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095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3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25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妖娆(ro) 汹涌(yng) 风骚(so) 成吉思汗(hn)B . 嘶哑(s) 娉婷(pn) 鲜妍(yn) 一代天骄(jio)C . 呢喃(n) 冠冕(min) 飘逸(y) 顿失滔滔(to)D . 勃发(b) 凝望(nng) 忧戚(q) 惟余莽莽(mng)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鄙夷 诘难 咬文嚼字 吹毛求疵B . 诓骗 要决 根深蒂固 心无旁鹜C . 忐忑 恣睢 怒不可恶 恃才放旷D . 辩护 亵读 相濡以沫 莫名其妙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_了生命的胚胎。A . 延伸 萌生 保持B . 延续 萌动 保持C . 延续 萌生 保存D . 延伸 萌动 保存4. (2分)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B .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C .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谆谆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D . 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5. (8分)在下面横线上,根据原文,填写句子。 (1)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2)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白头吊古风霜里,_。(陈与义登岳阳楼) (4)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孟子二章) (6)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 (7)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无限春意;“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6. (4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1)雷电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的历史剧_,小说家春秋及散文日月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文学家_。(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选文出自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法国作家_的著作_。7. (5分)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任务一】“我要朗读”2月23日,正在杭州录制节目素材的央视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把专用的朗读亭拉到了浙江省图书馆。你也想在“朗读者”这个平台上,为亲友(或自己)朗读一篇作品。给导演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任务二】“邀Ta朗读”你想在“朗读者”平台听到“中国诗词大会”表现出众的武亦姝的朗诵。给导演写一封邮件,请他向武亦姝发出邀请。要求: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20字左右;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8. (2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母亲的守望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像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 , 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文章有改动)(1)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2)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 , 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 , 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3)文章第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4)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4分)年轻时代:;20年后回家时:;变化原因: (5)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阳光的真谛新春第一天,阳光灿灿的,搬了把椅子坐在老家门前的桂花树下,置身于温和的阳光中,心境格外舒坦平静。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二十多年前,父亲扛着锄头将山中的野桂花树移栽到了家门前,日月轮回间,它们的主干,从曾经的拇指大小长到如今碗口粗细了,二十多年的日月光华,二十多年的风霜雨雪,将它们造就得根深叶茂,妖娆动人。身在异乡,老家门前的桂花树成了我生命中的风景,一想到它们,我的心中就装满了父母亲情。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春节,为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我总是没什么理由可讲地回到了乡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滋味。父亲站在门楣之下向远方眺望,他鬓如雪,发如霜,目光有些滞涩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我看见了我熟稔已久的,那座属于我的家乡的最高山峰白羊山。若是有云缭雾绕,在家门前看到的白羊山只能是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而眼前,白羊山是那样澄彻清朗,白色的山石如羊群撒落在山岭之上,甚至历历可数,那种山野牧歌般的氛围让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念想。我坐在阳光下,坐在充溢着乡野气息的故土情愫中,阳光的手指静静地在我的发间,在我沾染着日月风尘的脸上、手上摩挲,沟渠之水带着春天的激情,唱着阳光的歌谣,在身边潺潺流淌。我收起目光,一片桂花树叶飘落在手中摊开的书页间,白纸黑字间那一叶葱绿,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低眼处,满地是鞭炮的碎屑,阳光下喜庆的红色,将新春的气氛衬托得格外有神采。父亲走进房间招呼母亲去了。去年,母亲因为一次意外,股骨骨折,不得不动换骨手术住院,母亲陷入了病痛的痛苦中。天各一方的儿女,偶尔回去探望一下,尽经济上的心力,呆一两天也就不错了。最终,呆在医院的,只有白发苍苍的父亲,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病床边,悉心照看着病中的母亲。俗语说:少壮夫妻老来伴。这样的时候,父亲的行动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了。一会儿,父亲将拄着拐棍的母亲从屋内扶了出来,我搬来一张椅子放好,扶母亲坐下。父亲说,有阳光多好啊,你妈妈可以好好晒晒太阳,这样,对她的身体恢复有好处。我看了看父亲,父亲的目光虽然滞涩,但对亲情依然执着固守,散发着慈爱的光芒。他搬来一把椅子靠母亲坐下,阳光下,桂花树影间,流淌着父亲母亲一生一世的亲情,那份化不开的情感,有如秋天来临时,那满树浓郁的桂花甜香。阳光的真谛是什么呢?坐在父亲母亲身边,沐浴在阳光的氛围中,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知道,任何时候,阳光都是无私的,也是无畏的,所到之处,它总在驱逐黑寂和迷障,将遥远的距离拉近,使迷离的事物清晰,它可以让生活中失落失意的人,在刹那之间将生命看得百般珍贵,产生不舍的感觉;也可以让一颗冰冷的心复苏,燃起焰火般的渴望,透过沉郁的现在看到美丽的将来。亲情之爱呢,有如温暖的阳光,它可以让花香浓郁,生活明丽,日子香醇。(1)本文题目“阳光的真谛”的含义是什么?(2)文章开头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春节,为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我总是没什么理由可讲地回到了乡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滋味。(4)请简要赏析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5)读了这篇文章,谈谈你有什么感悟?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曳铁钯 溯流 (2)解释下列画线字。山门圮于河 尔辈不能究物理 啮沙为坎穴 据理臆断(3)翻译句子。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4)选择题。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从中你有什么收获?11. (7分)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成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 , 身老沧洲!【注释】陆游公元1172年,陆游曾在西北前线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退隐山阴故居,此词即作于期间。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代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1)本词上阙中“_”两句与“铁马冰河入梦来”所表达的情感是相似的,全诗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 (2)请赏析结尾“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一句。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以下三题选做一题。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吃”组成的汉语词汇不胜枚举。,如: 吃苦、吃亏、吃醋、吃透、吃得开、吃小灶、吃独食、吃老本、吃后悔药、靠山吃山等。“吃”,可谓意蕴无穷。相信这些词语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题目一: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词语做标题。题目二: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拟个半命题作文的题目,然后将其补充完整。题目三: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两个进行组合作为标题。(可加体现两个词语之间关系的词语)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体(诗歌除外)自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25分)1-1、2-1、3-1、4-1、5-1、5-2、5-3、5-4、5-5、5-6、5-7、6-1、6-2、7-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8-1、8-2、8-3、8-4、8-5、9-1、9-2、9-3、9-4、9-5、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10-1、10-2、10-3、10-4、10-5、11-1、11-2、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