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802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2015江苏南京)用诗文原句填空。(1)采菊东篱下,_。 (陶渊明饮酒)(2)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3)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停车坐爱枫林晚,_。 (杜牧山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_。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6)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_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8)大自然历来是文人的心灵家园。避乱金华的李清照就曾打算泛舟排忧,但因忧思太重,担心小船儿“_”而作罢;退隐苏州园林的文人造园时不重实用,而特别讲究“自然之趣”,也可谓“_ , _”。(依次填写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句子)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0分)2. (9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深深的A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_,_。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B的目标。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1)请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留恋 流连 高远 高大A_;B_(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_,_。3. (11分)分别被尊称为“圣人”“亚圣”的孔子、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可谓影响深远,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圣贤,品评儒家经典。 (1)【活动一:圣贤生平小档案】小明同学收集了许多关于孔子的资料,请你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帮他整理一下,形成一段简洁的文字来介绍孔子,并在班上交流。(80字以内)材料一:孔子(前551前479),因其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材料二: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义、礼、孝”是其倡导的思想;其中“仁”是其全部思想的核心。材料三:孔子是中国社会教育的鼻祖,创建了我国第一所私塾。其门下弟子三千,其中颜回、子路、子贡等七十二贤人尤为出色。他的许多关于教育的经典论述一直影响着后世。(2)【活动二:儒家经典传不朽】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其中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出自论语孟子的成语,把它编成了一本小册子,请你为这本小册子添加两个词语,并在其扉页上写一段序言。 (3)【活动三:圣贤思想耀千古】下面是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的一副对联,请为它对出下联。上联:先师功德垂青史下联:_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4. (15分)阅读欧阳修的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 回答后面小题。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注】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正在南方去的路上(南征),写了这首诗,寄给他在洛阳(洛中)的朋友们。赊:遥远。槎(ch):植物,一说木筏。(1)诗中表现“早”春气息的景物有哪些?(2)这首诗中,与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联?(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5. (5分)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祖师,他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和长生不老术本领,所使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B . 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指的是宋江:一书河北玉麒麟,指的是卢俊义。C .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结束后,佛祖授唐憎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金身罗汉,沙僧为净坛使者。D . 水浒传中林冲,绰号“ 豹子头”,他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是逆来顺受的性格,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他开始爆发出反抗精神,后雪夜上梁山。(2)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话说A对宋江道:“小生累累使人去大名探听消息,梁中书昼夜忧惊,只恐俺军马临城。又闻蔡太师见说降了关胜,天子之前更不敢提:只是主张招安,大家无事,因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且留卢俊义,石秀二人性命,好做手脚。”宋江见说,便要催趱军马下山去打大名府。A道:“即令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大名年例大张灯火。我欲趁此机会可以破之。”宋江道:“此计大妙!”选段中A是绰号为“智多展”的_(人名),选段所反映的故事情节是_。西游记中猪八成也曾发挥聪明机智,在“智激美猴王”故事中,八戒前去花果山,通过激将法把孙悟空请来,然后打败了妖精_(填人名)。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2011镇江)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 见夔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 , 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之则伤其足,曳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 , 而走范蠡 , 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然。(刘基郁离子)【注释】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夔:k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跷跃:用一只脚跳跃。跂:踮起脚尖。曳:拖,牵引。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1)解释下列短语。外见:_通其意:_介鳞之属:_延颈而笑:_所行几许: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3)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注释加以辩证分析。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 (11分)(2017湘西)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下列各题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 . 蚊子,在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B . 胡立德教授等人用高速摄像,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C . 漫步雨中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D . 如何更好的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流地飞翔。(2)第五段画线句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A . 列数字,打比方B . 列数字,分类别C . 举例子,打比方D . 列数字,作比较(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B . 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C .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D .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4)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8. (2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棕榈老屋后面是缓斜的土坡,坡顶上矗立着一片棕榈林,称之为林,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六七棵棕榈而已。也许是地域、水土和气候的缘故,几棵棕榈生得矮小而萎缩。天性爱爬树的孩子也不和棕榈亲昵,对外表丑陋的它们缺乏好感。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在棕榈身上找不到我们认为弥足珍贵的东西。小时候,整天吃不饱似的,每天挖蕨根,刨伏苓,酸梨树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挚爱。到春末夏初的时候,在我们太急切的期盼中,这些瘦瘦的但洁白无瑕的花朵,终于摇身一变,变成指头大小的酸梨,缀在簇簇绿叶中间。在我们的誓死捍卫和邻家孩子的肆意掠夺中,酸梨没来得及成熟便一一落入口腹之中,那又涩又酸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相隔咫尺的棕榈偶尔也会走进视野,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中秋临近的时候,棕榈结出累累果实,那青灰色长圆形的棕籽虽不能吃,却是游戏时最佳的武器。夜晚,在月光笼罩的旷地里,通常能见到一大群孩子在虚拟的硝烟中追逐,恣意地欢叫。农闲时节,父亲用薄而弯曲的刀片,将紧裹着棕榈的红褐色棕衣一张一张地剥下来。父亲剥棕衣的时候一副特别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稍有闪失,而且每回剥下三四张便住手。我疑惑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不继续剥下去呢?“棕衣就是棕榈的衣服,剥光了它们怎么过冬呢?”父亲一边回答我,一边注视着刚剥过的那棵棕榈。在渐起的秋风中,棕榈似乎不胜寒意似的,在不易觉察地战栗。伫立一旁,父亲久久注视的目光是那样深长耐读,其中,蕴含有隐隐的内疚与不安,有请求原谅的意味,有源自肺腑的感激。也许父亲一生都在企求棕榈原谅,是他剥夺了棕榈赖以御寒的衣物;父亲一生对棕榈满怀感激,在他挑着生活的重担踽踽独行的时候,是棕榈给了力所能及的支撑。给孩子们带来短暂口福的酸梨树怎能和棕榈相比呢?它能换来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酱醋油盐吗?能换来煤油把漫漫长夜点燃点亮吗?父亲将棕衣剥下来,然后去夹,翻晒,撕成丝缕。在空旷无边的夜晚,凭借着一点如豆的微弱灯光,父亲开始搓棕绳。我们在一旁看着,倦意漫上来,不知不觉便酣睡了。早晨醒来,我们惊讶地发现,那小山似的满地棕衣变成了数十根棕绳,在早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古铜色眩目的光泽。断断续续有人上门求购棕绳,家里开始荡漾起小小的欢乐的涟漪。一天早晨,早起的父亲像往常一样爬上后坡,来到棕榈林里。父亲的一声惊呼把母亲和我们吓了一跳。我们赶紧上去,发现父亲一脸痛苦和惊惶的表情。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一棵棕榈死掉了。死掉的棕榈蔫蔫的,披针一样的叶子失去了往昔的葱绿与锋芒。父亲拿来一把锄头,招呼大家一起动手把棕榈连根挖起并运走。父亲告诉我们其中“奥秘”:一棵棕榈死了,其它的棕榈因为伤心会跟着相继死去的。把这棵棕榈挖起并运走,是不让其它的棕榈为之悲恸欲绝。父亲的话让我浑身颤栗,我从未想过这些草木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像我们一样相互之间有着太深太沉的牵挂与关怀。我感到无限内疚起来,为自己曾经对棕榈的漠视与伤害。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注视这些棕榈的时候,一种敬意从心中油然升起,目光里的东西渐渐多起来,最后变得和父亲注视的目光一模一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脑海中常常产生这样的联想父亲、母亲和我们几兄妹就是一片小小的棕榈林,和后坡上的棕榈连在一起,浑然一体,在风雨中相濡以沫。(本文有删改)(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于棕榈树的态度有何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在渐起的秋风中,棕榈似乎不胜寒意似的,在不易觉察地战栗。父亲将棕衣剥下来,然后去夹,翻晒,撕成丝缕。在空旷无边的夜晚,凭借着一点如豆的微弱灯光,父亲开始搓棕绳。(3)文章主要写了棕榈树,却花了不少笔墨写酸梨树,这样写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父亲、母亲和我们几兄妹就是一片小小的棕榈林”这句话?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龙应台在幸福一文中写道:“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儿依旧;是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长高,脸庞的棱角渐渐分明,眼睛清亮地追问你世界从哪里开始;是春天的木棉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红花,清晨四点小鸟忍不住开始喧闹,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请你以“幸福,就是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补充完整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抄袭、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1、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0分)2-1、2-2、2-3、3-1、3-2、3-3、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4-1、4-2、4-3、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5-1、5-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1、6-2、6-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1、7-2、7-3、7-4、8-1、8-2、8-3、8-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