设赌局,而且抽红,赚昧心钱;不给儿子做早饭。对于这样的家庭环境,杨直都不受影响,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C . 杨直在吴爷爷的鼓励下,发愤图强,自强自立,最终还能实现自己的梦想。D . 杨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被家庭所影响,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5. (11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100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经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1)选段出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小人康塞尔,跟着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多里的环球旅行。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6. (11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指的是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到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材料二】认识与行为低碳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城镇初中生85%65%50%做工人员75%70%65%退休人员50%85%90%(1)从【材料二】中提取:通过你自己的观察,任选一个角度,得出一点感受或结论。作答的格式是“因为,所以。”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走进社区,就“怎样做到低碳生活”进行现场采访。下面是对普通百姓的采访记录。请你从这些记录中找出一条不属于低碳生活的做法(答出序号即可),并简单阐述理由。 采访记录: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以满足人们的出行所需。鼓励居家使用电磁炉烧菜做饭,使厨房更加清洁。根据我国地形环境的特点,使用风力发电的前景相当广阔。把庄稼的秸秆全部烧成灰,做到秸秆还田,增加土地肥料。废弃的书报纸卖给回收废品的,可以造出更优质的印刷纸。(3)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宣言书的开头,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语段,将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宣言书: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_,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_。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作文 “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就会收获命运”。请以“好习惯让我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开始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1、1-2、1-3、1-4、1-5、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2-1、2-2、2-3、2-4、2-5、3-1、3-2、3-3、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4-1、4-2、4-3、5-1、5-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6-1、6-2、6-3、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