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A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2642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A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A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A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A卷 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关关雎鸠,_ 。(诗经关雎) (2)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_,_。(陶渊明饮酒)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李商隐无题) (5)李白在将进酒中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尽显其豪迈与自信之情,他的行路难(其一)中与此情意相通的诗句:_,_。 (6)游山西村中,陆游以“_,_”两句诗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达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7)见到萧条、衰败、荒凉的秋景,马致远不禁悲从中来,难抑孤独思乡之情,于中吟咏道:_,_。(天净沙秋思) (8)己亥杂诗中“_,_”两句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 (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诗中的“它”指的是_,本诗蕴含着诗人_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3. (4分)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读古诗长知识”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主持人张浩同学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我们读着隽永的诗句路走来。中国诗歌里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A)诗词情结一直埋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每当这种诗情被拔动时,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们(B)在诗词中寻找美 , ( )。(A)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的写法是“_”。请仿照(B)句,在括号里补写恰当的句子。_(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个传统节日的名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种植物的名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_(3)下列对一首七律颔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 。A . 去路远B . 独自归C . 归路远D . 去远路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4.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选文从哪些方面写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2)选文第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第段的表达作用。 5. (2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乐清男孩失踪:一场事先“策划”的走失【新闻回放】2018年11月30日,浙江乐清一名男孩“失联”,其母随即报警。当晚,微博网友猴子爱烧酒发布寻找“失联”男孩的信息,此事开始在网络传播。12月3日、4日,乐清警方两度发布寻人启事。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警力进行搜寻,公益组织、社会公众纷纷帮助寻找。与此同时,随着媒体报道、网友转发,此事开始引发舆论关注。【警方应对】乐清警方接警后果断立案进行搜寻,12月5日,“失联”男孩被找到。乐清警方针对事件进行了两次通报,通报指出,此“失联”事件是男孩母亲陈某为测试丈夫对自己和孩子是否关心、重视而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警方将依法追究陈某刑事责任。5日,乐清检方称提前介入此案,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网友反应】如果说孩子母亲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令人心寒,那么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间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温暖的一面,那便是网友对寻人信息的转发。下图是从微博网友转发、评论最常使用的表情:【事件评论】乐清当地人朋友圈中对寻子信息的刷屏转发,体现出社会对于“失孤”问题的高度关注。当乐清失踪男孩真相大白之后,男孩母亲的行为却给这样温暖的关切泼了一盆冷水,扑灭了无数心系此事的网友心中希望的火苗。当代“狼来了”的故事就此上演,倘若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那么对社会的信任与良知将是无比沉重的打击。因此,对男孩母亲的审判和量刑必然关系到社会信任与良知体系的未来和发展。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十多年前的“彭宇案”。众所周知,这起事件最终以当事双方和解,彭宇出钱赔偿“被摔”老人而告终。此事一出就被公众斥之为“好人被冤枉”、“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并被称作社会“道德滑坡”的标靶。“彭宇案”的出现令社会中屡见不鲜的扶摔倒老人被讹的事实摆到了大众面前,其实“彭宇案”本身并没有多么重要,其关键症结在于由此事件而引发人们对于救人成本的思考。自此当看到路边摔倒的老人时,人们总要再三忖度,考虑后果。可如果行善助人之前都要如此“三思而行”,那么这样的善行就变了味道。由此观之,在虚报警情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对于是否会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的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社会这个大机器的运转秩序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法律,另一个便是道德,前者强调强制性作用,而后者体现在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教化作用上。法律的不完备给社会的秩序带来损失,我们可以通过逐步修订,促进法律体系走向更加完善。相对于法律,社会的道德系统对于个人的影响更加深远,它潜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言行举止密切相关。但是,一旦道德系统遭到破坏,其带来的后果将更加严重,甚至会达到难以修复的地步。知乎有网友发表感慨:“一义士受辱,则万众齐喑;一善人蒙冤,则天下心寒。”当社会的良知系统遭遇动荡,当公民的良心和信任白白被虚耗,谁还敢勇于站出来对危难之人伸出援手?所以,对于失踪男孩家属谎报警情这件事情而言,我们在关注孩子母亲既蠢且坏的恶劣行为的同时,更应该思索其行为对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当真正摔倒的老人躺在路边无人搀扶,当真正丢失孩子的父母束手无措却无人伸出援手,这样人情冷漠的社会状态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但现实中发生的诸多性质恶劣的事件,却屡屡冲击着人们的认知,拍打着良心与信任的最后底线。尽管社会的良心与善意被“戏弄”,我们也不应因噎废食。“良人者良其心也,贵人者贵其心也”,心存善念永远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根据有关资料整理)(1)阅读(事件评论),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概括回答。文章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论证过程。(建议用上“首先”“接着”“最后”等词语)(2)针对男孩母亲“报假警”的行为,联系【新闻回放】【警方应对】【网友反应】中的相关材料,另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以下划线的词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_皆若空游无所依_以其境过清_(2)翻译下列句子。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记周围环境的清幽。B . 第二段明写游鱼的数目、活动和神态,暗写潭水的清澈见底。C . 第三段巧用比喻,生动刻画了小石潭源流的曲折莫测,是作者情感的自然过渡。D .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贬官失意后凄苦孤寂之情。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假日,意味着精神与身体的极大解放。你可以沉醉于久已神往的心爱书籍,你可以漫游在神奇迷人的网络世界,你可以穿梭于人头攒动的广场超市假日,意味着我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有了更大的可能。你可以结伴于乡间品味郊游的乐趣,你可以消祥于沙滩感受大海的魅力,你可以漫步丛林领略山野的幽静然而,假日里也有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困扰,形形色色的补课的烦恼,以及并非情愿的学琴、学画的无奈请以“这样的假日”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1-6、1-7、1-8、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3-1、3-2、3-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4-1、4-2、4-3、5-1、5-2、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6-1、6-2、6-3、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