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365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 (3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偌大(nu) 黛色(di) 绷紧(bn) 鸟巢(cho)B . 倏忽(sh) 沸腾(fi) 蜷曲(qun) 锥形(zhu)C . 刹那(ch) 贮蓄(zh) 烘托(hn) 颤声(zhn)D . 主宰(zi) 黄晕(yn) 嘹亮(lio) 狭窄(zhi)2. (3分)“福”字的起源:“福”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人双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坛上”的意思。“福”字像一个人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位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祭祀后要把祭品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是:长寿、富裕、康宁、修好品德、考终命。认真读材料,找出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由上述材料可知“福”字在甲骨文中是形声字。B .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繁书、隶书、楷书等过程。C . 汉字的演变规律是由繁到简。D . 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休”字是会意字。3. (3分)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伟人的伟大之处, 在于其丰功伟绩, 在于其非凡的人格。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是这样的伟人。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伟大作家雨果表达了对这位人类先贤的崇高 , 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类社会良知的 。A . 尽管 也 称赞 呼唤B . 不仅 更 称赞 呐喊C . 不仅 更 礼赞 呼唤D . 尽管 也 礼赞 呐喊4. (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军事家高度重视军队组织和指挥系统的建设,其中就包括金鼓制度的建立和训练。但是,_。A . 出于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使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B . 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C . 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车”“鸣金收兵”,使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D . 由于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车”“鸣金收兵”,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 (4分)以“春风”开头,仿照例句仿写句子例:歌声如行云流水,让人了却忧虑,又如澎涛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仿写:春风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6. (6分)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连环画,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他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如图:保尔又问他身边的女人:“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这个戴海狗皮帽子的女子一转身,保尔一刹那间呆住了。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他童年的好友_。如图:保尔冷冷地说:“我的生活用不着你担心,一切正常。倒是你的生活,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糟。两年前你还好一些,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可现在浑身都是臭樟脑丸味。我跟你没什么可说的了。”(1)如图中,他指的是_(人名),他身上衣衫褴褛是因为_(工作)。 (2)如图中,“童年的好友”指的是谁?保尔印象中“童年的好友”是怎样的? (3)如图中,保尔评价对方“浑身都是臭樟脑丸味”,联系原著,请你分析曾经两小无猜的亲密恋人为什么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7. (8分)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走进数字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如今,地铁里、公交车上,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在忙着刷微博,刷朋友圈,浏览网页数字阅读日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数字阅读,也称电子阅读,是指人们借助电脑、手机等载体阅读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字。(1)你们小组研究发现,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更多优点。请列举数字阅读的优点,不少于三点。 (2)小组讨论时,有同学认为,一些“低头族”的数字阅读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存在问题。请你具体分析造成数字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不少于200字。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0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2)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水调歌头中体现词人乐观、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 (4)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 (15.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B . 若夫霪雨霏霏 日出而林霏开C . 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D . 临溪而渔 而不知人之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B . 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C . 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D . 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4)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0. (2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香椿的味道李红霞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炸香椿、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 (3)第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6)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11. (18.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舍先生汪曾祺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 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访的客人不断。作家,画家,戏曲、曲艺演员老舍先生都是以礼相待,谈得很投机。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两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有一次很郑重地拿出一瓶葡萄酒, 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老舍先生对他下面的干部很了解,也很爱护。当时市文联的干部不多,老舍先生对每个人都相当清楚。他不看干部的档案,也从不找人“个别谈话”,只是从平常的谈吐中就了解一个人的水平和才气,那是比看档案要准确得多的。老舍先生爱才,对有才华的青年,常常在各种场合称道,“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而且所用的语言在有些人听起来是有点过甚其词,不留余地的。老舍先生不是那种惯说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温吞水一样的官话的人。我在市文联几年,始终感到领导我们的是一位作家。他和我们的关系是前辈与后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老舍先生这样“作家领导”的作风在市文联留下很好的影响, 大家都平等相处,开诚布公,说话很少顾虑,都有点书生气、书卷气。他的这种领导风格, 正是我们今天很多文化单位的领导所缺少的。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自然也要处理一些“公务”,看文件,开会,作报告(也是由别人起草的)但是作为一个北京市的文化工作的负责人,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 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北京有一座智化寺,寺里的和尚作法事和别的庙里的不一样,演奏音乐。他们演奏的乐调不同凡响,很古。所用乐谱别人不能识,记谱的符号不是工尺,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笔道。乐器倒也和现在常见的差不多,但主要的乐器却是管。据说这是唐代的“燕乐”。解放后,寺里的和尚多半已经各谋生计了,但还能集拢在一起。老舍先生把他们请来,演奏了一次。音乐界的同志对这堂活着的古乐都很感兴趣。老舍先生为此也感到很兴奋。当皮箱和“燕乐”的下文如何,我就不知道了。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1984年3月20日(1)略读第至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老舍先生的三个爱好。 爱好:_;关键句: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爱好:爱喝茶;关键句:_。爱好:_;关键句:_。(2)细读第段画线句,结合上下文说说划线词“又”的妙处。 (3)本文写老舍先生,第段为什么要详写齐白石老人的轶事?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读完本文,你认为汪曾祺与老舍先生是什么关系?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5)品读文章的结尾,说说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要阐述。 (6)根据文章内容推断,老舍先生为什么能够写出骆驼祥子这样的人物?结合本文和骆驼祥子内容,简述理由。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5分)12. (55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傅雷说:“孩子,你要学会孤独;只有那样,你才会创造另一个世界。”根据自己对“孤独”的理解,以“孤独,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1、2-1、3-1、4-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1、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6-1、6-2、6-3、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7-1、7-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8-1、8-2、8-3、8-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1、9-2、9-3、9-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0-1、10-2、10-3、10-4、10-5、10-6、11-1、11-2、11-3、11-4、11-5、11-6、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