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028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8分) (共4题;共18分)1.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n y_果实的时期。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zng j_呢?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n y w fng_。11月份南飞的鸟群,m kng y qi_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2. (8分)默写填空。 (1)_,_,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培根谈读书) (2)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_,_。”这话是有道理的。 (3)_,马鸣风萧萧。(杜甫后出塞) (4)别有幽愁暗恨生,_。(白居易琵琶行) (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6)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_,_。 (7)_,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3. (3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略无阙处(_) 沿溯阻绝(_) 哀转久绝(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共间千二百里,虽乘奔风,不以疾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B .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写秋季之景,仅“寒”“肃”“凄”“哀”四个字及寥寥数语,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C . 文章描写抒情结合,由景生情,情景融合,动人至深。句式多用对偶,而间用散句,使文章富于节奏感。D . 本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作者采取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按照季节分层次,描写了”山”和“水”不同季节的特点。4. (4分)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_ , _;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5. (7.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那么,”我说,“所有的食品都是海产吗?”“是的,教授,大海供应我一切必需品。有时我抛下拖网,等网满得都要断了就把它拉上来。有时我到那看来人没法去的大海中间打猎,我追逐那些居住在我的海底森林中的野味。我的牛羊家畜,像尼普顿的老牧人的一样,无忧无虑地在那广阔的海底牧场上吃草。我在海底有一笔巨大的产业,这产业是由造物主亲手播种的。”我有点惊异,看着尼摩船长,我这样回答他:“先生,我完全相信您的鱼网能供应这桌上的许多鱼类,我也了解您如何在您的海底森林中打猎,但是我一点不明白在您的菜单上,如何能有肉类尽管很少?”“先生,”尼摩船长回答,“我从来也不吃陆上动物的肉。”“不过,这是什么呢?”我手指着一个盘子里还剩下的几块肉说。“教授,您以为这是牛肉吗?其实它不过是海鳖的里臀。这盘是海豚的肝,您或者要以为是炖猪肉。我的厨师是一位很精干的炊事员,他善于保藏海中各种不同的产物。猜尝一尝这些菜。这是一盘罐头海参,马来亚人说这是世界上美味无比的食物。这是奶油糕,所用的奶是从鲸鱼类的奶头上挤出来的,糖是从北极海中的一种大海藻里提炼:出来的。最后我请您尝这秋牡丹的果子酱,它的味道并不亚于最蜜甜的果子酱。”我一一尝过了,与其说是由于贪食,不如说是由于好奇;同时尼摩船长讲他那不可思议的、似真似假的故事,使我听得心醉神迷。他说:“阿龙纳斯先生,这海, 这奇妙的、取之不尽的生命泉源,不仅仅给我吃的,并且还给我穿的。现在您身上穿的衣料是由一种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染上古人喜欢的绊红色。又调配上我从地中海海兔类中取出的紫色。您在舱房中梳洗台上看到的香料,是从海产植物提炼出来的。您睡的床是侮中最软和的大叶海藻做的。您使的笔是鲸鱼的触须,墨水是墨鱼或乌贼分泌的汁。现在海给我一切,正像将来一切都要归还它一样!”(1)尼摩说“现在海给了我一切”,结合原著说说海给了他什么?(2)以选段为例,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3)联系选文及原著分析尼摩的性格特点。6. (9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你相信星座能影响性格吗?星座能影响人的性格吗?占星学传说认为: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为外向星座,外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向外;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双鱼座为内向星座,内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内向。另外,三种土象星座(金牛座、处女座和摩羯座)的人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而三种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和双鱼座)的人则相对更神经质一些,情绪和心态也更容易出现波动。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教授决定与英国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做一个心理学实验。梅奥几年前开办了一个占星学院,有全世界范围的学生。他们从中间选择2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的人格调查问卷。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些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在占星学界一片欢呼声中,艾森克本人却开始怀疑。他突然意识到实验的样本选得有问题:他选择了一批对星座笃信不疑的人来做实验,这批人被安装了一个关于星座性格决定论的心智模式。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关的。有了这个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1000名孩子,他们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这一次,调查结果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孩子们在外向和神经质两个特质上的得分跟他们的星座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关。性格与星座毫无关系!这个实验结果狠狠打击了占星学界,曾经被他们认为是“占星学的代言人和保护神”的心理学家,现在却突然倒戈一击。对此,占星学界给出了他们自己的解释:这些孩子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发展成他们星座赋予的性格。针对这个还击,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他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成人。这些调查对象对占星学的了解程度深浅不一。结果发现,如果调查对象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不那么一致了。至此,实验的结论已经相当明确:人们会因为对占星学的了解以及对“星座性格”的相信,就会慢慢发展成那样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仅让他们看到那样的世界,也让他们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样的性格来生活,最后真的成为了星座所描述的那样的人。(选自拆掉思维里的墙,有删改)(1)下列概括艾森克三次心理学实验的研究目的,准确的一项是( )。A . 探究内向星座与外向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B . 探究十二星座与人的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C . 探究土象星座与水象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D . 探究占星学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学术分歧。(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 . 占星学传说认为,处女座的人性格较为内向,大多数时候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B . 艾森克第一次实验,由于样本选择不当,得出的结论并不科学,但受到了占星学界的欢迎。C . 艾森克第二次实验的结论颠覆了占星学界的传统概念,这一结论的科学性受到占星学界的质疑。D . 艾森克三次心理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均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调查对象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的不同。(3)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同学说:星座不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毫无关系,占星传说不可信。B . 乙同学说: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艾森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C . 丙同学说:星座与性格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如果你了解并相信“星座性格”,就有可能发展成那样的性格。D . 丁同学说:星座是否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文章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7. (1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孤独的老乡夏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没干吗呀。”“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我我在找人。”“找谁?”“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情节主要事件开端小吴找老乡被盘问。发展_高潮_结局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2)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怀疑_认同(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4)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5)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三、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8. (11.0分)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故患有所不辟也B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 . 乡为身死而不受D . 是亦不可已乎?(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 . 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也不是可以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天良。B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 . 乡为身死而不受。译文: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 . 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 .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 . 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 . 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 . 文中运用了不少排比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于文采和气势。9. (4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相关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1)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 ,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 语言运用(54分) (共2题;共54分)10. (4分)从小到大,我们在文学作品的滋养中成长。假如要把你读过的文学作品安放到书架上,请为这个书架起一个别致而有意义的名字,将这个名字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11. (50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题目:初一,你好!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个人在自己门前种了棵槐树。一个过路的年轻人看见了,对他说:“槐树虫多。”他便把槐树砍了,种了一棵杨树。一个过路的老年人看见了,对他说:“杨树不是好材料。”他又把杨树砍了,种了一棵枫树。一个过路的女子看见,对他说:“枫树树阴少。”于是他又把枫树砍了。十年过去了,年年见他种树,但他门前总没有一棵树。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8分) (共4题;共18分)1-1、2-1、2-2、2-3、2-4、2-5、2-6、2-7、3-1、3-2、3-3、4-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5-1、5-2、5-3、6-1、6-2、6-3、7-1、7-2、7-3、7-4、7-5、三、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8-1、8-2、8-3、9-1、四、 语言运用(54分) (共2题;共54分)1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