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210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B . 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C . 我们家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D . 赵一平是和我从小一直玩到大的朋友,二十多年不见,如今萍水相逢 , 回忆起往昔的岁月,还是感到那么快乐。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B . 这支优美、舒缓的乐曲把紧张听众的心情都放松下来了。C . 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D . 在奥运会上,他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终于夺取了银牌。3. (2分)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B . 星星变奏曲这首朦胧诗,以象征的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C . 蝈蝈和蛐蛐与夜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其中夜是一首优美小夜曲,营造了静谧、美好的夜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D .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 (2分)(2016黔南州)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待着!”B . 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C . 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D . 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二、 其他 (共1题;共4分)5.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m wng_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ng ln_。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n shng dng fi_。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ho hn w yn_的宇宙。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6. (4分)名著阅读。“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着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1)这段名言出自_作者:_。(2)这个情节出自老舍的_,该作品主人公的妻子是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默写。更喜岷山千里雪,_。(毛泽东七律长征)杜甫的春望中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_商女不知亡国恨_ (杜牧泊秦怀)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描写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_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晏子使楚中晏子挫败楚国君臣的阴谋后,楚王自我解嘲,低头认输的句子是:_。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9. (2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喧嚣文化该退场了刘心武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 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 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 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 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 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 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到“文化大革命”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 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 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 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 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 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3)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请概述。(4)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长亭古韵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包括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问、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1)读了此文,你如何理解“亭”这种建筑的“虚”?(2)文中提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兰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标题“长亭古韵”中“韵”体现为: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楼顶的玉米吴宏博儿子给我说:“爸,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每个人种一种粮食作物,观察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最后再写一篇作文。你说我种什么好呢?”现在的老师事可真多,我心想。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开口抢先回答了儿子,“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哪懂种庄稼的事啊!”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接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儿子跑过去问父亲,“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爷爷帮你种几棵包谷,咋样?”老家把玉米习惯叫包谷。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给我说:“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父亲也进门了,边拍打身上的土边自言自语似地说:“城里这土没啥营养,还得好好给追肥。”儿子初学稼穑,每天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父亲是个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儿子隔三差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儿子早都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父亲有时上楼顶去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走,看你的玉米走。”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他自己倒乐在其中,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给我说:“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要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父亲走的时候,给我和儿子说:“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包谷浇浇水疏疏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我跟儿子都“嗯嗯”着。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开始忙各自的工作。秋季说来就来。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楼顶的包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铭铭是儿子的小名。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都交了,不过不是写的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老师还给了他一个“优”,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独辟蹊径。接完电话,我给儿子说:“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儿子兴奋地说:“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其实,我也忘了。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子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秆腰的棒子空瘪瘪的。我们真傻,快一月多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我给儿子说:“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选自山东文学2014年10期)(1)文章以玉米为线索展开,请根据文意,完成下表。事件“我”的态度父亲的态度儿子老师布置作文,种玉米主动热情始终没有去看快乐耐心儿子懒得管玉米父亲回家,儿子忘记玉米也忘记了玉米(2)请说说文章第15段中“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的具体含义。(3)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子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秆腰的棒子空瘪瘪的。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4)文中的父亲有何性格特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2. (14分)阅读伤仲永一文,回答后面的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下列各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 .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2)归类整理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面表格整理伤仲永一文的词语。其中多义词所抄写的几个例句和意思应该是不相同的。词语类型例句词语解释一、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意思:二、古今异义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异意思:四、一词多义父利其然也然意思:代词,这样意思:闻意思:意思:(3)下面是“从先人还家”这句话的四句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父亲那里回家。B . 自从父亲回到家里。C . 随父亲回家乡。D . 跟着父亲回到家里。(4)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变成“泯然众人”,其原因是什么?由此对你有什么启示?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13. (1分)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自己的一个难忘时刻,并以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并补充完整;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其他 (共1题;共4分)5-1、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6-1、6-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1、7-2、7-3、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8-1、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9-1、9-2、9-3、9-4、10-1、10-2、10-3、11-1、11-2、11-3、11-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2-1、12-2、12-3、12-4、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