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1270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张教授把祖辈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北海不仅_了北部湾古老的文明,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的鸟鸣声,使我的尽情带回轻松愉快。A . 流传继承清晰B . 留传继承清脆C . 留传传承清脆D . 流传传承清晰2.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B . 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C .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D .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3.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B .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C .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D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仁者见仁,_。(周易) (2)子曰:_,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3)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 (5)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已亥杂诗) (8)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6. (1分)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们要积极培育和jin_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rng_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hu j_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A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啊!解放军!”“A领着解放军来啦!”B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探照灯骤然熄灭了。可是B仍然双手叉腰,张开两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一动也不动。他的目光,仿佛犹自俯瞰着脚下的魔窟。文段选自红岩这本书,文中的A是_;B是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注释)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贾:g做买卖。穷困:困厄,窘迫。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后文的“召忽”同为其辅臣。 死之:为公子纠而死。(1)解释划线的词 鲍叔不以我为贪_三战三走 _(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B .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C .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D . 我尝试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3)管仲早年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是“贪”、“_”、“不肖”、“_”和“_”,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 (4)鲍叔是一个_的人,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_(人名),“昏鸦”的意思是_。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小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0. (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乐清男孩失踪:一场事先“策划”的走失【新闻回放】2018年11月30日,浙江乐清一名男孩“失联”,其母随即报警。当晚,微博网友猴子爱烧酒发布寻找“失联”男孩的信息,此事开始在网络传播。12月3日、4日,乐清警方两度发布寻人启事。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警力进行搜寻,公益组织、社会公众纷纷帮助寻找。与此同时,随着媒体报道、网友转发,此事开始引发舆论关注。【警方应对】乐清警方接警后果断立案进行搜寻,12月5日,“失联”男孩被找到。乐清警方针对事件进行了两次通报,通报指出,此“失联”事件是男孩母亲陈某为测试丈夫对自己和孩子是否关心、重视而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警方将依法追究陈某刑事责任。5日,乐清检方称提前介入此案,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网友反应】如果说孩子母亲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令人心寒,那么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间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温暖的一面,那便是网友对寻人信息的转发。下图是从微博网友转发、评论最常使用的表情:【事件评论】乐清当地人朋友圈中对寻子信息的刷屏转发,体现出社会对于“失孤”问题的高度关注。当乐清失踪男孩真相大白之后,男孩母亲的行为却给这样温暖的关切泼了一盆冷水,扑灭了无数心系此事的网友心中希望的火苗。当代“狼来了”的故事就此上演,倘若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那么对社会的信任与良知将是无比沉重的打击。因此,对男孩母亲的审判和量刑必然关系到社会信任与良知体系的未来和发展。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十多年前的“彭宇案”。众所周知,这起事件最终以当事双方和解,彭宇出钱赔偿“被摔”老人而告终。此事一出就被公众斥之为“好人被冤枉”、“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并被称作社会“道德滑坡”的标靶。“彭宇案”的出现令社会中屡见不鲜的扶摔倒老人被讹的事实摆到了大众面前,其实“彭宇案”本身并没有多么重要,其关键症结在于由此事件而引发人们对于救人成本的思考。自此当看到路边摔倒的老人时,人们总要再三忖度,考虑后果。可如果行善助人之前都要如此“三思而行”,那么这样的善行就变了味道。由此观之,在虚报警情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对于是否会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的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社会这个大机器的运转秩序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法律,另一个便是道德,前者强调强制性作用,而后者体现在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教化作用上。法律的不完备给社会的秩序带来损失,我们可以通过逐步修订,促进法律体系走向更加完善。相对于法律,社会的道德系统对于个人的影响更加深远,它潜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言行举止密切相关。但是,一旦道德系统遭到破坏,其带来的后果将更加严重,甚至会达到难以修复的地步。知乎有网友发表感慨:“一义士受辱,则万众齐喑;一善人蒙冤,则天下心寒。”当社会的良知系统遭遇动荡,当公民的良心和信任白白被虚耗,谁还敢勇于站出来对危难之人伸出援手?所以,对于失踪男孩家属谎报警情这件事情而言,我们在关注孩子母亲既蠢且坏的恶劣行为的同时,更应该思索其行为对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当真正摔倒的老人躺在路边无人搀扶,当真正丢失孩子的父母束手无措却无人伸出援手,这样人情冷漠的社会状态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但现实中发生的诸多性质恶劣的事件,却屡屡冲击着人们的认知,拍打着良心与信任的最后底线。尽管社会的良心与善意被“戏弄”,我们也不应因噎废食。“良人者良其心也,贵人者贵其心也”,心存善念永远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根据有关资料整理)(1)阅读(事件评论),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概括回答。文章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论证过程。(建议用上“首先”“接着”“最后”等词语)(2)针对男孩母亲“报假警”的行为,联系【新闻回放】【警方应对】【网友反应】中的相关材料,另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烧炭工和绅士亚米契斯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选自爱的教育,略有改动)(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 (2)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划线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 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 , 羞愧得有点儿脸红。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3)第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30字左右) (4)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 (5)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天空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柳宗元:千山乌飞绝,万径人踪灭。无论是否留下痕迹,岁月自是流淌。请以“岁月有痕”或“岁月无痕”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字数不少于600。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5-1、5-2、5-3、5-4、5-5、5-6、5-7、5-8、5-9、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6-1、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7-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1、8-2、8-3、8-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0-1、10-2、11-1、11-2、11-3、11-4、11-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