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9962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柳宗元都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杜甫、白居易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是唐代文人。B .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角色没有台词”。C . 写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D .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民炎。”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2. (2分)对这首诗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A . 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诗歌前两句直陈其事,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B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中,“澹澹”是动态,“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登上碣石山后所见实景,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C . “日月、星汉”,所写之景尽是宏观、浩大之景,作者近望沧海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给人壮美之感。D . 诗歌借景抒情,以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折戟未销前朝二乔殷勤谩有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默写填空。 (1)剪不断,理还乱,_。(李煜相见欢) (2)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 (4)面对春社过后静谧的村庄,集中表达诗人希望能够不时拄杖乘月与老农亲密无间倾心交谈的诗句是_,_。(陆游游山西村)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 四、 其他 (共1题;共5分)5. (5分)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谈到,“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而新颖。”请结合自己读过的名著,具体谈谈你 “独特而新颖”的阅读体验。(100字左右)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2013青岛)根据理解,回答问题。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悉心的关怀与指导,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_的态度。“克里斯多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这两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一句中“惟有才”所联接的分句之间是_关系,“彻底感悟”的短语结构类型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绕,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儿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儿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来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1)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李想的心理变化过程。 父母刚离家时,伤心难过父母离家五年,_父母因车祸受伤,_父母留在家以后,开心快乐(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结合上下文,品味“晃”和“昂”的表达效果。)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为什么李想将“娘”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3)仔细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4)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 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林清玄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林清玄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成功的意义在于快乐,这给予人们深深的思索: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B . 林清玄觉得人应该站在传统上,这样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而今我们放弃传统,造成我们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没有自信。C . 林清玄认为慢生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从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慢生活”并不是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它同样可以让人充满斗志。D . 对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认为时间是“裁决家”。(2)这篇访谈除了采访林清玄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外,还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请作简要概括。 (3)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4)在林清玄另一本书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他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 (1分)古诗词阅读 采桑子(其四)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注释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小文:从“残红”“春空”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小涵:未必是这样的。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_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 (18分)阅读文言短文唐临为官,完成下列小题。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 , 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据旧唐书改写)【注】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白:报告。稼穑:耕种与收获。逸:逃逸,逃跑。明公:对县令的尊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会暮春时雨_令惧其逸_若有所疑_农事毕 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耕作佳期A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B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C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 .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3)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吾 自 当 其 罪(动宾之间)临 由 是 知 名(主谓之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则)(5)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唐临是一个怎样的官员。 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将修改后的文字写在空白处。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到家门口后,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余晖之中,久久不想回去。提示:抓在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简明。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地方报民生议事厅栏目邀请302位网友做了社会公德调查问卷,就市民自身社会公德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的答题者认为自己能做到爱护公物,51%的答题者表示会参加爱护公物的活动,44%的答题者表示会上前劝阻破坏公物的行为。你有过珍惜公物、参加爱护公物志愿活动或阻止别人破坏公物的经历和感受吗?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4-1、4-2、4-3、4-4、4-5、四、 其他 (共1题;共5分)5-1、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1、7-2、7-3、7-4、8-1、8-2、8-3、8-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1、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1、10-2、10-3、10-4、10-5、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1、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