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711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B . 环境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C .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D . 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 , 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B .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C . 走进滨州玫瑰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D .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2013营口)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相题并论(_)滔光养晦(_)振耳欲聋(_)按步就班(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4. (10分)名著阅读桑桑听到了【甲】的啜泣声。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1)文中的人物“甲”是谁?请列举出草房子中与他有关的两个故事。(2)说说文中的人物“甲”是一个怎样的人。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而不思则罔,_。” (为政)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_,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写作者因人隔两地,难以相从,只能将愁心寄与明月的心境的诗句是_,_。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_,_”这征人的心声。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 (15分)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完成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全诗紧扣“ 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请你简要赏析“割”字的表达效果。(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7.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欣然起行_ 念无与为乐者_庭下如积水空明_ 盖竹柏影也_(2)翻译句子。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 (4)文章将叙事、写景与_(填表达方式)巧妙融合,全文着一“闲”字,传达出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被贬的悲凉,_、_、人生的感慨都蕴含其中,值得细细体味。 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黄昏断想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走进村头,天已近晚。秋树婆娑,月影在望。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诗兴,原来诗歌就在这乡村近晚的炊烟里,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程度。我在村头下车,想体验久违的乡野暮景。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笔下多次出现的故乡小村依旧,静得像一幅画。四野平旷,蛩声入耳。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似是倾尽一日的力量试图留给我渲染极致的印象。浓墨重彩的大写意在乡人匆匆的行色中不讨巧不媚人地铺排着。放羊归来的老汉,披一身晚霞,鞭声吆喝与羊咩犬吠相应和,处处自然,时时有趣。我仿佛天外来客,与这些真正的自然之子格格不入。放下行李,在奶奶的捶布石上小憩,凉意袭人,心中却备感温暖,那是对家的渴望,是温馨的怀旧,是历经沧桑又长久疏离的感慨。摸摸平滑的纹路,嗅嗅苍翠的青苔,满怀情意。他们像故交等待着我的到访和归来,不嫌弃我的仆仆风尘,不聒噪我长时间的音讯不通。河边柳是上了年纪的时光记录者,应该存有我曾经水中摸鱼、河岸照影、树顶掏鸟蛋的儿时印记,也不会忘记我清明时给他留的伤痕,春来为他吹奏的柳笛音,夏夜在他怀里听到的乡情野闻。站起身,摸一摸粗糙的树皮,为他的隐忍无语叹服良久。手栽的白杨高耸入云。他的身下有我捉蚂蚱和蟋蟀时跌跤的印痕,也有割草时用镰 刀在他身上刻下的符号,那一年高考落榜和父亲怄气时的泪珠似乎也还在。飘舞的叶片似是声声召唤,唤醒我的记忆,带我回味那青涩的过往。奶奶的笑声、妈妈的唤归声在空气里酝酿,跟清风应和。沉浸在玩乐里、投身于游戏中、迷失在熔金落日和迷蒙烟树里的我不舍离去,而她们的呼唤化成了线,我变成了恋家的风筝身不由己地飞回来了。掌灯了,家成了温馨的壳,这壳里,爷爷的旱烟光、爸爸收工归来的疲惫身影、妈妈为爸爸拂尘时的小怒、奶奶灯下纺线时墙上的留影,变成清晰的画,在脑海里映过,在田野的寂寞和夜幕的纯净里放大。我告诉自己,于这一切,这一刻,我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我是个归人。老迈的爸爸早已经铺好了炕,躺上去,阳光的味道似与城市里的截然不同,那里面,有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化不开的乡情。菜已上桌,酒瓶已开启,茶也正浓,推杯与换盏间放开了束缚良久的心胸。这时候,肝胆相照,心底无私,那是在牢笼般的钢筋水泥和豪奢霓虹下体验不到的,那是放纵了身心投入天地宽阔里的惬意和自适。几个月来,渴念在这一刻得以慰藉,但相见也预示着告别。我不知道,一旦离开,谁能为我梳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让我在这宁谧的时空里永安我的魂灵。(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 (2)文中的小村具有怎样的特点? (3)品析文章第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章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 (15分)(2012泰州)阅读朱启新的筷子中的文化一文,完成下列各题。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有删改)(1)结合两段的内容,说说能否去掉其中划线的“已知”一词,为什么?(2)简要说说第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阅读全文,在下列方框中的两处填写合适的内容。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很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甲】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乙】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唯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丙】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足球的热闹,晚会的热闹,酣睡的香甜,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上珠穆朗玛峰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吃现成的肉当然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2)阅读文章,说说为什么“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3)文章第段列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的事例意在表明。(不超过15个字)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仔细阅读课文威尼斯商人,把握全篇的剧情展开想像,补充一些细节,把本文改写成一则故事。并说说鲍西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又是怎样解决这场冲突的,从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相信你有过把自己铸造成器的种种努力,一定也见过同样专心致志铸造自己的同道。回顾过往,你一定有不少联想与思考。题目:走着走着,花就开了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诗歌除外)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1、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4-1、4-2、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5-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1、6-2、6-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7-1、7-2、7-3、7-4、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8-1、8-2、8-3、8-4、9-1、9-2、9-3、10-1、10-2、10-3、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1-1、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