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802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B . 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C .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D . 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曾发表报告指出,造成我国就业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就业“三撞车”导致的。(删去“由于”)B . 随着二维码与公示系统无缝链接的实现,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和社会共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删去“随着”)C . 人类工业的发展是否超过临界点,是近现代以来对湖泊生态维护的最大因素。(将“维护”改为“影响”)D .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提出要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左右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删去“左右”)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B .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C .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D .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能勾摄恶人的魂魄。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A . B . C . D .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5. (8分)古诗默写。 (1)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和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_,_。 (2)如梦令中表现词人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_ ,_。 (3)东风不与周郎便,_。赤壁 (4)庭中有奇树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 ?_。(5)_,志在千里。龟虽寿 (6)烽火连三月,_。春望 (7)_ ,心远地自偏。饮酒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6分)6.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铁观音”一直【甲】(A饱受 B备受)大家欢迎,对于行业中高手来说jin别茶叶的优劣很容易,而对外行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精品茶叶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乙】(A光泽 B光亮),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安溪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类似兰花的香味。但是,并不是所有安溪铁观音茶都会有兰花香,只要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就具有馥郁的兰香。(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jin_别优劣(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原句:只要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就具有馥郁的兰香。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7. (4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她(冬妮娅)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什么疾病?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在人体的23对染色体上记录着约30亿个碱基对,其中第21对染色体上排列着大约5000万个碱基对,约占总数的15%。据读卖新闻报道,由日本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将于2月中旬结束对第21对染色体基因序列的测定工作,这将有助于找到与阿尔海默氏症、白血病、唐氏综合征以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许多疑难病症有关的基因以及治疗这些疑难病症的办法。(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0个字以内) (2)请你以“科学家”为描述对象,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本词上阕描写边塞_,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_的艺术风格。(2)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 .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 . “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 . 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 (18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太丘舍去(_) 不亦说乎(_) 传不习乎(_) 元方入门不顾 (_) 三十而立(_)(2)翻译下列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B .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C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D . (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4)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1. (15分)现代文阅读 父爱有多坚硬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他不情愿地答应了。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父亲又将电钻夺了过去,只是安排他用铲子清理碎裂的砂石。阳光火焰般包围了他,有液体顺着他的脸颊滑过,涩涩的,咸咸的。 当晚,他辗转难眠,起身去卫生间时,听到父母房里有细碎的说话声。他贴耳过去。“以后不要儿子陪我出工了啊,他是拿笔杆子的料,哪做得来粗活。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能将他供上大学,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那是父亲的声音,低沉而苍老,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他想起了5岁时,父亲将他顶在肩头去看露天电影。人群密密匝匝挡住了父亲的视线,而他看得兴起;小学考试,他得了双百,父亲竟喝得满面通红;为了给他筹借高中的学费,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却陪笑脸跟人说尽了好话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让他喉头发涩。 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虽然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却真挚朴实,无声地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让他也慢慢变成了如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阅读-段,填写下表。 记叙顺序情节第段运用了_的记叙顺序。“他” 不情愿地答应陪父亲去扩建排水口。_“他”在父爱的浸润下,慢慢成为坚硬的男子。(2)请结合本文,举一例简要分析前后照应的作用。 (3)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结合内容及主旨说说你的理由。 (4)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第段画线句中的“液体”一词换为“汗水“好不好? 为什么?(5)分析“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的原因,生活中也会有触动你情思让你成长的事例,请选取其中的 一个事例并写出触动的原因及感受。 12. (21分)阅读课内选段,完成题目 散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于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们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第段描写的对象是_,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_(2)第段中“委屈”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_(3)第段中母亲“变了主意”的原因是_(4)阅读第段中的划线句,作者为什么要特地强调母亲的“瘦”和“不算重”,又强调儿子的“幼小”和“轻”?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写作。于漪老师在她的往事依依一文中,深情回忆了两位国文老师上课的情景,几十年过去了,老师当年上课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相信在你的学习生涯中,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总有那么一些课,或许因为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解、或许因为课堂内容的丰富有趣、或许因为课对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深深印在你的脑海。请以“难忘那堂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写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5-1、5-2、5-3、5-4、5-5、5-6、5-7、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6分)6-1、6-2、6-3、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7-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1、8-2、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1、10-2、10-3、10-4、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