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测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1280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测试卷B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6分)1. (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i)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f)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_,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if_骨_首(2)给文中划线字“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 A . hngB . hng(3)给文中横线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 A . 融B . 熔2. (8.0分)诗歌默写。 (1)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达作者对世事无常感悟的句子是:_;_。 (2)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_,_,_!(3)别云间中,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_,_。 (4)南安军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崇高爱国之志的诗句是:_,_。 3. (2.0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夕日欲颓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沿溯阻绝_虽乘奔御风_4.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B . “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C .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D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二、 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5. (4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原名张迺莹,黑龙江人,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B . 闻一多是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诗集有红烛烙印死水。C . 木兰诗是北宋郭茂倩所著的一首乐府民歌,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D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632年间的史事。(2)根据你对相关名著的阅读积累填空。 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选段出自_写的骆驼祥子,其中人物A是_。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的原因是_,他问起的那辆车后来的命运是:_。6. (3分)附加题 (A)第二天,母亲到学校去恳求瓦西里神甫开恩,让她儿子回班学习。从那时起,保尔恨透了神甫。他又恨又怕。他不容许任何人对他稍加侮辱,当然也不会忘掉神甫那顿无端的毒打。他把仇恨埋在心底,不露声色。保尔以后又受到瓦西里神甫多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他赶出教室,一连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和几个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甫家里去补考。就在神甫家的厨房里,他把一把烟末撒到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了。(B)保尔明白,没有别的法子解释他拒绝步行的理由,只好低声说:“我的两条腿全肿 了,连走带跑一个星期,我实在做不到。此外,同志,我还不知道您是什么人。” “我是你们团的参谋长,这是一。第二,我再一次命令您下马。如果您是个残废,我可没叫您在部队里工作,这不能怪我。”保尔好像挨了一鞭子,他猛地一抖缰绳。但是,古谢夫那只坚强有力的手阻止了他。保尔受到这样的侮辱,忍不住要发作,同时他又竭力克制自己,内心斗争了好几分钟。 现在的保尔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性地从一个部队跳到另一个部队的普通战士了。他现在是营政治委员,全营战士就站在他身后。他自己的行动会给全营树立什么样的服从军纪的榜样呢!况且他担任部队的训练工作,又不是为这个花花公子干的。想到这里,他离镫下马,忍着剧烈的关节疼痛,朝队伍的右翼走去。(1)(A)(B)两篇选文中保尔分别受到怎样的“侮辱”? (2)保尔面对“侮辱”的态度变化体现了他在成长,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3)两篇选文在塑造保尔形象的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举例分析。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7. (13.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生命之芯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1)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痛惜不已 (2)第、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从上文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以“我”对葡萄叶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而神聚。B . 本文巧用对比,以妻子对葡萄叶的讨厌反衬“我”的喜爱。C . “我”从葡萄叶子上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应该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D . 本文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言尽而意无穷。8. (1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姥姥的端午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 , 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1)第节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2)第节和第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3)文章的第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四、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6分)9.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选自_,作者是明末清初的_。(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船_上下一白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3)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文章理解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5)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10. (11.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 , 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杰:高大。殊:差别。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去国怀乡_长烟一空_宠辱偕忘_赣大水西来注北_(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4)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 11.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五、 写作 (共1题;共45分)12. (45.0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题目:来自校园的一组花絮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次,少年泰戈尔模仿印度古诗写了几首诗送去给一个编辑,对他说:“有人在我们家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古老的手稿残本,我从上面抄了几首一个叫婆奴辛格的古代诗人的诗。”说完,就把那几首仿作给编辑看。编辑看了大声叫好,欣喜若狂地说:“这是我看到的写得最好的古诗。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我一定要立即拿去发表!”这时,泰戈尔才把自己的草稿本拿给他看,对他说这些诗其实是自己写的。那位朋友目瞪口呆,喃喃地说“是啊,是啊诗倒是写得不坏,只是要发表”这几首署名婆奴辛格的诗最终还是发表了。大家都以为是古代诗人的作品,一个博士在撰写自己论述印度古代诗歌的论文时还提到它们。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7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6分)1-1、1-2、1-3、2-1、2-2、2-3、2-4、3-1、4-1、二、 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5-1、5-2、6-1、6-2、6-3、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7-1、7-2、7-3、7-4、8-1、8-2、8-3、8-4、四、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6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11-1、11-2、五、 写作 (共1题;共4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