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4823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 黄果树瀑布于坚当代诗人B .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C .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当代作家D . 论读书 朱苏进当代作家2.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呼吁每一个中国人一起用汉字勾勒出一个正走在复兴大道上的美丽中国。传承中国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拥有的文化基因汉字。A . B . C . D . 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2分)3. (2分)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A正确 B错误4. (5分)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内容提要。 5. (5分)作文:请以“ 如此美好”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要求:(1)请从“给予、诚信、阅读、坚持”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6. (7分)名句默写。足蒸暑土气,_。落红不是无情物,_。人生自古谁无死?_。山坡羊潼关怀古中高度概括了历代人民共同遭遇的句子是:_,_;_,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7. (17分)(2015建瓯市)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武夷山凭借深厚的文化底yn,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大红袍”就是精品之一。它以风光绮丽的武夷山实地为背景,巧妙地把自然景观茶文化及民俗文化rng入到山水实景。整场演出华丽璀璨,包罗万象,让人们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它不仅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还展示了夜色中的武夷山之美。(1)根据拼音写汉字。ynrng底_入(2)根据语境,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3)结合语境,在第句“”处加上标点符号。(4)第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 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 视:看,比照。 化:融合。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解释下列句中子划线字意思。(4分)有龙则灵_可以调素琴_则商也日益 _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_(2)翻译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3)甲文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什么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4)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刘禹锡所提到古贤的“_”和“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10. (18分)小说阅读 碑(节选)孙犁树枝开始摇动,霜雪大块地往下落。风来了,雾也渐渐稀薄。枪声响到河南岸,人们全掩藏到堤后面去了雾腾起,河流显出来,河两边水浅的地方,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流却更浑浊汹涌了。他们渐渐看见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冲着这里跑来。他们弯着身子飞跑,跑一阵就又转回身去伏在地上射击。他们分成了三组,显然是一组对付着一面的敌人。敌人也近了,敌人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形成了一个弓背。这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就是这个弓的弦,是这弦牵动着那个弓背,三面的敌人迅速地逼近他们。“那穿黑衣裳的是我们八路军! 夜里过去的。”小菊兴奋又担心地,大声告诉她身边的人。这一小队人马,在平原上且战且走。他们每个人单独作战,又连结成了一个整体,自己留神是为的保护别人。在平原上初冬清晨的霜雾里,他们找到每一个可以掩蔽自己的东西:小壕沟、地边树、坟头和碑座、大窑疙瘩和小树林。他们在那涂满霜雪的小麦地里滚过来了。 这自然是撤退,是突围。他们一个人抵挡着那么些个敌人。A三面的敌人像一团旋转的黄蜂,他们飞上飞下,迫害着地面上的一条蜈蚣。蜈蚣受伤,并且颤抖了一下,但就是受伤的颤抖,也在观战人的心里形成了悲壮的感觉。人们面前的土地是这样的平整和无边际。B一小队人滚动在上面,就像一排灿烂的流星撞击在深夜的天空里,每一丝的光都在人们的心上划过了。战争已经靠近河岸。子弹从观战人们的头顶上吱吱地飞过去。人们低下头来,感到一种绝望的悲哀。他们能渡过这条河吗?能过来可就平安了。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敌人一扑面子压过来,炮火落到河岸上,尘土和泥块,掩盖了那一小队人。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在炮火里出来,身子像火一样热,心和肺全要爆炸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本,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他们万分艰难地走到老金的家里。村北里也响起枪来,村里大乱了。母女两个强拉硬扯地给他们脱下冻在身上的衣服,小菊又忙着到东间把自己的新棉裤换下来,把家人过冬的棉衣服叫他们穿上,抱出他们的湿衣服去,埋在土里。大娘含着两眼热泪说:“你们不能待着,还得走,敌人进村了!”她送他们到村西的小交通沟里,叫他们到李庄去。那里再暖身子吃饭吧。她流着泪问:“同志!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李连长死在河里了。”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滚过来,纵身到这弃流不息的水里。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1)阅读全文,从李连长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经过:_结果:_(2)第三段中多次出现“他们”,指代的内容一样吗?请简要说明。 (3)请从 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并从感情基调、重音、停连、语气等角度阐述你的朗读设计。A:三面的敌人像一团旋转的黄蜂,他们飞上飞下,迫害着地面上的一条蜈蚣。B:一小队人滚动在上面,就像一排灿烂的流星撞击在深夜的天空里,每一丝的光都在人们的心上划过了。(4)一般情况下,纪念碑是纪念英雄的,可本文的结尾却说“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小文对此很困惑,请你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帮他解惑。 11. (3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玩土的日子张雁林城里的人很讨厌土,因为土会弄脏人们的衣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那大多是尘土,是土的一种形式,不能完全代表土。我所喜爱的土,是那种干净而潮润的黄土。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土有时就成了我们的玩物。最为常见的是打土仗,一群小孩子在飞来飞去的土块里寻找乐趣。打土仗是很有意思的游戏,当然,首先得不怕脏,不要怕土弄脏了衣服。村里有很多土堆,从野地拉回来的带点潮湿的黄土,准备晒干了垫驴圈羊圈用的。打土仗的时候,我们分成两伙,每伙占据一个土堆。然后用手攥一些土蛋,放在一旁,冒充炮弹,跟着占据有利地形,一声吆喝便向对方发起进攻。那些土蛋虽然个头不小,但里面稀松,即便砸在头上,也是有惊无险。如果砸在脸上,不过鼻子有些发酸,从嘴里吐几口泥水而已。那时的我们打起土仗来,意气风发,仿佛上了战场的战士,喊声震天的响。结果不用说,是双方都成了灰头土脸的家伙。那时,我们常常下午散学以后,在回家的路上分成两伙开了仗。打上一仗,兴尽而归,然后筋疲力尽地拍去身上的土回家吃饭。打土仗是个孩童的游戏,但往往可以窥出一个孩子的秉性。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身心投入,如同真的如上了战场。这样的孩子凡事做到认真二字,不论智力如何,能够守住做事的根本。长大后即使考不上大学,做不了大买卖,成不了大人物,也能一路踏实走过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只把那当成一场游戏,不很认真,玩上一阵,占了一点便宜,便偷偷地跑掉了。这样的孩子一般学习较好,或者爱好干净,但为人较为自私,遇事没有担当。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喜欢高声吆喝,策划指挥,脑子比较灵活,嘴巴也上得去,长大了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出人头地。当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也有的只有打起土仗的时候认真,其他没有认真的时候。滴水可见苍穹,大多时候是准确的。当我离开了故乡,在我心情郁闷的时候,我会一个人走到野外,望一望远方。有时俯身抓起一把黄土来,就会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一些人和事,以及我的童年,和童年里那些打土仗的日子。我的童年是贫瘠的,犹如我的故乡。记得有次和朋友谈起了童年。朋友说现在的孩子如何幸福,有多少好衣服穿,有多少好吃的吃,有多少玩具玩,而我们那时有什么呢?有一块糖就能幸福好几天呢。朋友问我羡慕吗?我想了一下,没有回答。如果要我和他们的童年交换一下,我是不会同意的。我的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我之所以没有回答朋友,是因为怕说出来她不会相信。打土仗是我童年时代最为热衷的游戏。我就是属于那种打起土仗来特别认真的人,有时弄得满头满脸都是土,回去的时候还得把裤带解开,抖出灌进肚里面的土。回家免不了要被母亲数落几句,说:“又玩土,不好好学习要玩一辈子土的。”我还没有从打土仗的兴奋劲中缓过来,毫不理会母亲的话。我留恋我的童年,因为我的童年时代可以尽情地玩土。那种畅快劲儿,没玩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也是想象不到的。现在城里的孩子可以到商场里玩沙子,沙子是白色的,是人造沙子,很干净。一群孩子挤在一个鸟笼大的地方,没有了那种气氛和感觉,也玩不出豪情来。我看到那笼子里面的孩子,有时竟然为他们感到可怜。是啊,这样的童年有什么好?虽然有吃不完的好东西,但是没有一个畅快,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玩土的日子大多是在小学。那时的我们,下课后也常常玩些打仗的游戏。即使打仗也是离不了土的,因为常常打着打着就扑到了地上,沾了一身的土。我记得有一年的冬天,班主任陈老师给我们头天晚上留了作业,但全班除了一个女生做完,其余的都没有做。有的是向来不做,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几天晚上演录像,香港拍的射雕英雄传。我们晚上都去看录像,门票是一毛钱。有一毛钱的进去看,没一毛钱的呆在录像厅外面听。那时候人们穷,有时为了一毛钱,我不得不想办法,明着要不出来,便是偷也要从母亲的兜里偷一毛。有时明的暗的都不行,就只好站在录像厅外面听了。听也听不清,只听里面拳打脚踢喊声震天,便在外面想象着郭靖又学到了谁的功夫。就是因为或看或听录像而误了做作业,陈老师要惩罚我们。我们班四十五个人,除了那个女生都站了起来。陈老师见竟然有这么多学生没有做她布置的作业,万分恼火,找来一根扫帚柄子,每人五下。那时是冬天,我们都穿的挺厚,陈老师的棒子打在我们身上声音很大,传到里面不过如同挠痒痒而已。有的边挨打边偷笑,陈老师更是恼怒,高高挥起,重重落下。不一阵子,教室里便被我们身上的灰尘填满了。当陈老师提着棒子站到我跟前的时候,我看见陈老师额头上淌下汗水,头发稍上还挂上了尘土。陈老师喘着粗气,伸手摸了把汗,对我一声断喝,把手拿出来。于是我的手掌结结实实挨了十棍子,疼得我龇牙咧嘴,跳起老高。为什么揍我十棍子,而且在手上,我没敢问。只是疼痛之余,我对陈老师说,陈老师,您的头上全是土啊。陈老师那时是个二十一二的姑娘,顿时红了脸,扔掉棍子赶忙走出了教室。从二年级到小学毕业,陈老师一直是我的班主任。她留着短发,有一颗好看的虎牙,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在我的记忆里,陈老师是我遇到的绝无仅有的一位老师。那天,陈老师泛红的脸庞和挂满尘土的发梢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想,陈老师那天一定是气坏了,否则,为什么没有发现教室早已被被我们身上的尘土所淹没?上了初中,开始注意个人形象,也懂得了干净,再也不玩那些与土有关的游戏了。但对土的记忆却一直深刻在脑海里。有时有了玩土的冲动,但是马上又打消了念头。世上的事往往如此,过了那个阶段,有些事就变得陌生而遥远了。伴随着对土的淡漠,人生似乎也沉重了许多。生活的压力,生存的艰难,有时把人逼得好生不爽。累了,疲倦了,走到野外抓起一把土,看着它们从指缝里流走,仿佛从指缝里流走的是日子。土,这种最为平凡朴实的东西,有时竟也变得那么丰富。(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_窥出苍穹贫瘠气氛(2)“我所喜爱的土,是那种干净而潮润的黄土”一句单独成段,有怎样的作用? (3)打土仗是作者儿时最为热衷的游戏,也是最为难忘的童年记忆,阅读文章的3、4段内容,说说作者当年是如何进行打土仗的?为什么让他至今回味无穷? (4)“打土仗是个孩童的游戏,但往往可以窥出一个孩子的秉性”,那么作者从打土仗中分析出哪些不同类型的“秉性”呢?这段分析与下文中的哪一句形成照应?找出来,工整抄写下来。 (5)文中第七,八两段中分别提到了现在孩子的童年,作者这样写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6)阅读文章说说你对“在我的记忆里,陈老师是我遇到的绝无仅有的一位老师。那天,陈老师泛红的脸庞和挂满尘土的发梢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深处。”这两句话的理解。 (7)文章的结尾作者说“土,这种最为平凡朴实的东西,有时竟也变得那么丰富”,为什么这土在作者的眼中是既“平凡朴实”又“丰富”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2分)3-1、4-1、5-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6-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7-1、7-2、7-3、7-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1、9-2、9-3、9-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1-5、11-6、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