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660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扒窃(p) 取缔(t) 迥乎不同(jing)B . 嗤笑(ch) 呵责(h) 寻章摘句(zi)C . 窥伺(c) 迸射(bng) 顶礼膜拜(m)D . 瘠薄(j) 推崇(chng) 风雪载途(zi)2. (2分)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 澎湃 屏嶂 深恶痛绝 莫名其妙B . 祈祷 怪诞 浩浩荡荡 锋芒必露C . 泛滥 肿胀 妇孺皆知 铤而走险D . 元勋 愧怍 锲而不舍 鞠躬尽粹3. (2分)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C . 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 , 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D .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4. (2分)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项是( )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披上了一色的玫瑰红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香,周围的雪峰被溶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自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B . 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困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C .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D .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6.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拾夕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边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B . 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等脍炙人口的故事。C . 童年的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乐观的小茨冈和正直的格里戈里等人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D .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智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7.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奔弛 待遇 追溯 再接再厉B . 和谐 秘决 闲暇 焕然一新C . 干燥 蔓延 书籍 无精打采D . 婉约 吟诵 尊命 鸦雀无声8.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想到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景,他就会心胆俱裂 , 热泪盈眶。B . 这里山清水秀,尤其那一座座突兀挺拔的山峰,巧夺天工 , 美不胜收。C . “最美妈妈”挺身而出 , 接住生命,用行动为爱心画出了最美的轨迹。D . 沈明同学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9. (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像一部厚重的书,上下七千年,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她像一艘远航的船,纵横九万里,东方神韵牵手世界。她之所以备受青睐,在于一种的文化底蕴,一种的生活环境,一种的市民心态。她,就是首届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宁波。开放包容丰富瑰丽悠闲舒适A . B . C . D . 10. (2分)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 A . 故不为苟得也B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 . 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 .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 (2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B .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C . 颈联中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D . 尾联委婉地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12. (10分) 默写填空。 (1)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 (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 (4)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 (5)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 (6)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_、_、_、结语。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3. (5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请根据材料概括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不超过30字。1月10日,连续的微风天气,使北京遭遇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监测后首个严重污染日。1月12日,北京PM2. 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直到15日,一场小雪带着西北风,才吹走了笼罩京城六天之久的浓霾。1月23日,令人厌恶的雾霾又一次降临。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4. (25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 ) 素湍绿潭。(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3)用“”给乙文中画浪线处断句。(断两处)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4)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回答。(5)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5分)15. (40分)阅读下文,完成14题。为什么不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作者:彭程。有删改)(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2)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3)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6)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7)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8)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16. (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酒的怀念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4)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5)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 (5分)认真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都会使你有所领悟。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细心去体味,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就会发现自然景物也蕴含着人生道理,一书一文都会使你获得享受或启迪请你以“品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讲述你亲身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18. (4分)下列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我国面向公众的科普工作已经走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近年来,更是把科普工作作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关键。目前,我国科普工作已经形成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各方广泛支持。第_句是病句,修改意见:_第_句是病句,修改意见: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1、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12-1、12-2、12-3、12-4、12-5、12-6、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3-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4-1、14-2、14-3、14-4、14-5、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5分)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6-1、16-2、16-3、16-4、16-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1、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